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時安安還有點害羞呢,在爸爸和媽媽的鼓勵下,他也隻照著書本讀。誰知爸爸媽媽連聲稱好,說他講得不錯,讓安安開心極了,從此以後更努力地去圖書館找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也正因為如此,他發現了故事以外更大的知識天地。
父母相伴閱讀,是一個培養子女閱讀興趣的良好方法。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由父母講故事開始培養子女的閱讀興趣,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當然也得花點時間找些好故事來講給小朋友聽)。
聽故事是一個引子,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可以自覺拿起書本找尋書中的樂趣。所以這個引子不能隨便做,不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信口開河亂講故事。要知道你對這個活動付出了多少,就會有多少的收獲。
其實上述的例子,除了可以培養子女的閱讀習慣之外,要孩子講故事給父母聽,還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建立自信心和促進親子關係。
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好是父母本身也愛閱讀;自己在看電視,卻拚命叫子女看書,孩子隻會覺得你在娛樂,而要他去做苦差。
就算他喜歡閱讀,但你卻常常在看電影、電視,這也會影響他的閱讀氣氛和心情。要知道閱讀需要在寧靜的地方進行,頂多隻可播放輕音樂,太嘈吵的地方會降低孩子的閱讀情緒。
6.從“裝裝樣子”到“認真閱讀”
一個假裝閱讀的小男孩正漫不經心地翻著書。他先從末尾開始,眼光在畫頁之間跳躍,淩亂無序。有三頁書上畫著一隻狗,然後第四頁上出現了一隻貓。在他“讀來”,這本書包含了分別關於貓和狗的故事。而另一個孩子揀起了同一本書。她先翻到封麵,然後假裝讀出書名,她語調完美——這是在解釋作者的姓名;翻到扉頁時,她可能還會重複一遍書名和作者;接著她開始從頭至尾閱讀全書。她研究畫麵,猜測故事情節:“我知道了,這是本關於捕獵的書。”然後她又翻回第一頁,用手指著左上麵的第一個字,逐詞逐句念下去,盡管她隻是在假裝閱讀,隻是在猜測文字的含義而不是破解文字符號,她的故事聽起來仍然令人信服。而且,她的語調隨著標點符號而變換,她的語氣停頓也和相應的頁、句子、單詞的長短一致。這個孩子已經遠遠地勝出了第一個孩子。
那麼在一個孩子還不會獨立理解一頁字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幫助他閱讀呢?如果我們的孩子像那個小男孩似的從後往前翻書,眼睛飛快地掠過畫頁,毫無邏輯順序,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哪些是我們的孩子能做的,這比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做錯的事情上要好得多。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小男孩:
①他能主動閱讀,他認識到本書值得一讀,可能會很有趣。
②他懂得書中包含著人物和思想。
③他懂得人們打開書是為了找尋裏邊有趣的事物。
④他懂得讀書時應依次翻頁,有時還可大聲談論書的內容。
當然,以這個小男孩為例,最好的方法是和他一起閱讀。當他撿起書,從後往前翻頁時,大人可以說:“讓我們先讀封麵。”然後我們可以大聲朗讀書名,也可以讓他裝讀。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們都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真正的或他虛構出來的書名。重複書名時,我們就會猜想這本書講的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最好的早期閱讀教育。
同樣,我們還可以說:“讓我們先來看看圖畫,我喜歡這樣。”如果孩子正在專心致誌地研究畫麵,我們就應該給予鼓勵。“你是個很棒的小讀者!我喜歡你專心閱讀圖畫的樣子。你學到了很多,不是嗎?”
