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聽話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完全聽父母的話,孩子就不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這樣的孩子,隻能成為父母的傀儡,無法創造自己的人生。
一些父母錯誤地認為,掌控不了孩子,就做不好教育,要想做好教育,就要控製得住孩子。為此,他們會采取各種措施,文力兼武力,威逼加利誘,黑紅臉合唱,獎懲一起用,使孩子永遠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周末,我帶著桐桐去商場買東西。桐桐在一個月內堅持幫助媽媽做家務,沒有耍過脾氣,沒有找過理由,我為此獎勵她自由挑選一件小禮物。在挑禮物的過程中,桐桐總是拿不定主意,一會兒想要一套芭比,一會兒又看中了一個玩具工程圖,一會兒想買一條裙子,一會兒又看中了一支鋼筆。
桐桐在商場裏左右徘徊著,而且選擇的東西越多,她就越猶豫不決。我在一旁指點道:“桐桐,芭比,你已有一個;工程圖,你現在還看不太明白;裙子呢,咱們買回一條裙子去,你媽媽肯定會說咱們沒有品位,我覺得這支鋼筆不錯,你正在練鋼筆字,正好能用得上。”
我剛說完,桐桐就很不高興地對我說:“是我買東西,還是你買東西?你就不能不擾亂我作決定嗎?”
旁邊的售貨員看到這一幕,不禁笑起來,搭訕著說:“好有主見的小姑娘啊,將來一定能成大事。”
一句恭維的話,說得桐桐心花怒放,她振振有詞地對售貨員說:“阿姨,我爸在家裏天天講民主,現在卻想要左右我,不公平!”
售貨員連忙打圓場:“你爸爸也是為你好嘛。”
“哼,我又不是木偶,憑啥受他左右?”
“哎,閨女啊,我可不想控製你,別冤枉我。我隻是怕你作不了決定,才給你提點建議。”我連忙澄清道。
“那我要是完全聽你的,不就成了木偶了。”
“那你也不能完全不聽別人的意見吧?爸爸這麼大人了,人生經驗很豐富,又很了解你,給你提點建議,也是幫助你提高分析能力。”我說道。
“錯,那是你的分析,不是我的。我就想要芭比,家裏的那個芭比和這個芭比意義不同。”
我想了想,既然桐桐這麼明確地表達了她的意見,我就隻能隨她的意了。
當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認真傾聽,別一味按照成人的經驗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的想法得不到實現,這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學校藝術節,桐桐和同學表演話劇《半夜雞叫》。妻子一聽就笑了,說:“你個小孩子,經驗不足,能表演好嗎?”桐桐最受不了別人否定她的能力,撅著嘴說:“就你能表演好?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