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電子 五年後破千億
首要影響力
作者:楊旭然
長期穩健向上的強勢背後,正是這些令人期待的因素在推動,而非簡單的“遊資炒作”。
2014上半年,在滬深股市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軍工類上市企業股價集體大漲,吹響了A股市場全麵反擊的衝鋒號。
實際上,在其他軍工個股出現井噴式快速上漲之前,中航工業集團旗下航電係統的上市子公司中航電子(600372.SH),兩年多來一貫都處在穩健向上的強勢風格中。
對於軍工板塊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井噴表現,懷疑論者有充分的理由,去質疑其上漲的動機:有的企業利潤水平並不出眾,部分公司的資產質地似乎也有待提升。但整個資本市場熱情的追捧證明,相對於這些浮現在表層的問題,軍工企業還有著更多值得期待的機遇和內涵,被這個市場中最聰明的投資者成功發掘。
中航電子長期穩健向上的強勢背後,正是這些令人期待的因素在推動,而非簡單的“遊資炒作”:科技含量最高的軍工企業之一、托管集團最高技術含量科研院所帶來的資產注入預期、軍工企業所特有的技術溢出效應、軍工資產證券化時代所帶來的軍工企業發展機遇等等,都成為了這家軍工企業走在軍工係統上市公司前列的關鍵因素。
“我們的規劃是到2020年實現千億目標。”中航電子董事長盧廣山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公司航空產業繼續做大做強,非航空產業也會在正確的軌道上加速推進,在軍民融合的基本思路指導下,最終會實現軍、民用產品兩翼齊飛。
高利潤板塊
我國武器裝備的科技化升級空間巨大。
前任國防科工局局長陳求發在2011年的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上表示,在整個“十二五”規劃中,要實現軍工核心能力建設的升級換代。
對於航空電子,可能熟悉的人並不多,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一架飛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根據盧廣山的介紹,在國際上一架軍用飛機的生命周期成本中,航電係統的占比已經超30%。
“航空電子現在在整個航空領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盧廣山認為,在如今的飛機製造業中,不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飛機上,航電的發展都對這些航空裝備的發展起著倍增器的作用。
航空電子和消費電子看似沒有共同之處,但實際上都有一個內在的共同規律,即發展速度迅猛、遵循“摩爾定律”。在飛機裝備的一個迭代過程中,航電係統可以進行多次升級。飛機的“一代平台”在“幾代電子”升級支撐之下,價值可得到充分發揮。
正因為如此,從價值貢獻的角度來看,目前中航電子在整個中航工業集團內部,是利潤貢獻度最高的板塊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產品的毛利率達到了32.42%,遠超母公司下屬其他企業。
軍工產品的科技化水平提升,不僅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涉及到國防安全的重點大事。從歐美軍事強國走過的發展過程來看,裝備電子信息係統的發展都是必經之路。
盧廣山告訴《英才》記者,中航電子旗下有十幾家企業,有數量眾多的專業與核心產品應用在航天、艦船、兵器等領域的裝備上,這些不同層麵的產品將在快速發展的產業環境下穩定成長,具備非常強的持續性。
資產注入預期
在很多人看來,國內軍工產業是一個離市場較遠的產業,行業中所有企業都視軍方的采購計劃和需求來決定研發和生產。
而實際情況是,航空電子行業早已脫離了純粹的計劃經濟,成為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領域。包括電子科技集團、兵器工業集團在內的幾大央企、地方國企乃至民企,各種所有製企業的產品相互之間充分競爭。在相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中航電子麵對機製、體製更加靈活的地方國企和民企,能夠取得現在領先的市場地位,已屬不易。
但盧廣山對此並不滿足,“目前中航電子一方麵在進一步推進市場化的改革和專業化的整合,另一方麵也在期盼一些改革政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