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的零用錢都比較多,再加上每年的壓歲錢,使我們的孩子們一個個都成了“小富翁”。然而,麵對孩子的零用錢,爸爸經常會感到頭疼,不知道該不該將花錢的權利交給孩子。
其實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爸爸還是應把一定的消費自主權交給孩子的。因為現在社會,財富多少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爸爸要想讓孩子以後能賺取更多的錢財,並學會打理這些錢財,就必須從小提高孩子的理財能力。而理財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學會管錢及合理花錢開始。
郭頌上小學一年級,爸爸每周給他10元的零用錢,買什麼由他自己做主。爸爸覺得讓孩子自主消費很多的好處,比如孩子想買什麼零食、用品,會都反複考慮一下是否購買。相比之前,每當經過商場,他都想讓爸爸幫他買這買那。現在,爸爸隻要說一句“用你的零用錢買吧”,他就猶豫了。在爸爸來說,讓兒子自己做出消費反而省了不少不必要的開支。
現在,郭頌消費時都很喜歡動腦筋,比如買電池,雖然有些電池便宜,但用於他的玩具上最多隻能玩大半天;而勁量可以用上一星期,為此他寧願選擇貴點的勁量。不過後來有了充電電池,郭頌樂得直念叨:“又可以省一筆大錢了!”
孩子有一定的消費自主權,可以從消費中學會如何用錢、省錢、攢錢、存錢,雖然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花錢無節製,但隻要爸爸做好引導教育工作,給孩子講明亂花錢的弊端,並嚴格按照和孩子約定好的數目給孩子零花錢,孩子也會自己注意並適當控製。
同時,爸爸還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管錢、正確消費,或鼓勵孩子假期中用自己攢的錢做些小生意,以賺取更多的錢。這樣,既可幫助孩子學會正確消費,又能提高理財能力。
成功爸爸課堂啟示:
啟示一:不隨便收走孩子的壓歲錢
如今的壓歲錢已經成為孩子“小金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此,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消費能力,爸爸不要隨便收走孩子的錢。可以喝和孩子交流一下,問問孩子想用錢做什麼。如果孩子沒有目標,爸爸可以幫助孩子確立一個比較大的目標,比如報一個什麼才藝班,買一個垂涎已久的學習用具,等等。這樣,孩子也不會胡亂將這筆錢花掉。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壓歲錢多了並不意味著他就能隨便亂花,而是應該合理支出,統籌安排。
如果孩子暫時沒有目標,爸爸可以以孩子的名字為他辦一個存折,存折放在爸爸那裏代為保管,這樣比較安全。最關鍵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壓歲錢是屬於孩子的,來自於孩子用於孩子,這樣孩子對於壓歲錢的歸屬感就樹立了。
啟示二:引導孩子隻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
市場上的商品是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孩子年齡小,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也經常禁不住誘惑,看到自己喜歡的就想買。對此,爸爸平時就要教育孩子:“買東西時,關鍵是看這件東西是不是你自己需要的。比如你需要一隻鋼筆,而這時你又看到一隻漂亮的圓珠筆,那就不要買了。因為即使它很好看,你卻不需要,那買回來又有什麼價值呢?”
當發現孩子買了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時,也要及時提醒孩子:“你看,這件東西你暫時不需要,買回來就是浪費了。爸爸希望你以後用不著的東西就先不要買,等需要時再買。”孩子在爸爸的教導下,也能逐漸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啟示三:允許孩子在消費時適當走彎路
孩子在自主消費時,爸爸要允許孩子適當走些彎路,這樣孩子才能不斷積累消費經驗。
比如,孩子發現飲料瓶上有“喝飲料,贏大獎”的宣傳,就一口氣買了好多瓶飲料,花了很多自己的零花錢,結果卻並沒中什麼獎。這時,孩子就會反思自己的衝動消費行為,下次再有類似的宣傳時,也會慎重消費了。
孩子就是在這種不斷積累的經驗中,學會如何理性地花每一分零花錢的;也是在這種不斷走彎路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錢、如何更恰當地用好自己的金錢。
爸爸手記
孩子要花錢消費時,有的爸爸獨斷專行,不允許孩子自己做主;有的爸爸則聽之任之,對孩子放任自流。這顯然都是不明智的,正確的做法就是給予孩子的一定消費自主權,而爸爸從中要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讓孩子逐漸從自己的消費過程中吸取經驗,學會冷靜地花費自己的每一分零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