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鼓勵孩子業餘時間打工賺錢(2 / 2)

成功爸爸課堂啟示:

啟示一:鼓勵孩子為家人打工

對於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爸爸可能不放心孩子到外麵打工,那就讓孩子在家裏為家人打工。

比如,讓孩子通過洗菜、洗碗、倒垃圾、拖地等家務,賺得一些零用錢;或者為爸爸媽媽做按摩,然後給予孩子一定的報酬,並告訴孩子:“這是你的勞動所得,有付出才有收獲。”

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樹立勞動意識,明確賺錢的不易。

當然,爸爸在讓孩子在家裏“打工”時,也要注意掌握尺度,不要讓孩子形成做任何家務都需要付出金錢的思想。

啟示二:鼓勵孩子為親戚或鄰近打工

當孩子稍大一些時,爸爸可以鼓勵孩子為親戚或鄰居家打工。比如,幫在農村的親戚家做些農活,幫做生意的親戚跑跑腿;或者幫鄰居家照顧小孩;等等。

當然,爸爸要提前與親戚和鄰居商量好,讓他們為孩子創造這樣的打工機會;也可以互相為對方的孩子創造打工機會。

啟示三:讓孩子做點“小生意”

平時,爸爸還可以引導孩子收集飲料瓶、易拉罐等,然後賣到廢品站賺取零花錢。當然,此時爸爸必須和孩子都必須拋棄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做這些賺錢很丟臉。其實,孩子是靠自己的勞動賺錢,爸爸和孩子都不應該覺得丟臉。

另外,爸爸還可以鼓勵孩子製作一些有創意的東西,比如明信片、折紙等,賣給小朋友;還可以讓孩子將家裏的舊玩具、舊書等賣到二手市場賣掉,或賣給其他小朋友。

爸爸手記

爸爸鼓勵孩子利用業餘時間自己打工賺錢,可以讓孩子盡早接觸社會,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並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父母賺錢的艱辛。對於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孩子花費時也會倍覺珍惜,不舍得亂花。這樣,既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意識,又能鍛煉孩子的生意頭腦,還能控製孩子的盲目消費欲望。

教育和養育孩子,是爸爸的天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是爸爸的私人財產,可以任意放之、擺之。隻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將孩子培養成為棟梁之才;反之,錯誤的教育方法隻會阻礙孩子良性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發育。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有些爸爸認為理所當然的教養方法,其結果可能會讓孩子偏離了正常的人生航道。所以,作為爸爸,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導師,有必要及時糾正自己教育中出現的錯誤,遠離教育孩子的誤區,讓孩子在自己正確的教導下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