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州點頭,朗聲講道:“太和二年(西元828年)三月,文宗下詔製舉,以賢良方正與直言極諫問策取士,劉去華上策,直陳宦官專權的危害,將導致天下傾覆,海內大亂,朝局動蕩。他還論述了藩鎮擅兵、奸臣當道的危害。乃是幽燕一等一的才俊之士,奈何奸宦當道,文宗皇帝不敢任用劉去華。”
“載義德能鮮薄,見識偏狹。隻信這紛紛亂世,刀槍稱雄,才落到今日這般境地,未能築黃金台以納賢才,肅之要牢記,得人才者興,善納諫者賢。”李載義這番感歎語重心長,不言而喻,山中策的重任落在李燕州的肩上。
李燕州站起來,畢恭畢敬後退一步,叉手為禮。“李儼謹受教。”
張簡至拱手道:“簡至鬥膽,請郡王拔出橫刀,郡王乃是兵法大家,可知用了好幾百年的橫刀有甚缺點?”
橫刀,長柄直刀形狀,護手多為鐵製,外形有橢圓型和木瓜型,傳自漢朝環首刀,刀長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長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間,厚度約六到八毫米,寬度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間。《唐律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
橫刀是唐軍軍土普遍所佩之刀,步騎兩用。
李載義拔出橫刀,走到正堂中央,迎風一斬,一股鋒利的寒氣撲麵而來。
張允伸在旁斥責張簡至:“郡王久經沙場,如何不曉?橫刀造價高昂,直刀形狀的橫刀劈砍時容易折斷,這是它最大的缺點。”
張簡至回憶起山中李賢齊少年模樣,負手侃侃而論:“溪水河流中的石頭多為圓圓的卵石,卵石經受了千百次河水的衝刷,方能以圓滑存在溪底河穀。將直刀形狀的刀身改為彎曲有弧度的曲刀形狀,可以卸掉劈砍的部分力量,使之不易折斷。”
李載義揶揄道:“簡至說的是又重又寬的大食彎刀吧?其刀法重回旋劈砍,變化不及橫刀,即可直刺又可劈砍,大食彎刀難練,需要超常的腕力和臂力,戰鬥時大食武士常將彎刀置於馬頸一側,借馬力無聲無息將敵人頭顱削去。”
張簡至沉默不語,坐在書幾前,畫出李賢齊前世日本刀的形狀,隻是護手仍是實用的唐刀形狀,而不是日本刀很小的護手,近於合口。
“卵石給人的啟迪不僅於此,圓形的多角堡防禦力遠勝四方城牆,多角堡無防守死角,以點製麵,增加了防禦的縱深和韌性,還有諸多奇妙之處……”張簡至換了一張白紙,畫出了多角堡及附屬設施。詳述了以多角堡為地利,放敵入城,消耗敵軍有生力量等諸般戰法。
李載義久曆邊戎,守城拒敵,攻城拔寨最有心得,聞言也耳目一新,連連感歎:“此守城之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推陳出新,直追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保住江淮賦稅之地的張巡張河南。”
李儼遙望遼西燕州,心馳神往,有此守城之法,又有靺鞨口為基地,世守遼東,此生可望。
莫州府衙正堂外,雷校尉焦灼地走來走去,前幾日,從武威郡王到張定遠都是鬱結於心,輕易不露笑臉,今日稟報噩耗,郡王滿腔恨意滲進了骨子,看來生死一戰在所難免。
正堂傳令,等閑人不得靠近,雷校尉隻聽到堂內不時傳來議論聲、喝彩聲,並無群情悲憤的喧嘩。
“雷校尉,這飯菜都熱了三遍,已過未初(下午2點),你再去通報一聲。不進食,李燕州的身體抗得住嗎?”主管膳食的府衙管事央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