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肥沃土壤”播撒愛的種子(3 / 3)

孕前調整好體重

把體重盡量控製在標準範圍之內,這不僅是美的需要,更是當好一個準媽媽的需要。

可以利用度量標準體型指數的方法,運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胖:

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BMI<18者屬於偏瘦型,BMI值在18~24之間為標準型,在24以上屬於過重體型,BMI>27時即屬於肥胖型。

而妊娠期體重增長的範圍是:孕前BMI值在18~24之間者,體重增加11.5~16千克;孕前BMI<18者,體重增加12.5~18千克;孕前BMI>24者,體重增加7~11.5千克。總體來說,孕期體重平均增長應該在12.5千克左右。

(1)超重對生育的影響

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的皮下脂肪比較多,並多集中於乳房、臀部、腹部等處。皮下脂肪的累積不僅會影響女性的外觀,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對於育齡女性來說,皮下脂肪堆積對生育會產生負麵的影響。

醫學研究表明,超重會引起女性月經不調、閉經甚至不孕等。據調查顯示,原來月經正常,但超重後出現月經異常的女性中,出現月經稀少或過多、繼發性閉經等情況的概率可達到50%,不孕症的發生率為19%,比同齡女性高8%~12%。

超重的女性不僅不容易受孕,而且懷孕後並發妊娠期綜合征的概率也會增多。女性過度肥胖可能引起妊娠高壓血綜合征、胎盤早期剝離、巨大胎兒、難產及胎死宮內。

肥胖還會導致會陰部多汗、濕疹、外陰炎、大腿根部摩擦性皮炎等,甚至導致瘙癢,這些症狀不僅給女性帶來許多難言之苦,而且還會導致女性性欲減退、性冷淡,從而影響性生活,減少女性受孕的機會。

因此,超重女性在準備懷孕前,要通過適當的鍛煉和飲食調節來降低體重,盡量接近理想體重,從而實現健康妊娠。

(2)體重過輕對生育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女性為了追求形體上的骨感美,選擇各種方式減肥,如拒絕吃肉,隻吃素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吃素的習慣。不可否認的是,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的確可以減掉脂肪。但是,經研究證實,女性經常吃素會破壞體內激素分泌的平衡,甚至導致不孕。

經研究發現,通過食素方式減肥的女性中,有78%的人出現了停止排卵的現象,幾乎所有人的月經周期都比正常月經周期短。分析證明,食素女性的食物中缺少蛋白質,從而導致激素分泌失常、月經周期紊亂。由此可知,女性食素會降低生育能力,導致生殖功能異常,甚至嚴重影響生殖能力。因此,育齡女性在進行減肥的時候要選擇健康的方法,盡量不要節食。特別是對於大齡女性,由於生育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更要謹慎減肥,選擇合適、健康的方式。

夫妻共同調適身體素質

人類要健康地生活,自然時刻都應該注意生理衛生,對於準備生育下一代的夫妻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凡是打算懷孕的夫妻,都應建立一套科學的生理功能保健方案。針對婚前檢查所發現的有關疾病和不夠理想的功能狀態,及時進行治療、調養和功能性鍛煉,特別是要保持精液的正常成分和卵細胞成熟的質量,以及生殖器官的健康狀態。必要時,夫妻二人在孕前可以主動接受生育門診的指導。

由於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原因,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身體都處在亞健康狀態,體重超重,血壓、血脂超標現象時有發生。而日常規律的運動就是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例如有氧運動就能夠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這是因為它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話說的“好膽固醇”),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話說的“壞膽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促進了脂肪代謝。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於年輕夫妻很現實的負麵影響,就是能加快男性性功能下降的速度,尤其是對於一些30歲左右、日常缺少運動而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過多攝入的男性危害更甚,甚至會影響到生育。因此,在運動中健身排毒,將壞膽固醇排出體外,就有著很現實的意義了。另外,長期進行中等或中、小強度的運動,還會增強肺活量、控製高血壓、調整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應當將每天運動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體育運動應當重新安排,成為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第一步可以從使用樓梯代替電梯開始,短途上班時應提倡走路或騎自行車。鼓勵成年人逐步增加習慣性的運動,每天至少進行30分鍾一般強度的體育運動,比如快步走、爬樓梯等。強度大的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田徑運動(足球、網球等)以及遊泳等均會有更好的強身健體的作用。提倡給婦女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並鼓勵、敦促她們參與到有益健康的鍛煉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