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美齡最後30年(3 / 3)

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她,不希望國民黨落到主張“台獨”的李登輝手裏。宋美齡對“一個中國”的堅持體現在1970年代初她讓台灣退出聯合國成員國的申請上。有人提出大陸、台灣一起加入聯合國,蔣介石比較接受這個方案,但宋美齡卻不同意。“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她說。為避免中國走向分裂,台灣最終退出了參選。

阻擊李登輝失敗後,年逾90高齡的宋美齡開始徹底淡出政壇。1991年9月,在蔣家最後一個政治人物蔣孝武去世後兩月,宋美齡再次赴美。

再見,台灣

盡管進入耄耋之年,行動艱難,但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場所,宋美齡仍不願意放棄露麵的機會。

宋美齡在美國有兩個住所,開始是紐約長島蝗蟲穀的一幢巨型別墅,1995年後搬到了曼哈頓的一處高層公寓樓——這裏距她外甥女孔令儀的家較近,便於她過來照看。

這兩處住所都是孔家的資產。蝗蟲穀別墅由孔祥熙在1943年購入,占地約70畝,擁有28個房間。剛搬到此處時,宋美齡帶著20多個隨從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進行大掃除。曼哈頓的公寓由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購買,位於格雷西廣場10號,共有18個房間,此處可以俯瞰紐約東河,是紐約最貴的大樓之一。

一位美國記者對她在曼哈頓的生活做了這樣的描述:“她還像在蝗蟲穀居住時一樣,每天都以讀經、禱告、看書、看報為主要生活內容,有時還會見從台灣來的客人,但談話的時間一般不長……避免與陌生人交流,更討厭新聞記者。……有時候身邊人為了讓她快活,便與老夫人打麻將。據說她在牌桌上還能捉得到誰在偷牌。”

有傳記作品說,她還養了三隻小型犬,一隻約克夏,兩隻比熊。“和女主人一起,它們也逐漸變得衰老而蹣跚。”

雖然年事已高,但她仍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會做頭發、化妝、戴首飾等。“唯一改變的隻有高跟鞋的高度。”美國傳記作家李台珊說。隻是在服裝方麵,她因為足不出戶,顯得跟不上潮流了。

在她人生的最後10年,她的聽力、語言、思維等功能嚴重下降,她經常分辨不清誰是誰,並不斷重複自己剛剛說過的話。

為了寫作宋美齡的傳記,李台珊在美國曾通過多種方式試圖聯係采訪宋美齡,均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她一直拒絕訪問,她的家人也堅決拒絕。”不過在一些她認為必要的場合,她仍會選擇出席。

1995年夏天,98歲的宋美齡以“二戰後留下來的唯一一位主要人物”的身份參加了二戰勝利50周年紀念會。“宋美齡一身紅、黑色的絲緞旗袍、玉耳環,外加一條披肩,坐在特製的椅子上,發表兩分鍾的講話。”美國傳記作家帕庫拉在《宋美齡傳》裏寫道,“大家注意到,委員長的遺孀雖在一位年輕家屬的攙扶下,卻是‘以自己兩條腿走進會場’。”

次年,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舉辦的“台北故宮博物院”珍品出國特展的預展會場上,人們再次看到了宋美齡。有個攝影記者對她產生了興趣,老是跟著她,結果惹她不高興,“一度揚言要打破他的照相機”。

宋美齡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出現,是在2000年1月《世界日報》為她舉辦的個人畫展上。宋美齡從年輕的時候就對繪畫產生了興趣,並受到張大千的指點。去台灣後,又拜黃君璧和鄭曼青為師,前者教她山水,後者教她花鳥。她的晚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研讀《聖經》和繪畫中度過。

外甥女孔令儀透露,宋美齡生前曾表示,死後若情況允許,可葬回上海,與母親倪桂珍待在一起。但最終,她還是在紐約市北芬克裏夫墓園買下了一片墓地,她的弟弟宋子文、姐姐宋靄齡以及姐夫孔祥熙等也安葬在此。

去世後,宋美齡留下了12萬美元存款。孔令儀說,宋美齡一生不會賺錢,更不管錢,這些錢是她在台灣數十年唯一“存”下來的,此外別無資產。

(一帆風順薦自《張家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