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論會計的社會功能(1 / 3)

從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論會計的社會功能

會計改革與創新

作者:王倩倩

摘要:縱觀會計理論的發展曆程,我們不可否認,會計功能的發揮與擴展受其所處會計環境的影響,會計係統作為社會經濟係統下的一個子係統,其不僅僅應該提供與經濟事項與經濟行為運行過程和結果有關的信息,更應該實現“反映和協調經濟活動參與者——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關係”的社會功能。因此,本文將從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視角,討論會計的社會功能。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 信息需求 會計 社會功能

一、引言

從經濟學視角來看,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個體,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企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對外提供會計信息時可能會故意隱瞞對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提供虛假信息,這種現象在日常經濟活動中屢見不鮮。我們通常所說的會計應對外提供真實可靠財務信息的基本職能在實踐中並沒有完全實現:雖然人們對會計職能的闡述已經由“一職能說”到“二職能說”逐步發展到“全職能說”,但從實踐來看,會計仍然是一些企業內部管理者進行利益操縱的工具,會計的反映、監督、管理、控製、預測、決策職能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還隻局限於企業個體內部,並沒有延伸到企業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其對企業利益相關者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也並沒有完全體現。

會計職能是具體客觀環境下因處理會計對象以達到會計目標而賦予會計子係統的,也就是說,職能雖指會計所固有的功能,但實際上是人們經過對自身需要的認識而表達出來的,或者可以說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主觀要求的體現。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資本結構、組織結構日益複雜化,經濟活動所涉及的外部利益相關者(也是信息使用者)日益增加,這必然對會計職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在對會計職能進行探討時,不應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信息需求,而應站在整個社會的視角,通過分析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來重新認識會計的功能,即實現從傳統會計職能研究向會計社會功能研究的轉變,並進一步指導會計實踐。正如劉峰、葛家澍所說的“會計最基本的職能就是報告一個主體的經濟運行與財富變化的基本信息,提供給與各該主體相關的經濟利益各方,以維係各該利益主體之間彼此的信任。”會計應該滿足與企業相關的經濟利益各方的信息需求。基於此,本文將試圖跳出傳統會計職能的“內部性”,從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出發來討論會計的社會功能。

二、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分析

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是指對企業活動有影響或者受企業影響的任何個人或組織。也就是說,企業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層,還包括員工、供應商、客戶、政府、社會公眾等,他們對會計信息需求的多樣化導致會計社會功能的多樣化。

(一)股東的信息需求。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導致委托代理關係的產生,在委托代理機製下,企業管理層擁有絕對的信息優勢,作為理性經濟人,他們可能會損害股東利益以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因此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可靠對於股東投資決策發揮著重要作用。大股東往往是企業股份的長期持有者,他們期望從企業獲得長期利益,更加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狀況,這不僅需要具有可驗證性的曆史性會計信息,也需要預測性會計信息:一方麵,基於曆史性會計信息來驗證管理層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降低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進而減少代理成本,實現股東對管理層的有效監督,以協調二者之間的利益關係;另一方麵,通過預測性會計信息,如企業未來盈利能力,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等,來幫助大股東進行投資決策,實現股東價值增值。小股東往往是企業的短期投資者,他們更加關注股票價格的變化,希望通過股票轉讓獲得價差收益,因此,他們一方麵需要能夠反映企業股票價格變動、短期盈利能力的會計信息;另一方麵,我國上市公司中大股東利用其表決權優勢侵害小股東利益的案例時有發生,例如,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利用關聯交易轉移利潤、使上市公司為其做借款擔保、虛假出資欺騙中小股東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獨立董事製度、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是其原因之一,因此,有關獨立董事製度、內部治理結構、關聯交易定價的會計信息也是小股東需要關注的,可見,真實完善的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協調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