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輛美規車的“洗白”之旅(2 / 3)

不過,正是政策變動成就了天津港,在其他港口遭遇大量美規車經銷商退出時,天津保稅區管委會決定加大對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

很快天津成了國內汽車進出口貿易的中心,從此大部分中規車都由天津港進口並分銷到全國。

2012年,天津口岸進口汽車40.27萬輛,位居全國榜首。而駐紮在天津港的美規車經銷商多達600多家。“天津市商檢局在汽車進口方麵非常專業,而天津港的價格也會直接影響到其他港口的價格。”

政策變局,灰色生意

2005年實施的另一個政策,成為美規車交易的第二個轉折。

2005年4月1日,《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其中第六條規定,境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境內銷售汽車,須授權境內企業或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境內設立企業作為其汽車總經銷商,製訂和實施網絡規劃。

自此開始,國內沒有獲得汽車廠家品牌授權的進口車貿易公司全部退出市場,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把品牌授權給了獨資或者絕對控股的銷售公司,這些進口汽車總經銷商全盤掌控了進口車貨源以及定價權。

美規車經銷商再也無法按此前的方式經營進口車了,對他們來說,擺在眼前的似乎隻有兩種選擇,要麼退出,要麼做總代的二級代理。

很多之前活躍的小經銷商,再次淡出了大家的視線,還有一些加入了灰色市場。

灰色市場,是指銷售小貿車、拚裝車等。小貿是相對大貿(獲得授權的總經銷商)而言,從2005年起,國家對於某些符合投資條件的外資企業,允許以免稅方式購買一些進口車輛,這些車6年內不允許交易,不允許轉讓,行業裏管這樣的車叫做“小貿手續”。

小貿手續的進口車由於存在價格優勢,因此部分車商會買通外資企業搞到額度,開具有關證明,再將進口車轉賣第三方。

拚裝車則惡劣得多,這些車商按照極低價格從海外收購來一些問題車(如出過嚴重事故的車輛),在國內的小作坊,將這些問題車進行切割及二次拚裝,這樣,同品牌同款型的兩輛二手車或許就能拚湊成一部完整的新車,利潤相當可觀。或者是將整車切割後進口到中國市場,再在國內焊接組裝起來,這樣也可以打政策的擦邊球。

而這樣的方式隨著2010年國家明令禁止進口裏程超過300公裏二手車,如今幾乎絕跡。

另一方麵,隨著國外汽車品牌和總代逐漸在中國市場取得壟斷地位,以控製市場、規避稅款獲得高額利潤的行為有抬頭趨勢。2008年之後,商務部決定出台《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相關細則,其中適當放開“平行進口”成為弱化外資對進口車市場的壟斷行為的重要措施。

大莊家,大批發商

平行進口商品一般是指除總經銷商以外的其他進口商從產品原產地進口的商品,由於不經過總代流程,一般售價較低。對於進口車而言,就意味著不用遵守總代製定的價格約束政策,完全由市場和經銷商自己的成本來計算銷售價格。

平行進口的小規模放開對於天津的美規車經銷商來說,意味著在法律上美規車真正“有法可依”,他們不再處於灰色地帶,“和大貿車一樣,我們也得全部完稅,但由於我們的運營成本比總代下麵的經銷商相對低一些,所以在價格上有優勢。”陳琦說,“不過寶馬這樣的大廠家不允許打破國內總經銷製度,我們不能直接從國外廠家進口新車,我們需要從美國經銷商或當地專門做美規車貿易的公司拿車,然後對這些新車進行過戶‘改裝’,以改裝車的名義進口到國內。這樣在海內外的法律上就都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