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債權人的信息需求。作為企業的資金提供者,債權人主要關心企業的償債能力,需要通過會計信息了解其是否能夠按期收回本息,但這僅僅是一個最基本的信息需求。現實情況是,當債權人將資金借出後,便失去了對這筆資金的控製權,大股東對企業決策擁有絕對優勢,他們可以通過影響企業重大決策而將資金投資於風險更高的項目,使債權人承受更高的風險;或者不經債權人同意而大量發行新債,使得舊債價值下跌。因此,對於債權人來說,更需要通過會計信息來了解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進一步舉債的情況,以決定是否繼續提供貸款或者將貸款提前收回。可見,真實完善的會計信息能夠協調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關係。
(三)管理層的信息需求。管理層作為企業內部信息使用者,要保證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需要全麵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方麵的信息,並結合行業競爭狀況、上下遊企業的財務狀況、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國家政策等來進行投融資、經營決策。也就是說,管理層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內部相關會計信息,也需要了解其他企業的相關信息:上下遊企業的財務狀況、生產能力、資金周轉狀況可能會影響本企業的資金占用情況、存貨周轉情況,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競爭企業的產品銷售狀況會影響本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市場競爭力,經營者需要據此進行銷售策略的選擇並決定是否研發新產品等。可見,真實完善的會計信息能夠協調上下遊企業、競爭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
(四)員工的信息需求。企業員工對企業進行了人力資本的投資,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行為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員工個人的發展也與企業的未來發展狀況息息相關,因此他們需要與企業盈利能力、發展前景有關的信息,以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該企業工作。就業者在進行職業選擇時,除了需要利用會計信息對不同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對比,也需要了解企業對員工的激勵機製,或者將不同崗位的員工薪資、發展空間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進而確定目標企業和崗位。如果各個企業都能夠如實披露相關的會計信息,便有利於員工對企業有一個較全麵的了解,並基於自身價值的實現選擇適當的職業。可見,真實完善的財務信息應能夠促進社會人力資本的有效配置,提高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本配置效率。
(五)供應商、客戶的會計信息需求。正如前文所述,作為供應鏈中的上下遊企業,供應商和客戶的合作與否會對本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供應商在決定是否向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時,需要了解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盈利能力以及長期發展能力等會計信息,以確保自身銷售渠道通暢;客戶在決定是否購買企業產品和服務時,也需要了解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水平、顧客滿意度以及定價是否合理等。由此可以看出,真實完善的會計信息有利於供應商、顧客選擇正確的合作夥伴,在一度程度上促進整個價值鏈的優化;同時基於真實的會計信息,上下遊企業之間做出的相互選擇也將使市場交易價格趨於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