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認為,與其用別的獎勵學習,不如把學習當作獎勵。因為,在學習就是獎勵這一過程中,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讓她學會了付出回報之間的關係,學習了做家務,甚至還學習了等待和忍耐,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的重要元素。
——《小布丁》中《劉曉琳,普通家庭培養的牛津生》一文
還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成長。很多父母為安全起見,總是不讓孩子碰這碰那。不僅是父母,就是國家行為也是這樣。譬如有孩子在出遊時出了生命事故,於是教育主管部門就要追究責任;追究責任沒有錯,但是結果是沒有人敢組織學生出遊。然而大自然是最好的心靈按摩師,是孩子成長的天堂,家長要懂得這點,並及時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暢遊。
幫孩子學習全麵發展,是很多家長很關心的課題。
比如專家研究證明,藝術素養是讓孩子享用一生的財富。對於世界,人總是有很多想法,孩子也一樣有很多想法;有了想法,孩子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繪畫。我們說的藝術活動,特別是兒童,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圖畫,隻要給他一根小棍,一塊地,他就可以畫,更別說是畫筆和畫室了。孩子想的、他對世界的認識都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藝術活動特別體現了人作為一個主體的能動性。不論是美術活動還是音樂活動,相對來說比其他的活動對孩子來講更開放、更寬容。比如學數學,規定是很強的,加減乘除隻要錯了,答案就是錯的。但是藝術對孩子來講,創造、使用、變化的空間非常大。
在藝術世界裏,有著更快樂的體驗。為此,我們要安排孩子一些基本的藝術活動,而不僅僅是數理知識的補習。
要鼓勵孩子玩耍。玩耍和養育、健康以及教育都一樣重要。孩子們對玩耍應該是主動和自然的。玩耍是他們的一種學習方式,而且也是他們的工作。有專家指出,如果你要孩子考大學,那麼就要讓孩子在幼小時充分玩耍一兩年。
但是我們很多家長成人後,不願意玩耍,更不願意與孩子一樣玩耍,這恰恰限製了孩子發展機會。一個真正合格的家長必須是能夠保持童心,並與孩子一樣玩耍的家長,要經常設計一些遊戲,與孩子一起活動。
當然真正的玩耍是由孩子們自己決定的,是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的。所以幾個孩子在一起玩是最好的。獨生子女沒有這個條件,父母就要創造條件,哪怕全家人都要玩耍,也是非常有效的。
“家教案例欣賞”
(一)為了孩子,重新開始
河南洛寧縣的賈容韜,原是該縣服裝鞋帽公司的經理,賈容韜有一對兒女,成績並不好。一是上網玩遊戲,二是與同學打架,並且屢教不改,差點被學校開除。為了把一雙兒女培養成才,忍痛關掉生產紅火的工廠去陪讀,潛心研讀了不少教育專著,終於將一雙兒女送上了重點大學。
為了孩子,他毅然實施三戒——戒煙、戒酒、戒麻將,又訂了幾種雜誌報紙,買來了一大堆名人傳記和教育專著,將全部業餘時間用來讀書。過去,賈容韜和孩子聊天談心,總是那句重複了幾千遍也不嫌煩的“要努力學習呀”,現在他提“李政道當年……”,“林肯小時候……”,故事開始融化孩子的心。
賈容韜開始推心置腹地與兒子、女兒談心,檢討自己以前的不對。表示“以後我要像歌詞裏說的那樣,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兒子感動了,紅著眼睛說:“老爸,謝謝你明白兒子不是豬。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愛,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煩惱了可以向老爸訴說。”賈容韜眼眶也濕潤了,就這樣,父親和兩個子女終於談到一塊了。
