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聯想將給“互聯網+”時代提供更好的產品,智能終端產品,以及後台服務器、存儲設備,乃至提供雲服務、應用程序等,這方麵會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麵,作為傳統製造企業,我們也需要用互聯網來武裝自己,用互聯網來改造自身,對銷售渠道改造,服務方式變革。
我所強調的“互聯網+”會使互聯網不再單單是互聯網行業的互聯網,將來會變成人人互聯網、物物互聯網,乃至行行業業都是互聯網。2015年要盡量平衡國內外市場,因為如果隻偏重一方市場,當經濟開始下行,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國際市場增長主力
李東生|TCL集團董事長兼CEO
今年的麵板和手機產業的發展還是向上的趨勢,我認為全球市場環境總體供需基本平衡。去年TCL手機增長了60%,第四季度手機總出貨量全球排在第四位。智能手機我們還排在第七位,前麵有三個中國牌,還有三個外國品牌。今年我們有信心能夠保持30%以上的增長。此外,彩電和家電也能有增長。今年TCL幾個主要的產業增長率目標在20%。整個集團業績增長希望能達到18%以上。
TCL的增長動力來自於雙加轉型戰略和國際化“雙輪驅動”。“雙加”就是智能加互聯網,產品加服務。此外,國際化依然是TCL的重點,去年國際市場是我們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年還是會高於國內,海外目標是增長25%。國際化依然是TCL“雙輪驅動”中另外一個很有力的輪子。
要投100家智能硬件公司
雷軍|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去年小米供貨6500萬部手機,銷售6100萬部,手機銷售量增長227%,營收743億,增長145%。作為中國年輕的創業公司,過去幾年時間,成為了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科技企業之一。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時代機遇,這就是我一直講的“風口理論”。二是高度依賴中國的製造紅利。小米今年的目標,手機的銷量預計在8000萬到一億部,營收規模目標在1000億—1200億元。
小米是一個高度專注的公司,至少在五年內不會考慮做電動車,不做家裝。到去年底,小米前五年的布局階段已經結束,我們不會進入新的市場,願意跟所有人敞開合作。小米會高度聚焦在三類五款產品上,手機、平板、電視、盒子、路由器。其它的產品都是別的公司做,我們一起打造生態鏈,小米做的是平台級硬件,建立一個平台,扶持、支持、幫助更多的創業公司的興起。去年小米提出生態鏈計劃,要投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做小米電源的紫米,第一年的營業額就超過了10億。類似運動相機的小蟻科技,我們已經投了27家。
發力智慧城市
郭為|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雖然社會對智慧城市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加入智慧城市領域有很大的熱情。但在概念過熱的情況下,很多人卻根本不明確具體要怎麼操作。
神州數碼一直致力於發展智慧城市,這也將是神州數碼未來業績最大的增長點。2014年,中央出台了一係列關於深化改革的文件,都有利於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2015年國家推動消費升級,又推動城鎮化建設和農業新四化建設,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利好的消息。未來,我們會打造基於互聯網的企業和城市的公共信息服務管理平台,和運營商聯係在一起,形成大數據的應用體係。對我們來說,沒有競爭對手,隻有突破技術瓶頸。我相信神州數碼未來會一直持續穩健發展。
服務中國企業互聯網化
王文京|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國產軟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從產品水平、服務體係來講,一直有自身的優勢,特別是在貼合中國本土客戶的應用上,實際上比很多國際的產品做得更好。國產的應用係統會比國外同類產品做得更好用、更實用。2015年用友軟件的策略就是以服務中國企業互聯網化的轉型為目標,大力推進企業互聯網化。重點是把三個業務發展好,一個是已有的企業和政府軟件業務,二是針對企業客戶的互聯網服務業務,三是互聯網金融業務。互聯網服務和互聯網金融是最近幾年新拓展的業務方向,會成為用友在新時期兩個新的核心業務。這是用友在新時期的業務結構和方向。
能源資源
打造全產業鏈
張士平|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魏橋所處的兩大板塊紡織和鋁電屬於傳統製造業。經過前幾年裝備水平提升,創新能力增長,集團整體質量、技術水平,產品的附加值都有所提升,2014年集團的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實現利潤115億。
2015年經濟進入“新常態”,魏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根據自己的能力,顯著提升裝備水平,在發展過程中調結構。各項指標要比2014年增長30%左右。
新增長點就是創造性的增長點,擴大產品的深加工。鋁業方麵,一是鋁電網一體化,二是上下遊一體化。另外要集群集聚發展。四五十家企業,圍繞鋁為核心,從上遊礦石,到熱電聯產、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壓工,再到汽車配件、汽車輪轂、高檔鋁板帶、鋁箔易等等全套產品。這就創造了一個新的增長點,既化解了各種產能,又擴大了消費。
