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一切從尊重開始,放下身架來溝通(1)(1 / 3)

用尊重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王先生曾講了這樣一件事。他的女兒很快就要中考了,卻迷上了電視劇《還珠格格》,不管作業有多少,每天晚上必須要擠出時間看兩集《還珠格格》。爸爸看著女兒大量的學習時間被占用,心裏著急,就勸女兒不要再看了,要抓緊時間學習。

女兒說:“還有幾集就演完了,等看完《還珠格格》就什麼電視劇都不看了,專心學習。”

爸爸生氣了,說:“一個《還珠格格》不看又能怎樣,是學習重要還是看電視重要?你怎麼越大越不懂事?”

女兒也提高了嗓門,說:“還有幾集就看完了,早先你怎麼不說?”

“你還有理了,我看你不看又能怎樣,都什麼時候了,還沒完沒了地看這種電視劇。”爸爸上前一把扯下電視天線,又拔下電源插座。

“你怎麼這樣霸道,你憑什麼不讓我看電視?”女兒一邊哭一邊說。

結果一晚上女兒也沒學習,王先生也氣得一夜沒休息好。第二天女兒放學後,坐在沙發上又把電視打開,照看不誤,王先生看到後氣得摔門而出。這之後父女倆冷戰了好幾天,最後還是王先生先妥協,父女倆才重歸於好。

王先生向同事們谘詢:“女兒小的時候很聽話,怎麼越大越不聽話了,敢和大人對著來了,我應該怎樣在孩子麵前樹立起威信呢?”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是因為自己在孩子麵前沒有威信,那麼如何在孩子麵前樹立威信呢?有些家長認為:對孩子要嚴厲,不要多給他笑臉,讓他怕你。

在孩子麵前樹立威信,不是想樹立就可以樹立的,不是急於求成的事。它是父母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建立在與子女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產生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刻意地為自己樹立威信,因為那樣隻能事與願違,尤其要避免以下幾點。

(1)以高壓贏得威信。父母動輒發脾氣,經常打罵孩子,使孩子畏懼自己,經常處於恐懼不安的狀態中。

(2)以疏遠贏得威信。父母總是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很少與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愛好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鴻溝。

(3)以傲慢贏得威信。父母認為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麵前全是正確的。是家庭的法律信條。話一出口,孩子就得絕對服從,即使是說錯了也要迫使孩子必須照辦。

(4)以嚴厲贏得威信。事無巨細、不分是非,都要孩子服從,明明是自己錯了,也不承認。

(5)以教訓贏得威信。父母無視孩子是否願意聽,也不管自己的語言是否恰當,在任何場合下都沒完沒了地指責孩子並要求孩子服從。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對這種說教產生厭倦情緒。久而久之,他們對正確的教育也會產生反感。

(6)以寵愛贏得威信。對孩子百依百順,姑息遷就。不給他們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不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有求必應,一概滿足,導致孩子任性妄為,形成驕橫執拗的性格。

以上六種方式,隻會讓孩子更加叛逆,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

親子正麵溝通秘訣

要想成為有威信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身作則是建立威信的關鍵

古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必須品行端正,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切不可表麵一套,背後又一套,在外麵一個樣子,在家裏又是另外一個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應當首先做到。

2.必須說到做到

威信就是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一種信任感。這不是靠說教或者是打罵的方式就能建立的,父母言而有信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孩子多小,家長都要恪守“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則。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是說到做到的,從而能夠自覺地聽從父母的指令,接受對他的要求。

3.嚴與愛結合

對孩子要管得嚴,錯誤不應輕易放過,但每次做過批評之後,家長要想辦法去安撫他,開導他,使他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從而不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抵抗心理。嚴與愛相結合的教育,最能建立真正的威信。

4.少而精的管教

父母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事無巨細都嘮叨幾句,這樣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反而不聽父母的。而平時很少教訓孩子,但抓住一些主要的東西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

5.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孩子在生活中還會遇到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當孩子遇到需要關懷和幫助的時候,父母應及時為其提供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