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引導孩子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1 / 1)

時間管理能力和利用能力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的能力。古往今來,凡事業有成的人無不珍惜時間。歐陽修在馬背上、枕頭上、廁所裏構思他的大作,華羅庚堅信“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們都是珍惜時間的楷模。當今時代,人們更是懂得時間就是金錢、就是效益、就是生命的道理。

通常孩子的時間觀念都不強,不懂得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也不能按問題的主次和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大多都是憑自己的興致來安排時間,結果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還養成了懶散、拖拉的習慣。

為此,爸爸應引導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合理利用時間,培養孩子能夠自己安排時間、運用時間的能力。

周莉上小學了,是個很聰明的女孩,成績也很好。但周莉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拖拉,每天晚上寫作業總要寫到10點多。

爸爸覺得周莉這樣不行,不知道珍惜之間,不知道好好利用時間。於是,爸爸就與周莉商量,為她製定一份時間計劃表。規定每天晚上的作業必須在9點半之前寫完。如果有一天不能完成,第二天晚上寫作業前看的動畫片就不能看。果然,周莉寫作業的速度快多了。

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又重新修訂了計劃:作業每天晚上9點前必須寫完。如果寫不完,不僅第二天的動畫片不能看了,還要負責倒一天的垃圾。在爸爸的督促下,周莉的時間觀念強了很多,作業每天晚上9點之前也能按時完成,而且有時她還可以增加速度,效率明顯比以前高了。

隻有具備嚴格的時間觀念,善於合理利用自己時間,才能及時完成任務,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對會利用時間的孩子而言,學習是一種享受和樂趣。越是會利用時間的人,學習的效率就越高,時間就越充裕;而越是不會利用時間的人,就越是疲於奔命,覺得學習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鬆,令人身心疲憊,整天都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的痛苦狀態。所以,爸爸應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時間,指導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這樣就可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原來一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情,現在半個小時甚至二十分鍾就能做完,何樂而不為呢?

成功爸爸課堂啟示:

啟示一:為孩子做善於利用時間的榜樣

要培養孩子合理利用時間的能力,爸爸首先要做個善於利用時間的榜樣,在工作、生活、言行等方麵都盡量做到合理利用時間。平時若答應孩子做什麼或到什麼地方,都要準時去做,決不拖延或改換時間。即使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完成與孩子的約定,也要向孩子道歉,並說明原因,讓孩子知道爸爸並不是有意拖延。

通過長期的教育和榜樣行為的影響,孩子遵守時間和合理利用時間的行為就可以得到發展和鞏固。

啟示二:為孩子製定“活動時間表”

為了幫助孩子合理利用每一分鍾,爸爸可以幫助孩子製定一份“活動時間表”,讓孩子感到時間的流逝以及時間與自己某些活動的聯係。

比如,孩子晚間在家的作息時間,幾點鍾看動畫片,幾點鍾玩遊戲,幾點鍾洗漱,幾點鍾上床睡覺,爸爸可以製成一張簡單的表格,並在表示時間的地方畫上生動、直觀的時鍾,在家裏還要放個真正的時鍾作為參照,幫助孩子進行有序的活動。

剛開始按表執行時,爸爸要在某個活動快要結束或開始時提前幾分鍾提醒孩子,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時間長了,爸爸就可以不再告知了,取而代之的是讓孩子自己去看時間、把握時間。如果孩子能按表活動,爸爸還應給予鼓勵,這將有助於引導孩子在規定時間內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

啟示三:教育孩子定期檢查自己的時間運用情況

孩子的時間是否浪費了,有時不檢查是不知道的。所以,要想讓孩子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爸爸就要引導孩子學會檢查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

比如,讓孩子每天將自己做某些事利用的時間記錄下來,然後每月分析自己時間的運用規律,找出浪費時間的地方,下個月重點注意改正。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時間的浪費。

還可以讓孩子先對自己每天要做的事製定一份時間計劃表,比如:寫作業50分鍾,朗讀20分鍾,默寫10分鍾,洗漱10分鍾,等等。晚上再對自己的計劃進行總結,看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沒做到的原因又是什麼?然後,爸爸再鼓勵孩子減少時間的浪費,盡量每天完成任務。

爸爸手記

培根說,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一個具備領導能力的人,也必須具備對時間的掌控能力,能做到遵守時間、節省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孩子時間觀念比較單薄,為此爸爸應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讓孩子學會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成為善於利用時間的最大效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