微博微信 大戰在即
公司產業
作者:何常在
剛剛過上好日子的新浪微博,看似邁上了光明大道,卻不知,微信正在虎視眈眈,伺機出手。
今年3月,新浪微博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微博2014年第四季度淨營收1.0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歸屬於微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9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2%,首次實現上市後的單季度盈利。自2009年8月成立以來,連續虧損五年的微博,終於揚眉吐氣了。
新浪微博從成立至今,道路可謂是崎嶇坎坷。直到遇上阿裏:2013年4月29日,新浪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微博公司與阿裏巴巴集團子公司阿裏巴巴(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裏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的約18%。
微博需要的是阿裏的資金,阿裏需要的是微博的社交圈以及利用微博數億的用戶做基於社交關係的大數據,微博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而阿裏巴巴旗下的淘寶、支付寶、天貓等平台的賬號大約有8億,雙方數據一旦互通,將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賬戶體係。
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阿裏注資微博之後,許多用戶赫然發現微博的廣告憑空多了起來,除了頁麵右側的廣告欄,一些所謂的“微博推廣”也頻頻出現在微博裏,用戶不得不被迫瀏覽推廣內容。除此之外,私信廣告、評論廣告也無孔不入。隨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廣告紛至遝來,開始有部分用戶宣布放棄使用新浪微博,而根據一些網站的統計,新浪微博的用戶活躍度已大大下降,跌至2011年初的水平。
2014年,微博成功地在美國上市。上市之後的微博,調整了戰略,但廣告並沒有減少,而是更善解人意更隱蔽了。伴隨其後騰訊微博、網易微博的相繼退出,給新浪微博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客戶端的普及也讓新浪微博有了更大的增長空間。經過數年打拚的新浪微博眼看就要一統社交廣告天下之時,微信卻悄悄地打響了爭奪社交廣告市場的第一槍。
2015年1月,細心的微信用戶發現原本隻能夠收看到自己好友發出信息的朋友圈居然出現了一條陌生人的信息,打開查看方知原來是一則廣告。有傳言聲稱,微信此次廣告係根據用戶消費能力而做出的定向推送,因此網上一則“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消費能力強,收到的是寶馬廣告;買不起iPhone 6但買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廣告;連小米、甚至紅米都買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樂廣告……”的段子在朋友圈內火速傳播。
廣告推送中形成的一種身份差異和象征引發了更多討論,享受廣告的少部分人“綁架”了不關注廣告的大多數人,就此而言,微信的首次廣告營銷是非常成功的。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微信上線至今,全球累計注冊賬戶數11.2億,每天朋友圈內僅分享鏈接內容的次數已經超過30億次。日常使用中,76.4%的用戶會使用朋友圈來查看朋友動態或進行分享,微信朋友圈無疑成為不少企業新的廣告場。
毫無疑問,微信廣告將會吞食微博廣告的市場,以微信龐大的用戶數量和迅速的推廣效率,微博在以後的廣告市場爭奪戰中,能競爭得過具有先天優勢的微信嗎?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一場大戰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