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領袖麵對麵把脈產業趨勢尋找產業的下一個“風口”(1 / 3)

商業領袖麵對麵把脈產業趨勢尋找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首要影響力

作者:謝澤鋒 修思禹

“互聯網+”、“創客”、“中國製造2025”、“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些出現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詞語,讓委員和代表們直呼“接地氣”。正如中國經濟需要尋找新增長點一樣,麵對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家也急切尋找新的業績突破口。

持續推進全麵深化改革,2015年無疑是最為關鍵的開局之年。從高速增長到逐漸適應中低速,“新常態”成為兩會企業家討論最多的話題。

2015年GDP增長目標調整為7%左右,這一數字較去年下調了0.5個百分點,也是2004年以來最低的預期目標。隨著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產能過剩、資源消耗過重、環境問題凸顯等等,擠壓著傳統企業的生存空間。而另一方麵,互聯網等新型產業異軍突起,在2014年狂飆突進的成績單下,2015勢必更加耀眼。

不論哪個產業,在“新常態”下,企業家都需要準確判斷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尋找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新引擎。《英才》記者走訪了2015年兩會中的企業領袖,從他們口中或許能尋找到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軍工

軍民融合連續高增長

唐登傑|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

從國家層麵講,這幾年對軍工改革發展支持力度很大,兵裝集團每年保持著15%以上的增長,2014年增長17%,遠遠高於其他企業。並且躋身世界企業500強第169位。集團一直處於增長的狀態,有兩點原因,一是因為目前軍工發展形勢很好,二是軍民技術融合得到很好的應用。

兵裝旗下不僅有長安汽車這樣的品牌產品,還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與福特、鈴木、馬自達、天合、雅馬哈、標致雪鐵龍等跨國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2015年也將是軍工企業發展的最好時期。政府工作報告特意強調要把加快建設國防軍隊作為政府重要工作。國家對軍貿需求的擴大,也促使軍工企業的發展。

集團層麵來說,民品已經完全市場化,銷售收入占比大一些,未來新的增長點也將在民品上,但軍品銷售收入也將穩定增長。

軍工資產市場化

熊群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

宏觀上來講軍工資產應該市場化。國內現在也已經在推,比如今後軍工的訂貨模式也會市場化,也會引入競爭,通過競爭來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武器裝備的質量和效果,提高武器裝備的服務能力。軍工企業是可以而且應該市場化,軍工資產大部分也可以市場化。

我的目標是中國電科在2020年前後,資產證券化水平達到一個真正市場經濟企業的水平,現在資產市場化水平比較低。最近推的力度很大,幾個上市公司的平台運作也很快,華東電腦(600850.SH)、太極股份(002368.SZ)、衛士通(002268.SZ)都在做一些資本運作,有些是兼並重組,更多的是內部資源的調整。另外我們還在推一些新的業務和新的公司上市準備。

我們這些年已經把資產運作作為集團的一個業務形態,已經成立了財務公司、投資公司,資產運作力度很大,內部的資源整合,內部的兼並重組和業務調整,這些年都會有動作。

電力

與國民經濟正相關

陳進行|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

在新常態下,大唐集團還是按十八大的要求,走質量和效益的道路。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堅決轉方式,調結構,走健康發展的路子。比如在節能方麵向國際的先進企業看齊。在減排方麵,盡自己的責任。投資70多億,進行升級改造。

很多人認為,電力企業存在很多環保問題。我們受到很多質疑和影響,但實際上,國家對大氣治理的要求很高,大唐各方麵都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大氣汙染的治理簡單來說就是把煤炭的分散燃燒改成集中燃燒,把煤炭的粗放管理變成集熱管理。但環保問題靠一家企業努力是不夠的,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大唐在各方麵努力,但是電力行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很大,如果國民經濟上升我們的效益也會上升,如果國民經濟下降,效益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核電肯定上行

賀禹|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年核電產業發展趨勢肯定上行,中國的核電產業擁有獨特的後發優勢。在上世紀80年代後,尤其是2005年之後中國開始大規模建造核電。現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都在中國,比如美國的AP1000,法國的EPR,這讓中國核電產業得以汲取各家之長。而且相比其他核電大國,中國的核電發展並未出現斷檔期,這也是一大優勢。

