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正是這個時候加入李珂和王磊公司的,之前他常年遊走在灰色地帶。
目前,天津經銷商基本分為兩類,一種是以分銷業務為主的批發商,另外一種是以零售業務為主的綜合汽貿商。前者批量現車資源多,擁有國外直接下單實力,在國內報關報檢方麵也擁有專門團隊負責;後者擁有少量現車資源,以零售業務為主,能夠為客戶提供整套購車方案。
做批發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美規車在銷售到當地之後麵臨上牌三包等問題,天津的美規車經銷商因為銷售麵太廣,去協調這些車輛的上牌,需要耗費巨大精力;另一方麵由於對地方市場並不熟悉,在當地也沒有相關資源,所以有些車輛的問題他們也無法解決。
據了解,天津美規車市場上,這樣的大型批發商一共有十幾家,他們控製了整個行業鏈條的上遊。
但他們依舊不是行業鏈的頂端,至少負責將進口車送去做碰撞測試的不是他們。
1990年代,美規車市場相當混亂,無須測試,甚至沒有發票。不過2005年後,檢測要求日趨完善嚴格。
允許平行進口的車輛分為兩種。改裝車指國內相應外資品牌廠家沒有引進到中國銷售的車輛。貿易商以改裝車的名義將其進口到中國,這部分車的引進數量不設上限,但每款車都必須在國內進行碰撞試驗,滿足國內標準後這款車方可大批量銷售。
另一種“小批量”指國內已有同種中規車在售的車型,這部分車並不要求碰撞測試,但每輛車都必須經過“小3C”強製認證檢測,每輛車增加了近5萬元成本。此外,小批量車報關、商檢費用也高於改裝車,且有數量限製,單次引進通常在10輛以內。
國內一款車型碰撞測試的價格不菲,豪華車更是成本高昂,這顯然不是隨便一家美規車經銷商就能夠承擔得起的。將車輛送檢的人才是背後的大莊家。不過,即使是李珂他們這樣的業內人士也說不清楚莊家的真正身份。
李珂、王磊這些大的批發商對於全國市場有自己的調控能力。“很多都沒有實力,沒有現車,到處串貨的,把價格做得很低,直接把市場做亂了。”
對於這些行為,李珂王磊們采取了集體抵製的措施,李珂王磊們將那些不守規矩的小經銷商踢出隊伍。這是一種有效的策略洗牌。
大連青島,霸主挑戰
天津港口在美規車市場上的霸主地位看來相當穩定。不過,最近一些來自市場的消息讓部分天津經銷商們感到了憂慮,大連美規車經銷商越來越多地被市場關注,而青島也在大力發展汽車進出口業務。
陳琦表示了擔憂:“對於那些還沒有取得3C認證的美規車,大連現在的通關成本比我們要低。而青島據說正在推進汽車進出口業務,未來也可能得到一些地方政策支持。”
貨源方麵,美國那邊原來主要是以天津經銷商、台灣經銷商還有日韓經銷商為主,現在大連的經銷商也開始大量加入,競爭正在加劇。
對此天津人李珂並不以為然。“天津港地理位置優越,並且更重要的是汽車業配套設施完善,這是其他港口難以企及的,幾乎所有的國際汽車品牌在北京都有公司,甚至把國內總部設在北京,天津與北京相鄰的地理位置使得天津港成為了汽車進口的首選。”
事實上,天津港能成為國內最大的美規車進口口岸,還有政策上的優勢。目前各地區對汽車行銷售的政策不同,如上海不允許銷售中國規格以外的任何規格的汽車,所以上海海關不允許非中規車報關,但天津、大連則沒有這樣的規定。
(石榴薦自《21世紀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