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預算管理常見問題淺析
會計改革與創新
作者:翁妍燕
摘要:目前,企業對全麵預算管理的認識比較片麵,員工在預算開展中參與不足,預算工作缺乏整合思想,預算編製的方法相對單一,且其執行缺乏有效的控製體係。本文針對這些存在於實踐當中的、影響預算管理實施效果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求為進一步發揮預算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預算認識 預算參與 預算整合 預算編製 預算執行
在生產技術飛速發展、經濟業務日益複雜、經營環境不斷變化的經濟條件下,企業全麵預算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於我國開展全麵預算管理的時間並不長,企業對預算管理的理解比較片麵,且缺乏實務處理的經驗,致使在預算管理的實踐中存在不少問題和盲區。
一、企業對預算管理的認識有待加強
企業預算是在科學的生產經營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用數量、金額的形式反映下一年度內企業供、產、銷及財務等方麵經營策略、經營成果的一整套生產經營計劃。簡言之,企業預算就是決策目標的貨幣化、數量化和具體化。它是由一係列預算按其經濟內容及相互關係有序排列組成的有機體。預算內容涉及銷售、生產、財務、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等眾多方麵。預算管理就是在預算編製的基礎上,將企業目標及其資源配置方式以預算的形式加以量化,並使之得以實現的內部控製活動或過程的總稱。由定義可以看出,預算管理是以企業預算為基礎的一種全麵管理行為,圍繞著預算的編製、執行、評價和考核展開一係列的管理活動。
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企業進行管理和內部控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通過借助企業預算這個工具,對企業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從而使企業資源獲得最佳的生產效率和獲利率。同時它為企業各級各部門確立了統一明確的目標和任務。使其據以安排和控製日常經濟活動,並且從整體上把企業各方麵的工作緊密組織起來,使企業內部上下左右協調平衡。它不僅為企業行為提供可量化的標準,也讓企業總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緊密銜接。作為一種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計劃、組織、協調、控製、考核的功能,是目前國內外許多大中型企業都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近年來,有關企業預算管理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日益受到關注,但對“預算是一種管理方式”這一理念的認識仍比較片麵。如不少企業僅僅把預算管理當成預算編製,對如何執行及考核則很少顧及。其結果便是預算管理不是被當作一個由若幹階段組成的、可運行、可操作的管理控製係統,而是淪為控製費用的簡單工具。也有的企業對預算管理的認識停留在預算管理就是財務部門管理的水平上。整個預算管理過程中,包括預算編製、控製調整、考核評價等,隻由財務部門一手操辦。權力一旦在執行過程中失去監督和製衡,預算管理實施結果的有效性也必然大打折扣。
二、預算過程中員工參與程度不高
所有的管理模式都必須重視企業中“人”的因素。因為現代企業歸根結底是以人為主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一切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都要由人去掌握和操作,忽視和排斥“人”這一根本作用,管理活動就會失去基礎。因此在預算管理中,重視“人”的因素,堅持“人人參與”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國外稱這種預算為參與型預算。在這種模式下,各個層級的經理和關鍵員工一起共同製定本部門的預算,最高管理層和董事會保留最後的批準權。這大大提高了企業員工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的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調動了各級員工對預算執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