發展非煤產業
張文學|開灤集團公司董事長
煤炭產能已經嚴重過剩,2015年還將繼續下行。我建議要建立煤礦的退出機製。一是要明確退出範圍,四類煤礦要退出:資源枯竭型、長期虧損型、安全自然災害多發型、對環境汙染嚴重型。退出機製最重要的是解決職工分流問題。這就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補充、修改、完善原有政策。並對資源企業設立轉型基金,支持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替代產業,比如文化、化工、物流等。在項目、融資、土地方麵國家給與支持。二是鼓勵支持煤炭行業進行深加工。通過煤炭深加工,轉化成新能源、新材料,化解煤炭產能過剩。
2014年,開灤集團同樣也受到產能過剩的影響,但在非煤產業,實現了近7個億的盈利。2015年,開灤會重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把替代產業做大做強,把企業存量資產盤活。
分布式能源強勁
王玉鎖|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
新奧集團目前已形成能源、能源化工、太陽能源、智能能源、技術工程以及能源研究院等相關多元產業。能源整體都保持健康發展狀態。特別是國際油價和氣價的下跌,給能源經營企業帶來很多利好。能源企業大量原料依賴進口,國際價格下跌,成本就會降低,客戶使用率會增加。這些利好都會增加我們的效益。
2015年,新奧的重要增長點會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上,分布式能源的效率最高,政策也支持。而且國際天然氣成本下降,國際國內形勢都是利好狀態。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利好
朱共山|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2030年,新能源、清潔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要接近50%。根據這個時間表和新能源總裝機容量,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在近幾年一定都是上行的狀態。
對協鑫來說,也是發展的好機會。協鑫是中國最大的非公有製環保電力控股企業,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製造商。
以前,新能源產業大部分依賴政府補貼,到2020年,上網電價一定會大幅度下降。這就意味著政府對新能源的補貼會大大減少。材料和技術革命將會成為新能源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協鑫現在已經占據了這兩個優勢,我們生產的矽烷氣填補了國內的空白。硫化床技術也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加之中國正處於新能源轉型發展過程中,2015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強勁的利好時期。
汽車
以後隻生產新能源汽車
李書福|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吉利控股集團已經在國內建立了完善的營銷網絡,擁有近千家品牌4S店和近千個服務網點,在海外建有近200個銷售服務網點。在成熟的網絡布局,和一直處於上升狀態的市場環境下,吉利集團的效益也同樣一如既往地穩步增長。
目前我們已經減少了對傳統汽車的投資,把更多投資放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上。預計2016年底,吉利就將會研發出成熟的新能源汽車,並量產投入市場。當有成熟的產品之後,吉利將不再生產傳統汽車,而是隻開發生產新能源汽車。我相信這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們汽車行業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是大趨勢
景柱|海馬集團董事長
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屬於微增,但是千人保有量和美國、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很多。
小康社會首先是小車社會,汽車的市場前景非常大。所有汽車工業強國,都是經濟大國,日本、德國、美國,但他首先必須有巨大的國民消費。我們國家汽車工業規劃的路線還需再優化,要建立中國的汽車工業體係,要打造屬於全球的中國自主品牌。
海馬還是小企業,我們不是全麵開發,而是在細分市場做自己的當家花旦,SUV和A級轎車就是發展方向。電商020是一種營銷革命,但我們在汽車的運用上還在探索。新能源汽車還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能源問題,充電問題等,所以現在的解決辦法是混合動力,但我相信新能源汽車是大趨勢。
加大物流汽車市場開發
劉漢如|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4年經濟形勢不好,整個商務車情況明顯下滑,我們也是一樣,影響比較大。2015年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好轉。我們一方麵加大技術研發,進行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開發了漢馬動力發動機,進入市場兩年,現在逐步被市場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