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二:教育孩子不要受情緒左右
現在,人們普遍都覺得生活壓力大,爸爸們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經常會麵臨工作上的不順心、家庭關係不和等問題。但爸爸要注意,千萬不要將這些情緒發泄到孩子頭上,並認為這無關緊要,隨後再請孩子吃一頓麥當勞或給他買許諾了很久的玩具,就足夠能把孩子哄高興了。
爸爸應該讓孩子明白,爸爸會為孩子的良好行為感到高興,也為他們的不良行為感到失望,這有助於孩子們樹立堅定的人生價值觀。而爸爸出於自私的念頭和受情緒的影響,今天允許這樣,明天又不允許,後天又允許了。這種言不由衷的做法容易給孩子造成錯覺,認為他所做的一切無所謂正確與否,關鍵在於爸爸的情緒。爸爸情緒好時,自己做什麼都可以;爸爸情緒不好時,怎麼就什麼都不要做。這顯然是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的。
所以,爸爸在教育孩子時應盡量控製自己的情緒。如果情緒失控的習慣改不了,那麼就要事先與孩子打好招呼:“爸爸情緒好時,你不能為所欲為;而爸爸情緒壞時,請你能夠寬恕爸爸。”
啟示三:避免在孩子麵前與家人爭吵
即使是最幸福的家庭,也免不了會吵架。尤其在有了孩子後,夫妻吵架也會變得比較複雜。但爸爸還是應該盡量避免在孩子麵前與家人爭吵。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會非常恐懼,甚至在心中留下長久的陰影。
如果爸爸不慎在孩子麵前與媽媽吵架了,事後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以此補救因吵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沮喪情緒,並在孩子麵前表現出對媽媽的尊重。爸爸可以告訴孩子,剛才的爭吵是爸爸和媽媽在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隻是用了一種不太好的方式,這是爸爸的錯,下次一定努力改正。
同時,爸爸還應讓孩子明白,雖然爸爸和媽媽偶爾會有分歧,但爸爸媽媽彼此還是很相愛的,吵架並不會影響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在行動上,爸爸也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已經與媽媽和好,讓孩子繼續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
爸爸手記
很多爸爸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也會經常在孩子麵前表現得很隨意,對自己的言行要求也不高。其實,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爸爸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記。為此,爸爸應嚴格控製自己的不當言行,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為人之父、高大而不失親切的父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