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卷進入口戰
公司產業
作者:李健
低調背後,科大訊飛在教育、汽車和音樂等領域逐漸成熟的布局。
從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到3月10日淩晨發布的Apple Watch,人們對智能設備的熱情,並未隨著穀歌眼鏡的失敗而消減。
智能設備的誘人前景、國家層麵的扶持政策,都讓科大訊飛(002230.SZ簡稱訊飛)的智能技術看起來擁有無限可能。如果說智能硬件的風口已經毫無質疑的到來了,那麼訊飛就是衝在最前麵的馭風者。
3月4日,科大訊飛宣布與京東進行合作,雙方將共同在智能家居領域進行全麵部署,合作開發智能硬件產品;同時,訊飛將為京東創業平台上的產品提供人機對話技術,對前者來說,這將對構築完整的語音生態係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近幾年雖然企業規模不斷壯大,但我認為訊飛還是一家創業型公司”。然而低調背後,這是科大訊飛在教育、汽車和音樂等領域逐漸成熟的布局。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掉線的移動端被會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改變現有的顯示配置,使人們步入到無屏幕的人機交互環境中,屆時語音輸入的“剛需”作用將會更加凸顯。從更深層次來說,機器後台的理解和預測,將成為掌握智能設備浪潮先機的關鍵。
機器感知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語音則是其感知的關鍵入口。深諳智能設備趨勢的科大訊飛在這兩方麵發動全力,“訊飛超腦”和語音識別技術都已卓有成效。
憑借著技術和用戶數量的優勢,劉慶峰提出了訊飛的“三大入口”戰略,即手機入口、電視入口和學習入口。與Apple Watch相似,未來智能眼鏡、智能胸針等設備的使用,都離不開語音輸入的支撐。
占領語音輸入的“入口”高地之後,訊飛將獲得信息檢索方麵的優勢地位。這意味著訊飛將得到為用戶提供內容的機會和能力,為此劉慶峰也做了充足的準備。據了解,目前訊飛語音雲超過6億用戶,每天訪問共達1.2億次。
音樂是科大訊飛首先運營的部分,通過與合作方的正版音樂曲庫對用戶收費。目前,付費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總用戶超過一個億,劉慶峰說,所有音樂用戶包月使用,市場反應很好。
內容方麵之外,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物聯網,也是語音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傳感器和語音識別技術都占據著信息輸入這一重要環節。
智能設備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計算智能、感知計算和認知計算。在美國,目前認知計算的相關技術已經進入醫療領域,機器人的醫術已達到美國社區入門級醫師水平。
如何完善“學習入口”,綁定學校的教育被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突破點。目前,我國教育經費支出占總GDP的4%。在解決了危房、桌椅等硬件設備之後,有分析認為,國內教育的下一項重點投資就是如何利用軟件提高教育效率。
訊飛在此領域也早有布局。“訊飛超腦”在考試中與認知計算類似,這項技術將從教育切入,未來應用到醫療、智能客服等領域。劉慶峰從教育產業著手發力,已經在8個省建立省級教育資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