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步驟把愛心教育放在第一位(1 / 2)

傑西帶著兒子愛德牧到公園散步,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傑西為兒子買來一些果凍。就在愛德牧津津有味地吃著的時候,傑西注意到不遠處坐著一個小女孩,她媽媽可能有事兒暫時離開了。傑西看到那個小女孩用渴望的眼睛看著愛德牧吃果凍,於是就對兒子說:“寶貝,給這位小妹妹吃點果凍好嗎?”

“不,我要自己吃。”愛德牧不同意。

傑西隻好繼續耐心地對他說:“愛德牧,要是媽媽有事情不在你身旁,而這位小妹妹在吃果凍,你想不想吃呢?”

“想。”愛德牧毫不猶豫地說道。

“這就對了,現在你把果凍給這位小妹妹吃,等到下次媽媽不在你身旁的時候,那位小妹妹也會把東西給你吃的。”

愛德牧看看媽媽,又看看那位小妹妹,終於拿了一些果凍給那個小女孩吃。

孩子可以被看作是一麵鏡子,給他們愛,他們會報之以愛,無所給予便無所回報;無條件的愛會得到無條件的愛的回報,有條件的愛會得到有條件的愛的回報。因此,不管我們怎樣把淨化和豐富精神世界的活動引入家庭生活,如果我們內心沒有愛,就不可能讓孩子學會愛。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愛,這樣才會有多餘的愛給別人,才能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就像傑西一樣,她很好地對孩子進行了愛心教育,使孩子學會了體貼別人、關心他人。隻要內心充滿了愛與關懷,孩子將來就會成為受歡迎的人。

寫給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愛心的兩個途徑

父母可以通過對物質東西的淡化,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使其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人。比如,有一個家庭建立了一種“拾到錢上繳”的製度;一位美國婦女總是教她的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東西與別人共享;另一位母親教她的孩子把食品分給陌生人吃,照顧陌生人,讓陌生人感覺到他們是受歡迎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將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樣就會慢慢減弱孩子的自私心理,讓他們的心中裝下別人,看到別人的存在,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付出愛心。

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誌願者活動,通過一些途徑幫助孩子找到奉獻愛心的機會。比如,可以讓孩子利用假期到敬老院幫助老人,或者帶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玩。當然,孩子們要獲得這種親身經曆的一種方法,就是參加一個當地或在全國或世界範圍內組織的助人為樂活動,沒有比這種親身經曆更能促使孩子產生愛心的了。一個大學生作為誌願援外工人,參加了兒童安居工程建設後說,她真地學會了在購物甚至在買口香糖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真需要這個嗎”。她弄不懂為什麼在美國有那麼多人擁有很多財富,而另外一些人卻幾乎一天吃不上一頓飯。她希望誌願者的工作會使她所幫助的孩子們享有多一點的童年快樂,使他們有權擁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