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誘惑相生相隨,如電視與網絡。雖然高科技的發展為孩子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和成長空間,但是,隨之而來的許多傳媒誘惑也在潛移默化地消極地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諸如孩子沉迷電視、電子遊戲及網絡等,已成為孩子成長中最具危害性的隱患,也成為孩子貪玩而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麵對電視、遊戲、網絡等不良因素的誘惑,由於孩子的思想還不成熟,無法辨清其危害,使孩子往往在玩樂之中迷失了自我。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要提高警惕,防止貪玩的孩子落入不良娛樂方式的陷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走向墮落與犯罪,葬送孩子的美好前程。雷區無處不有,重要的是要擦亮雙眼,防微杜漸,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1.迷戀電視害處多:謹防電視俘虜了孩子
的心
電視是孩子成長中遇到的第一個傳媒誘惑,適當地看電視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但當孩子沉迷於電視時,父母應該教導他們學會控製看電視的時間。
無節製地看電視是孩子貪玩的主要表現之一。孩子過分迷戀電視,會給他的成長帶來很多問題。有些老師說,現在的孩子見多識廣,但是讀書卻不如從前,這就是電視看多了的緣故。
研究結果證明,看電視時間特別長的孩子,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注意力的發展明顯比其他孩子差。
研究人員特別提醒,電視對兒童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分析時應考慮到孩子的性格、智力、家庭、社會等因素。他們認為,總的來說,電視占用了兒童的閱讀時間,電視裏播放的娛樂節目比書本更有吸引力,而活動的圖像又幹擾兒童的注意力,這些對兒童語言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
當孩子迷戀上電視時,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專家認為,對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實事求是地加以解決。
(1)定時定點讓孩子看電視
一般情況下,晚飯前後讓孩子看十五到三十分鍾的電視,以解除一天學習的疲勞,在輕鬆中獲取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周五、周六晚可以看兩小時。遇有學習成績突出時,可以獎勵一次半小時的看電視時間,以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有時,有特別好的節目,家長可以錄下來,等到周末再讓孩子看,以減少孩子的“遺憾”。同時,業餘時間,家長還可以陪孩子下象棋、彈鋼琴、練書法,分散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力。
(2)家長以身作則
看電視不僅能使小孩迷戀,大人也常常是樂此不疲。如果家長被“粘”在了電視機前,就很難說服孩子,同時也會影響孩子專心學習。
(3)積極利用電視教育孩子
孩子看完電視後,如果家長不管不問,孩子往往看過即忘,留不下深刻的印象。為了充分利用電視教育孩子,家長可以常問孩子今天看了什麼節目,有什麼故事講來聽聽?這裏麵有什麼意思等等。有時還和孩子討論電視中的“熱點問題”,這樣孩子看電視時就注意“留心眼兒”,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記憶力和表達力。
實踐證明,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看電視問題,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大有益處的。
2.多玩必喪誌:別讓孩子迷失於電子遊戲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子遊戲可謂孩子學習和思想上的蛀蟲,一旦孩子沉溺其中,也許就是踏上歧路的開始。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無權剝奪。但孩子對電子遊戲機的“玩”,父母們則不得不加以警惕。因為,大多數孩子一沾上電子遊戲機,就無法自拔,日思夜想的全是那些父母們看來古怪的屏幕圖像,有些孩子甚至會像“吸毒”一樣,將精神依托在電子影像“毒品”上。這樣,孩子的大量學習和鍛煉身體的時間都被遊戲占去了,從而給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某省重點中學的高材生小張,成績一直是全年級第一名。自從他迷上電子遊戲後,他那雙變得更靈活的手在試卷上卻再也不如以前那樣得心應手了,成績更是遠遠地落在後麵。
11歲的小李是某小學四年級的一名三好學生,自從他家居住的小區裏開設了電子遊戲廳後,他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成了那裏的常客,再也沒心思讀書。一學年過去了,在得知自己各門成績都不及格,麵臨留級時,他再也不肯上學了,最後輟學在家。
“品學兼優”的學生如此,而真正支撐著電子遊戲機繁榮的中流砥柱卻是那些所謂的“雙差生”們。
看著一個個正值做夢季節的少年在遊戲機房裏躥來躥去,而且帶著一身“匪氣”,不禁讓人揪心。
更有甚者,玩遊戲機還會與賭博以及刑事案件連在一起。
據新華社1996年8月9日報導:遼寧阜新市某重點中學五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已通過高考並分別達到大中專生錄取線),因迷戀遊戲機中帶有賭博性質的老虎機,輸錢後抵製不住誘惑,鋌而走險,五人結夥攔路搶劫,被公安機關偵破,並逮捕。
未進大學,先進班房!
這五名學生組成的搶劫團夥,在出租車和社會公共場合作案二十二起,搶劫人民幣1萬餘元,所得贓款均被老虎機“吃”掉。
遊戲機的吸引力到底從何而來呢?
電子遊戲機是高科技產品,特別是近些年推出的電腦遊戲,以其高清晰畫麵、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震撼感強烈的聲音效果迅速侵入了廣大青少年的心靈世界。
青少年還未成年,他們在人生前進道路上充滿了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興趣,一切有趣的東西都能激起他們的欲望。
電腦遊戲的不斷更新,大大刺激了孩子們未成熟的內心。有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可以選擇,孩子們當然會迷上它們了。
從孩子的心理來看,他們很少有功利的觀念,凡事除了成績以外大多以是否“好玩”為標準。對成績呢,他們不是真正的關心,更多的是父母逼迫下的無奈。
遊戲製造商就抓住了孩子們這樣的“心理”,才創造出了一個個精彩的遊戲軟件,而在這些有趣刺激的遊戲麵前,理想、前途的教導根本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應了解遊戲機本身,並可嚐試著與孩子一起玩,然後才能對孩子進行引導。
其次,應理解孩子愛玩的天性,尊重孩子愛玩的權利,但要幫助孩子正確處理“玩”與“學”的關係。
過去,我們還小的時候,玩的方法很簡單,但卻使我們記憶猶新,因為我們曾經玩得很好,如今,孩子們的玩法不一樣,但未必會玩,未必玩得好,所以父母有責任也有足夠的能力引導孩子學會玩,掌握度。
3.互聯網時代降臨,為人父母的你準備好了嗎
不讓孩子學電腦,怕耽誤孩子現代化;讓孩子學電腦,又怕孩子掉下網絡陷阱難以自拔。互聯網時代降臨,令許多父母措手不及。
沉迷網絡是孩子貪玩的主要表現。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於網絡,被不健康的網上內容所誘惑,同時又能使孩子利用網絡提供的條件和方便來幫助他們學習和增長知識?對此,專家們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