對於廣核來說,2014年集團控股的陽江1號機組、寧德2號機組、紅沿河2號機組三台機組先後投入商運,創下我國單一年度核電投運機組最高紀錄。目前核電在建也在全球排第一位。同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處於上漲趨勢。展望2015年,以上這些增長一定還會持續。此外,中廣核非核清潔能源資產以及核電資產先後在香港掛牌,受到股民熱捧,2015年中廣核在資本市場上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商貿

集成服務優勢

賀同新|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我認為今年將是繼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形勢最嚴峻的一年。國內外市場有很多不可預見的因素,企業要麵臨成本上升,市場需求下降,盈利空間減少等不可控的風險。還要麵對我國由高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發展的宏觀形勢,但挑戰與機遇總是並存的,每一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尋找新的機遇,新的增長點。

通用技術集團是一家多元化業務的企業,具有較強的集成服務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集市場開發、商務服務、融資安排、關鍵裝備製造、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服務與谘詢在內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過去的戰略布局中,通用技術國際、國內市場的業務各占50%,分擔了市場風險。2014年營業收入增長7.6%,完成了既定目標,高於央企平均發展水平。2015年,通用技術將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商務集成能力較強的優勢,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國家要加強引導,企業要自覺自律,聯盟、聯合、聯動,當然把效益作為一切著力點。

轉變盈利模式

馬正武|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受經濟大形勢影響,誠通集團去年的效益增長放緩,但總體影響並不特別大。誠通集團的兩大業務板塊,現代物流的效益略有增長,紙業發展應該是觸底起穩上行。

具體來說,我們利潤增長點在調結構上,並且效果從2014年已經開始顯現。比如,紙業向食品包裝紙、特種紙發展。物流加大了供應鏈管理、設施的投入、新建物流網點以及調整落後的物流設施。這些轉型未來也會顯現更大的作用。我認為轉型不是以企業意誌為轉移,如果不及時向高端轉型,企業是持續不下去的。特別是對我們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轉型不是轉賣包袱,不是裁多少人。而是在盈利模式、產品結構,技術含量,以及產品附加值上多下功夫。雖然市場情況是多變的,但因為準備充分,2015年我們有信心讓企業效益上行。

環保

角逐四大領域

王小康|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

從2014年開始,對從事節能環保產業的人來講,幾乎天天都有政策方麵的利好消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了697個字講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這是前所未有的。

集團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也連續漲停了20幾天。但投資者看到的是表象,我希望的是整個行業的健康穩定上漲。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是我國節能環保領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務產業集團,政策會擴大市場空間,對我們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的增長點,主要分布在幾個領域。一是城市環保領域,比如說生活垃圾處理,集團希望在2015年底之前,擁有垃圾發電廠。二是節能服務業務,主要為高能耗的工業企業提供服務。三是清潔能源業務,資源綜合利用業務。今年我們會加大技術研發、資金投資力度去獲取更多資源、更大的市場。將堅定不移地做環保產業。

科技

O2O融合 不分線上線下

張近東| 蘇寧雲商董事長

零售市場在中國將是最朝陽的行業。一方麵,中國零售業市場巨大,另一方麵,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影響就像雨水對大地的滲透一樣,遵循著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規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正在步入傳統行業的核心地帶,與此同時傳統行業也在全方位地向互聯網轉型,可以說兩者的深度融合將是蘇寧下一階段最大的增長點,O2O融合也正成為全行業的趨勢。

2014年四季度,蘇寧雲商營業總收入增長17.07%,全年業績逐季向好,全年營業總收入達到1091億元,全年盈利9.46億元,同比大漲555.28%。

對蘇寧自身發展而言,互聯網零售商的全品類形象全麵凸顯。不難預見,2015年,一定是互聯網式的新蘇寧調整節奏、全麵提速的一年。今後蘇寧將不再分線上線下,而是以創新開放的互聯網思維,全麵推進,全麵對標互聯網公司。金融方麵,蘇寧將通過大數據應用建立高效的征信與風控體係,對近5萬家中小微合作夥伴,提供低門檻、低成本、一鍵響應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互聯網+時代改造自己

楊元慶|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2014年,聯想集團在全球的業務都呈增長態勢。主要增長來自於新業務,智能手機、服務器、存儲等。聯想智能手機和服務器排全球第三,我相信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