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
會計改革與創新
作者:張娣 陳俊傑
摘要:民營企業因賒銷而產生應收賬款,大多存在回款難問題。本文以東莞X企業為例,從其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入手,分析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已有的先進的管理經驗,提出完善我國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民營企業 應收賬款 管理 措施
入WTO後,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逐漸加快,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民營企業由於自身實力較弱,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麵對買方市場壓力以及國內外同行業競爭時,不得不采取賒銷方式,來穩定客戶維持生計。隨之而來的“欠款難收”問題,已經成為困擾我國民營企業經營活動的難題,嚴重製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對外銷售產品、材料、供應勞務等而應向購貨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賬款是伴隨著企業的賒銷行為而形成的一種債權,而對企業來說,賒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賒銷可以起到促進銷售,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利潤的作用,並且能夠節約存貨資金,降低存貨成本;另一方麵,賒銷也會導致企業持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增加相應的機會成本、壞賬成本、應收賬款管理成本等,從而加重企業的財務負擔,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一、X企業應收賬款現狀
(一)X企業簡介。東莞X企業是一家專門生產高低頻電子變壓器、磁芯電感器、電源適配器等產品的企業,由於企業的產品質量穩定,交貨及時,因而一直擁有很多忠實的客戶。其客戶主要包括通訊、交通、照明和醫療行業設備用戶,客戶市場涵蓋國內、日本、北美和歐盟地區。
(二)X企業的應收賬款情況。受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北美和歐盟這兩大出口市場出現經濟衰退,導致X企業的出口訂單急速減少;另一方麵,受國內利率上調、人民幣升值、國家出口政策的調整等諸因素影響,X企業對外出口利潤也在下降。同時,與X企業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在東莞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發展帶有區域集聚性,這種行業集聚形式形成同行之間競爭激烈、相互壓價、爭奪市場份額。伴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維持或擴大市場份額,隻好采用賒銷方式出貨,這種結算方式大大增加了企業應收賬款餘額,加大了企業營運風險。X企業應收賬款數據。雖然X企業的利潤連年持續增長,然而在利潤平穩增長的背後,應收賬款卻迅速增加。X企業2011年5月底應收賬款淨額達到40 151 179.86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86%,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47.83%,是淨利潤的9.4倍,而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隻增加了5.01%,並且應收賬款增長的幅度也大大高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巨額應收賬款的存在可能會產生壞賬,影響企業的業績,並且大幅度減少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很可能造成企業現金周轉的困難,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X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激勵機製不健全。在業績考核方麵,X企業存在片麵追求賬麵上的高利潤額和高銷售額等問題。X企業為銷售人員製定了較高的任務指標,並且為了提高銷售人員積極性,該企業將工資報酬與銷售額掛鉤,若銷售人員不能完成每月的銷售任務,就隻能獲得很低的基本工資。新入職還沒有過試用期的銷售人員,如果不能完成銷售任務還有可能被解雇。在這種情況下,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隻關心銷售任務的完成數量而不關心回款,自然放寬了對客戶的選擇標準。在開發客戶時,銷售人員對客戶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以及償債能力的高低缺乏必要的科學分析和評估,在不了解客戶的資信狀況下,隻要價格在銷售合理範圍內,便輕易將產品賒銷出去,從而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額大量增加,忽略了產生壞賬的可能性,也未將回款納入個人考核體係中,常在銷售貨款還沒有完全收回時,就結算銷售人員的獎金,銷售人員對追討應收賬款缺乏動力。另一方麵,當發生壞賬後,X企業很少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從而導致應收賬款和壞賬問題的產生屢禁不止。
(二)盲目賒銷,缺乏完善的信用機製。首先,近幾年來,東莞地區人員流動性較大、勞動力供應相對不足導致企業招工出現困難,生產要素資源供應的壓力進一步加大,X企業為留住員工,不得不提高工資待遇,而國際市場上能源及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水、電供應趨緊,這些因素都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擴大市場促進企業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X企業因此采取賒銷手段以提升企業在客戶資源和市場中的份額。其次,由於給予客戶的賒銷限額較大,導致單個客戶的應收賬款占應收賬款總額過大,在這種情況下,X企業有時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企業常常為了收回大額貨款,會答應客戶的要求,致使應收賬款越來越多,並帶來額外的損失和風險。最後,X企業在客戶資信調查方麵存在缺陷。X企業將客戶信息資料的調查工作交給銷售人員負責,評價客戶往往靠朋友或者道聽途說,缺乏必要的客戶信息管理和客戶資信調查,選擇客戶草率。而且銷售人員不是專業的資信調查人員,很容易導致客戶資信判斷失誤,錯誤估計客戶的資信和償債能力,使收款風險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