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杜憲

文化

作者:劉月嬌

生活教會了杜憲榮辱不驚。再亮相在大眾麵前,她的打扮很不入時,甚至顯得有點兒落伍,但談起話來還是坦誠得毫不設防,與她相處會有時光倒轉的感覺,似乎她和我們不在一個時代,她屬於那個曾經有過,但已經無存的純真年代。

賣過飯的大眾情人

20年過後,當我們再見杜憲時她已經青春不再,但她沒有像大多數女人那樣開始用抱怨代替微笑、用回憶代替生活。相反她很心平氣和地對待和接受自己臉上的皺紋以及屬於她的那份命運。

“很多人都會覺得離開電視的這些年,我過得不快樂,其實那都是他們自己的推測。我自己挺滿意自己這幾年的生活,過得忙忙碌碌,有聲有色的,隻不過不經常在媒體上露麵,沒有機會讓大家知道罷了。”二十多年了,很多人關心杜憲。那種關切的程度比杜憲對自己的關切都重。

杜憲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為最高學府——清華大學的教授。她日後在熒屏上端莊大方的氣質,與其家風不無關係。杜憲16歲初中畢業,正值“文革”亂世,本來她也難逃“上山下鄉”的命運,走那代人鐵定的人生之路。但是杜憲恰巧碰上了一個“招工”的機會,進入了北京人民軸承廠。它離北京已不近,離杜憲家住的清華園就更遠了。當時恰是“備戰備荒”的非常年代,這座山溝裏的工廠實行準軍事化,已不再分車間,而是劃成一個一個連隊。杜憲被分配到後勤連,即解決一千多名職工“吃飯”問題的大食堂。杜憲在夥房裏一幹就是7年。從揉麵烙餅蒸饅頭到切肉剁餡掌勺,十八般廚藝都上過手。在這荒野大工廠的男人世界裏,“可餐”的東西實在太少,而杜憲的臉蛋嵌在售飯窗口中,本身就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美食”。

如今年過50的杜憲即使是出鏡也從不化妝,這樣的勇氣和豁然仿佛與生俱來,嬌小的杜憲蘊涵著一股很純粹的女人的力量。身在演藝圈,但不著一點鉛華。

很多人都關心離開電視的這段時間她在忙什麼,她喜歡那段日子嗎?每逢被別人問到這個問題,杜憲會心平氣和地說:“我在1993年底和幾個朋友合作湊在一起開始做廣告公司,現在公司的狀況不錯。公司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畢竟是自己看著它一點一點長大的。”對於自己,杜憲往往會輕描淡寫地說,“還成吧,算個稱職的商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女主播一茬接一茬的更替,杜憲的正直、淳樸、善良、真誠,已然定格在無數粉絲的生命記憶裏,雖然涉曆了滄桑,卻依舊風采超然。

戀愛的時候把架都吵完了

“陳道明不怕你成為女強人嗎?”看到杜憲的成功,人們經常會有疑問。

“他不要我做主婦,讓我幹事業。”杜憲說,“當初我離開電視台的時候,有時我還想,我何必在外麵做這些事情,我也可以在家相夫教子,孩子需要我,再說,家裏又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但陳道明極力主張我在外麵工作。我有時回家跟他說,我不幹了,我要回家。他說別,你最好還是在外麵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