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必須要學會集思廣益,不僅要自己努力,更需要尊重和接納他人,聽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在提出自己的意見前,也要懂得先考慮別人的建議,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和擁護,從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更有創意的意見。
平時爸爸要鼓勵孩子善於接納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並鼓勵孩子對這些不同的意見認真思考,找出能為自己所用的最佳意見和建議。比如,孩子準備在同學中間組織一次party,想在戶外舉行,而如果有的同學提出在室內更合適時,爸爸要引導孩子不要對異議表示反感,而應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然後與大家一同商量,再做出最終決定。這樣,就既鍛煉了孩子的領導能力,又鍛煉了孩子的分析思考能力和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許冉是個比較有領導能力的孩子,因此被同學們和老師選為班長。一次,班級組織了一次郊遊活動。老師就讓許冉開一次班會,討論一下這次郊遊活動的具體事項。
在班會上,許冉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然後讓大家都發表一下意見。同學們紛紛發表意見,提出自己的想法。麵對眾多的意見,許冉沒有絲毫慌亂,而是一條條地梳理意見,積極與同學討論,最終製定了一份嚴密的郊遊計劃書交給老師。老師見計劃書幾乎囊括了郊遊中需要注意的所有事項,忍不住點頭稱讚許冉的領導能力。
其實,老師不知道,許冉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主要在於爸爸的引導和教育。
很多人在就事發表意見時,往往認為自己是最明智的、最正確的,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然而,一個領導者卻必須改掉這個缺點,學會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接納他人的不同想法,並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時,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這樣才能取長補短,最終將每個人的意見集中起來,為己所用。
所以,爸爸要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就必須培養孩子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他人不同意見的能力,並能夠將他人的意見進行思考、梳理,剝繭抽絲,找出最適合自己發展和進步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孩子才懂得如何更好地去領導別人,領導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成功爸爸課堂啟示:
啟示一: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否定
一個敢於自我否定的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清自己的優缺點,這樣就會拋棄驕傲、孤僻等導致失敗的弱點。如果孩子能將這種自我否定的意識輔助行動,就能從自身條件不足和所處環境不利的局限中走出來,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即使明知某方麵有欠缺,也能果敢行動。
通常來說,孩子的思維都具有單向性,思考問題時也不懂得舉一反三。此時,爸爸就要給予指導,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學會自我否定。爸爸要讓孩子明白,隻有敢於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孩子在這種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能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善於接納他人的意見,全麵地思考問題。
啟示二:讓孩子學會求同存異
爸爸要讓孩子明白,現實中的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缺點,不是表現在這方麵,就是表現在那方麵。如果孩子隻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別人的缺點,就會不能接受別人超越自己的事實。所以,爸爸要教育孩子正確看待自己,不好過高,也不要過低。千萬不要用貶低孩子對手的方法來減輕孩子的嫉妒心,這反而會導致孩子過多地注意別人的不足而放棄自己努力。
爸爸隻有讓孩子擺正心態,學會求同存異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孩子才能平等地對待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優點。
啟示三:鼓勵孩子學會分享自己的挫折
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麵遇到了壓力,或者遭遇了挫折,他們往往會垂頭喪氣,不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怕別人嘲笑自己的失敗。
這時,爸爸要引導孩子說出他遭遇的困難和挫折,或建議孩子在他最好的朋友麵前傾訴自己的煩惱,與別人進行討論,聽聽別人對自己的失敗有什麼想法和意見。當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惱時,他也可以提高社會認知能力,提高自己的領袖素質,從而增強社會適應性和控製力。
爸爸手記
一個領導者,必須擁有開闊的胸襟,善於集思廣益,這樣才能集中每個人的優點為己所用。如果處處唯我獨尊,以“我”為中心,是難以有所作為的。爸爸要從小引導孩子善於傾聽和接納別人的想法和意見,並積極思考,取人長,補己短,用他人的想法為自己服務。孩子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可以獲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