我們應當以這樣的方式誘導幼兒閱讀,同時強調一些有效的技巧。下麵,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技巧及其運用方式:
①在逐頁閱讀一本書之前,應當先瀏覽一番。從書名和封麵來推測該書的內容。看看它如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係,如何與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及同類作品相聯係。
②閱讀畫麵,從中推測故事的進展。
③翻到第一頁,看看畫麵,用手指著第一個字和孩子一起讀,從左至右移動手指,並逐行向下。以後每頁都先看圖畫,鼓勵孩子猜測字的含義。
④時常停下來簡短地講述該故事與我們生活的聯係,評論人物(“他看上去簡直是瘋了!”),想想接下去會發生什麼,並提醒他注意明顯的印刷規則(“他們把這些字印得比其他的都深,是不是?”)。
⑤最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種種舉動及時作出反應,並參與到他的閱讀中去。
當孩子初步成長為一個讀者時,大部分的閱讀教育都體現在我們抱著孩子,和他一起閱讀通俗易懂的故事之中。跟孩子一起讀與給他讀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的目的並非要讓閱讀的魔毯載著孩子飛向光怪陸離的土地和生活,而是向他們展示閱讀的過程,呈現閱讀的技巧。放慢速度,以便一個年幼的讀者能輕鬆自如地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
媽媽和艾倫一起讀書時,總喜歡稍稍落後一步——讓孩子去翻頁,看看他是否能主動地閱讀畫麵。如果他沒有這麼做,而是伸手去翻下一頁或幾頁,媽媽就會說:“等一等,我喜歡看那些畫,你呢?”媽媽會逐步誘導,告訴他媽媽是怎麼想的。媽媽可能會稍作沉思,“嘿……他在幹什麼呢?我想他是在……”最理想的是,在這個當口,孩子會插進來:“他在追趕那隻貓,貓要跑到樹上去。”以及諸如此類的話。
這樣看了一會兒之後,媽媽就會建議:“讓我們來讀讀字好嗎?”同樣,媽媽會稍作停頓,讓孩子有機會領讀第一個字。如果他無動於衷,媽媽就會說:“讓我們來指著第一個字。”這樣他們的手就合攏到一起,大手握著小手,指著那些字。
媽媽想讓孩子獲得對書麵語言的感覺,讓他逐步明白有些文章包含著故事,有些則隻是單詞,有些是基本指南,另外一些則是圖形。媽媽是想讓孩子掌握閱讀的大致要點:從封麵到封底,從左至右;看看畫麵如何解釋文字,一頁文字又如何引向下一頁文字。
孩子可能善於“閱讀”畫麵,善於對應圖中的故事和文字,而且還懂得引號的意義。但同時家長也要讓她關注文字本身。有時家長隻是簡單地問一句:“你在看畫還是在看文字?”然後一邊提示,一邊和她一起閱讀。
一旦孩子學會了辨別文本類型,能通過畫麵來猜測故事情節,並觀察和理解書上的黑色符號時,那麼他比一個隻會指著畫麵上的事物,說出“狗”、“狗頭”的孩子顯然已勝出一籌。
早期閱讀領域的專家們常常強調“一對一”的指正。他們認為讓孩子意識到每個口頭詞語都對應一個書麵詞語,大詞比小詞包含更多字母是很重要的。當孩子背誦熟記的文章時,大量的閱讀工作是圍繞著對應口頭詞彙和書麵詞彙的挑戰展開的。
7.有空就帶貪玩的孩子去圖書館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明白:任何一位學有所成者都與圖書館有一種不解之緣。給你的孩子也辦理一個借閱證吧!圖書館的借閱證是帶領孩子進入浩瀚的思想和智慧大廈的通行證。
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一起查閱書架上的書籍,挑出你們所需要的書。讀完之後及時歸還,再次借閱。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應不斷給他增加其他類別的書籍。如果孩子隻愛看小說,應建議看一些非小說類的書。如果孩子熱衷於舊世紀充滿浪漫色彩的文學書籍,則應引導他看看具有西部文化的傳奇文學。
取一份適於你孩子這一年齡的兒童閱讀的書籍的書目。大多數學校的圖書館都有一些此類的書目。有些專門介紹兒童教育的雜誌也經常推薦一些適於兒童閱讀的書籍。你可以從這些介紹中選取一兩本合適的,再到圖書館去查找借閱。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在圖書館裏度過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也許每隔幾個星期就要在圖書館坐上一整個下午或晚上。如果孩子有一份數量和難度很大的作業,你可以讓他帶到圖書館去做。那兒有他所需要的參考書及工具書。如果你在查閱資料進行研究之時孩子隻想隨便翻閱一下,那也可以帶他一同去。應該記住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圖書館裏總比讓孩子泡在電視機前要好得多。
你的孩子也許有一些研究思考性的任務要做,應鼓勵他將這一任務視為對自己的一種挑戰,看他能從中學到多少東西。他是否能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富有意義,而不是看他有多大的可能性將事情敷衍應付過去,隻求能夠升級就行了。
要教會你的孩子如何合理使用圖書館的參考書籍。別期望過高地將圖書館視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去處。教給孩子在圖書館如何提出一些問題,當他要求圖書館管理員為他服務時,不要忘記說聲“謝謝”。你們還可以將一些細小次要的問題集中安排到圖書館去進行。
孩子五年後想知道哪些問題?他們生活的情形將是怎樣的?這些問題也許誰也無法確知。父母和孩子的老師所能期望的是:教會他們基本的技能;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圖書館正是一個教會人們如何學習的極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