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擺正關係(3 / 3)

在1954年8月16日寫給兒子的信中,他詳細地記敘了家鄉人民防台防汛的情景,並充滿激情地寫道:“你得抓緊時間,認真學習,非苦修苦練,不足以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國家。不要忘記祖國千萬同胞正在自己的崗位努力,為人類的幸福而努力。”傅雷總是用活生生的事例、引經據典的啟迪、嘔心瀝血地教誨教育兒子:“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同胞的事情發生。否則,藝術家的慈念與博愛就等於一句空話。”正是這種嚴格的父教,使傅聰雖然大半輩子在國外生活,但赤子之心不改,即使在遇到父母親蒙冤死去的慘景麵前,他也仍然熱愛著祖國。

愛國是崇高的感情,因為高尚,所以使人警醒,因為高尚,提高道德水準。做父母的,時刻注意孩子的道德教育,從而托起孩子光明的人生。

(三)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情商

這個世界上,不外乎做人和做事。做人需要情商,做事需要智商。

有人說,成功100%=IQ20%+EQ80%。人的一生,20%由智商決定,80%由情商主宰。成功需要會做人,也需要會做事,並且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從這個公式看,不僅是家長要注重做人教育,就是學校也要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情商是做人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誌、耐受挫折等方麵的品質,用來處理人和人,人和事情,人和萬物的合理關係,使之得到優化,使之達到自己的最佳目的。

智商往往有具體的專業指向,情商則沒有,它滲透在各種活動中,包括德育、智育、美育、勞育、體育等活動中。抓住了情商,就抓住了成功之本。即使一個人的智商很高,如果他總是發揮不好,他同樣不能成功。情商缺乏,會出現種種不良症。平時講的心理素質就是屬於情商。

1. 冠軍奪冠,考技術,也考情商

一個運動員技術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質不好,臨場緊張,承受不了壓力及比賽過程中的種種曲折和挫折,就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績。所以在奧運會上,有不少曾得到過冠軍的選手反而會出乎意外地失去獎牌,因為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那些無名小卒沒有任何壓力,反而輕鬆上陣,輕鬆奪冠。

2. 高考成功,考水平,也考情商

高中畢業生,有些學生平時每次都考得很好,但到了最後一次高考,就不行了,心裏一緊張,腦子裏一片空白。

3. 批評麵前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學生因為承受不了批評或者受不了成績下降的打擊而自殺的事例,讓人扼腕歎息。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智商不錯,要求上進,可是稍微遇到點挫折,或者家長有了一點批評,就承受不了呢?如果孩子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這麼差,他們有再高的智商,有再多的知識,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呢?

4. 職場上考驗的主要是情商

我曾見到不止一個曾被稱為“神童”的人,有的是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的。他們的專業知識、數理化都很優秀,但是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應變能力,結果這些曾經的“神童”有些連正常的工作都不能適應。社會對他們而言顯得過於複雜和殘酷了,他們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應該怎樣生存。

在職場中,經常會發現交際能力和情商往往比專業知識更有競爭力。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不一定很成功,很多單位招聘人員時,並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

許多家長總是過多地重視孩子的物質生活是否優越、智力高低如何,卻把決定一個人婚姻、工作、人際關係、事業的情商等主要部分忽略了,這不是很可惜嗎?

宋嘉樹為20世紀的中國曆史留下了寫不完的故事,他的家庭教育很有開創意義,宋氏夫婦共養育了六個子女。他們的三個女兒——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慶齡生性穩重、靦腆,和姐妹兄弟們在一起時,她總是最文靜的那一個。不過宋嘉樹為孩子們營造的生活環境和氣氛,也使小慶齡於天性之外受到補益。在假期裏,三姐妹和小兄弟們聚會在一起,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他們在院子裏玩耍,爬過院牆到別人的田地裏嬉戲;他們到田野裏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蟲鳥,無拘無束地盡情歡笑。有一次,姐妹兄弟幾個玩“拉黃包車”的遊戲,藹齡裝作黃包車夫,慶齡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後又蹦又跳。正玩得開心時,不料“車大”拉車用力過猛,雙手失去控製,一下把“乘客”拋了出去。“車夫”愣在那裏傻了眼,知道自己闖了禍;“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滿臉不高興。這件事被宋嘉樹知道了,他慈愛地對藹齡說:“做遊戲也要有分寸,‘黃包車夫’可不光是使力氣呀!傷了乘客還怎麼拉生意呢?”小藹齡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樹又笑著對慶齡說:“我們的‘乘客’這樣寬宏大量,這樣勇敢堅強,真是了不起!”小慶齡受到父親的誇讚和鼓勵,一臉的陰雲散去了。長大以後,慶齡真的成長為一位既富有愛心和寬容精神、麵對邪惡勢力又敢於鬥爭的偉大女性!

宋氏投入更多的其實就是情商,以慈愛之心尊重孩子,鼓勵孩子,以愉快的家庭氛圍感染每一個孩子。孩子玩出了問題時,肯定心裏不快,但家長不是簡單責備,而是和藹地指點、快意地鼓勵,使孩子們能從容地對待問題,化解不快,這對以後三姊妹的影響非常有用。科學家們經過各種測驗和考察,證明了情商比智商對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婚姻、工作和整個人際關係的狀況,甚至包括他的事業。

我們的家庭教育應該提出明確的口號,重視非智力心理素質的開發,重視情商教育。這對於獨生子女尤為重要。

獨生子女的智商一般都正常,甚至很高,最大的問題就是人際交往障礙,交往麵窄,生活孤獨,情緒不穩定,這正是情商不足的表現,也是引發很多問題的根源。在農村裏,獨生子女問題相對好得多,因為農村住戶環境開放,鄰裏交往更方便,但城市幾乎老死不相往來,鄰裏相處很長時間還是你不認識,我不認識你,加上城市生活城市化鮮明、商業化濃重等各種問題,促使孩子在城市交往中出現很多困難。因此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更要注意情商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