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晶:我比你爛,你沒我賺(3 / 3)

王晶自稱唯一一次在片場發火,是在拍《賭神》期間。他拍周潤發在醫院中醒來恢複記憶的一場重頭戲,但工作人員隻給了他一間極小的房間,除了一張床,隻放得下一個機位。王晶當場把製片大罵一頓,改而布置一個能進行360度拍攝的空間。後來成片的這個場景,也是讓大衛·波德威爾印象深刻的電影片段之一。

但絕大部分的王晶出品,都未能如此精雕細刻。到上世紀90年代,他通常采用兩組拍攝製度,武打追逐場麵交給武術指導全權負責,自己隻專注拍文戲。據他說,最愛拍賭片高潮時在賭桌上鬥個難分難解的局麵,包括無數紙牌、手部及眼神大特寫,拍起來既簡單又快捷。

一部電影如此拍攝10天便可以完工,剪輯配音也控製在一周之內。在這樣高效率的流程之下,王晶一年之內可以完成數部電影。即便產量驚人,一貫自編自導的王晶,也未曾受困於靈感枯竭之苦。在他看來,“做一個專業的電影人,就是早上你父親去世,晚上你還是要回家寫段子。我真的經曆過。我太太的幹爸爸去世,早上我去了葬禮,晚上回家繼續寫喜劇劇本。”

在香港,王晶的一部部笑料堆砌的電影,像方便麵和速溶咖啡一樣,從不愁沒有市場。1993年,王晶出品的電影占到全港票房總收入的15%,1996年,他參與了16部影片的拍攝,分走了全年三成票房。有這些票房撐腰,王晶更無懼於“屎尿屁導演”的稱號。

王晶的電影則向來與獎項無緣,與他合作的演員,都知道“逢王晶無獎項”的俗話。然而他的電影裏從來不缺少大明星。

周潤發雖然讓王晶斷絕了小生夢,但主演過他的多部電影。劉德華和王晶合作過22部電影,已成天王的劉德華沒有後悔自己早年拍攝的“爛片”,反而在采訪中感謝王晶挖掘出了自己的價值:“他拍的都是商業片,但有自己的學問,隻是他的理論或許太淺,大家覺得不用推崇罷了。”

“王胖子”確實有自己的一套理論。1990年代,有本事在開戲前“賣片花”到亞洲各地的監製隻有三五個,王晶便是其中之一。

他也從合作夥伴身上學會了很多推廣的訣竅。向華勝為了爭取台灣市場,經常泡在台灣電影院裏,看電影,更觀察觀眾的反應。2008年,王晶決定大力邁進內地市場,學的就是向華勝的這一招。他把家安在了電影局和演藝圈核心所在的北京,每年在這裏停留的時間超過4個月。一有空,就和司機一起去藍色港灣和三裏屯看電影。國產片、港產片或者進口片,他什麼片都看。接著又開始他的喜劇研究,內地近年的喜劇紅星小沈陽、王寶強,王晶把他們的作品一部不落地看完。曆年春晚受歡迎的小品,他基本都搜來看過,連東北的二人轉都在網上看了不少。因而這次接下《超級笑星》的評委工作,看選手在台上表演二人轉,王晶也絲毫不覺得有隔閡。

入行30多年,王晶仍然在拍“賭片和色情喜劇片”,裏麵穿插著屎尿屁笑料。今天的影評人仍罵他是萬年“爛片導演”,也有看著他電影長大的觀眾不無失望地在網上寫一句“王晶還是那個王晶,我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們”。但仍有無數新觀眾老觀眾,成為王晶電影龐大票房的貢獻者。也有無數懷揣著喜劇夢、明星夢的年輕人,站在王晶麵前的選秀舞台上緊張萬分,因為主持人一句“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晶女郎’”向王晶鞠一個深深的躬。因為這些人的存在,王晶從不怕被罵。

(劉小呆薦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