當女兒沒有考好時,賈容韜沒生氣,因為他記得魏書生老師說的:考砸了,正是孩子最痛苦、最傷心的時候,做父母的再打罵一頓,再給壓力,那不是往孩子傷口撒鹽嗎?有本事的父母應該幫孩子拿出提高成績的具體措施和方法,沒本事的至少要鼓勵孩子。
賈容韜鼓勵女兒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初中時你多輝煌啊,數學還考過滿分呢。以你的聰明,隻要用心,下次一定能考好。賈蕾非常激動,父親這樣理解自己,情不自禁地哭了:爸爸,隻要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自信的孩子一定能成功。高考時,賈蕾數學考了138分(滿分150分),順利考上了上海財經大學。
雖然賈毅與父親的關係親如哥們,學習也比以往認真了很多,但網癮一時還戒不了,後來居然被學校警告。賈容韜為此驚出一身冷汗。他考慮到賈毅住在學校,身邊總有網友鼓動他去網吧,而賈毅的自控力又比較差,所以他決定關掉紅紅火火的工廠,和妻子一塊兒去給兒子作陪讀。妻子起初有點不情願,但賈容韜態度堅決:賺錢的機會以後還有,兒子的教育可誤不得。當賈毅看著父母背著一大堆行李來陪讀時,馬上沉下臉來:你們想當看守嗎?賈容韜誠懇地說:你馬上就要考大學了,到那時,咱們父子天各一方,今後在一起的日子恐怕少之又少,咱們要珍惜父子情分,多做兩年伴,再說了,我也想靜下心來讀點書。
賈容韜夫婦在學校旁邊租了一處房子,妻子負責夥食,丈夫負責轉移兒子對網絡遊戲的興趣。為此,賈容韜在家裏支起了乒乓球桌,經常和兒子切磋球藝。每天清晨,賈容韜陪兒子去跑步。
兒子戒掉網癮有波折時,賈容韜不但沒有批評他,還端上熱飯熱菜,說:賈毅,雖然你又去網吧了,但你的進步是驚人的,進網吧的次數已經大大減少了,這證明你是有毅力的人,離成功不遠了!連網魔這麼強大的敵人你都能戰勝,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賈毅激動得大喊:老爸萬歲!賈容韜熱淚盈眶。後來,賈毅不但戒掉了網癮,同他姐姐賈蕾一樣,也考上了重點大學。
——蒼溪教育門戶網《家教成功案例》
評注:
賈容韜的轉變來自學習,學習使他首先注意身教,改變自己,端正自己。孩子成績不好,不是責怪,而是理解和鼓勵,通過談心和講故事的方式,使子女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受到啟迪;尤其在孩子反複出現問題時,他準確把握了孩子的特點,及時調整了家庭事務,知道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毛病;由於處理得當,很有耐心,使孩子在危險時刻再次受到鼓舞。
(二)李明博:媽媽是他成才的明燈
李明博的成才之路是坎坷的,曆經了種種磨難,但最後成功了,這其中母親的教誨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第一則故事”
李明博的母親沒有上過學,她是一個典型的韓國鄉下農村婦女。
李明博小學三年級時,一次父母帶全家人來學校,為他參加運動會助陣。比賽前,老師就說隻要誰跑進前幾名就會有獎品,而獎品除了獎狀還有兩支鉛筆。這對經常使用舊鉛筆頭的李明博來說,兩支新鉛筆將是何等豐厚的獎勵,他決定盡全力贏取兩支鉛筆。果然,李明博使出吃奶的勁跑了個第三名,得了一張獎狀和兩支新鉛筆。這是李明博平生第一次得到新鉛筆。
兩支新鉛筆在手裏還沒握熱,就在嘈雜的人群中弄丟了。年幼的李明博拚了命似的在操場的每個角落來來回回尋找,結果找不到,最後他坐在草地上悲痛欲絕地號啕大哭……這時母親走過來拍著李明博的肩膀說:“孩子,不要哭,你什麼也沒有丟。”
母親繼續說:“你不是還有獎狀嗎?鉛筆遲早會用完的,可獎狀會永遠留在你身邊給你力量。”一席話讓兒子停止了哭聲。
評語:
懂得鼓勵孩子是母親最大的成功。始終記住,要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尋找孩子的優點及時表揚。
“第二則故事”
初三那年,一次母親鄭重地說:“你現在不小了,明天鄰村一富人家辦喜事,你去幫個忙吧。”李明博的第一反應是,平時家裏吃不飽,母親以此讓自己到富人家吃頓飽飯。
不想母親又跟進一句話:“不過你得記著,你隻能去給人家幫忙,絕對不能隨便吃人家的任何東西,回家時更不能帶人家的任何東西!”
李明博猶豫著不想去,一者一身破爛去那個場合很狼狽;二者自己性格自卑孤僻,去陌生人家不知如何開口說話和做事。在母親的鼓勵下,李明博終於去了那個富人家幫忙辦喜事。走進主人家,他明顯感到周圍人群用異樣的目光打量著衣衫襤褸的自己,他們肯定以為自己找借口來大吃一頓。
李明博牢記母親的話,彎下腰用力幹活,即便院子裏到處是誘人的香味他也無暇顧及。天黑時主人家留他吃了晚飯再走,李明博忍著饑餓說:“謝謝你們,我不餓,我得趕緊回家。”
這時的主人家已經對李明博生出好感和欽佩,他們拿出好吃的說是要送給他母親,李明博趕緊恭敬謝絕:“媽媽是讓我來幹活的,不是來拿東西的!”
李明博空手離開時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原來不求回報竟然讓人這麼幸福。以往自己對富人有一種戒備心理,現在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得到富人家真誠的感謝,李明博自卑孤僻的心理在瞬間消失了大半。
“多虧了母親,讓我樹立起一個勇敢麵對現實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幾十年後,李明博想起此事,還感念母親當初讓自己去給人家“白白”幫忙的受益。
評語:
李媽媽很了不起,在自己麵臨貧困需要物質給養時,還不忘培養孩子不思回報的心靈,多麼難得,多麼有遠見。請記住,隻有超脫物質,才能獲得精神滋養;而受物質束縛,會折殺孩子的精神。
“第三則故事”
李明博讀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高考前在工地上賣苦力,最後幾天發高燒臥床不起;考上高麗大學後差點無緣上學,多虧菜市場的商販們集資湊足學費;上了大學,他每天半夜起來先是清掃和運送菜市場的垃圾,然後才能去學校讀書;大二下學期,因貧困他曾申請棄學從軍,不想自己虛弱的身體壓根不是當兵的料,最後又被迫返校讀書。
可李明博偏偏不安分守己,大三時他不僅關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困境問題,更關心當下國家和民族遇到的重大政治問題。1964年韓日政府會談中,韓方就日方在曆史上對韓國的種種壓迫沒有提出任何賠償要求,並急於韓日邦交正常化。韓國人民憤怒了,遊行示威的抗議一浪高過一浪。作為學生領袖,李明博總是衝在示威遊行隊伍的最前麵,最後竟然被捕入獄。
1964年9月的一天,李明博聽說母親來探監,心裏忐忑不安。他做好了挨批的準備,自己上個大學多麼不容易,現在竟然“惹是生非”進了監獄,母親一定會非常痛心和失望的。
然而沒有。母親見到李明博先是打量了一番,然後快步跑上前去抓住兒子的手,接著便是一陣沉默……過了許久,母親像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明博,媽媽相信你是對的,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說完她鬆開兒子的手,轉身急匆匆地離開了監獄。
20分鍾的探監時間,母親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這麼一句安慰兒子的話!
——2010年7月《意林》
評語:
孩子是獨立的,做母親的要善於鼓勵,為了國家就要鼓勵和支持。
總評:
我提倡重新學習,是針對不懂教育的家長來講的。真正懂教育的家長是什麼樣的家長呢?不是一定要學習閱讀多少書籍,最重要的就是家長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