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真情期待需“心”有成竹(3 / 3)

適當發泄不良情緒

夫婦雙方在決定要孩子之後,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麵對未來,把憂愁拋在腦後,讓希望充滿生活中的每一天。把積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發泄出去,以盡快恢複心理平衡,這稱之為疏泄法。具體做法可采取下麵3種方式:

(1)直接發泄法

可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泄出去。例如當有的人遇到不幸、悲痛萬分時,大哭一場,讓眼淚盡情流出來方可覺得好受些。哭是一種痛苦的外在表現,是一種心理保護措施。將內心的鬱積發泄出來,從而使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平衡一致。有人在盛怒難以忍耐時,幹脆找個體力活猛幹一番,或外出跑幾圈,這樣把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掉,心情亦可得到平靜。發泄不良情緒,必須學會從正當的途徑和渠道來發泄和排遣,決不可采用不理智、衝動性行為,如摔打家具、打人罵人等,這種方式非但無益,反而會帶來新的煩惱,引起更嚴重的不良情緒。

(2)自我調節法

出現不良情緒時應進行自我調節,有節製地逐漸發泄,或借助於別人的疏導,把心裏的鬱悶發散出來。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遇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親人傾訴苦衷,從親人、朋友的開導、勸告、同情和安慰中可得到力量和支持,使消極苦悶的情緒變得豁達、輕鬆。正如俗語所言:“快樂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樂;痛苦有人分擔,就可以減輕痛苦。”所以,擴大社會交往,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是解憂消愁、克服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研究證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可縮小“人際關係心理距離”,是醫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藥。

(3)滿足需求法

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丈夫要盡力滿足妻子合理的欲望或需求,以創造條件改變其所處環境,滿足生理或心理需要。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物質的需求是正常的社會現象。物質決定精神,需求的滿足與否會直接影響人的情緒與行為,甚至導致精神情誌病變。有些欲望僅靠疏導,或強行壓抑的辦法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隻有當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滿足時,才能獲得心理滿足。

孕前戒怒也很重要

發怒對人健康不利。國內外專家調查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緒易於激動,經常大發雷霆,整天在不良情緒下過日子,極易患“壽命縮短病”。因此,要想自己身心健康並能如願受孕,並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寶,一定要戒怒,並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肝

要製怒,必須保證肝的功能正常。正如《靈樞·本神篇》所說:“肝氣實則怒,肝氣虛則悲。”怒是發脾氣的表現。肝主怒,肝氣旺盛的人,一旦遇到不合己意的事,就往往氣憤不平。怒則氣上,怒氣暴發。肝藏血,因發怒而損傷肝血,致陰血虧損不能濡肝而肝失所養,則肝火愈旺,更易動怒。而肝血益傷,此所謂“怒傷肝”。這就說明,經常發怒往往是肝的功能反常的表現。若是肝氣鬱結所引起的,當疏肝解鬱;若是肝火上炎引起的,當清瀉肝火;若是肝陽上亢引起的,當滋陰潛陽。

(2)以情製情

就是指醫者以言行、事物為手段,激起病者某種情態變化,以達到控製其病態情緒、促進身心康複的一類方法。祖國醫學認為,情態之病,必以情治,具體到“怒”,《黃帝內經》提出“悲勝怒”,就是以悲哀之情來治療“怒”。在中醫康複學中所做悲療,即是肺主悲、金克木,故悲哀之情能抑製怒。此外《素問·舉痛論》還提出“悲則氣消”,即悲哀能使氣鬱消散,而發怒常是肝氣鬱結的表現,所謂“氣有餘便是火”。

(3)加強修養

防怒於未然。經常博覽群書,加強自身修養,可使人心胸坦蕩,提高洞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夠正確處理將要發生的令人發怒的事。

(4)心情愉快

怒的產生雖然是多種原因所引起,但遇到挫折或被人惡意地攻擊時最容易發怒。此外,在心境不好的時候也容易被激怒,而經常保持心情愉快、寬容大度就能正確對待。祖國醫學認為“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而怒為百病之一,這就足以說明培養樂觀主義的重要性。

(5)遇事冷靜

怒按其強度不同,可以分為慍怒、憤怒、大怒和暴怒幾種。但不管怎樣的怒,常常是不能冷靜思考的結果。一個人活在世上,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暴跳如雷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招致更壞的結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靜,才能積極思考,想出對策,圓滿解決問題。

(6)及時宣泄

這是說,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時向領導彙報,向愛人或知心朋友傾訴,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千萬不要悶在心裏,以致氣鬱成疾。

(7)經常聽一些音樂

當情緒興奮、憤怒、狂燥時,可聽一聽節律低沉、淒切悲涼之曲。

孕前對妊娠反應的心理準備

雖然大多數的女性為生育一個寶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孕後的種種不適會如此令人難受,如頭暈、乏力、嗜睡、惡心、嘔吐,有的甚至不能工作、不能進食。但這隻是孕育寶寶經曆的第一步,還有漫長而辛苦的十月懷胎、疼痛而緊張的分娩以及辛勞的養育過程。所以要擺正心態,勇敢接受即將麵對的事實,畢竟為人父母是人類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同時,孩子也會給父母帶來全新和更有意義的生活。

孕前丈夫應做好心理準備

孕前及孕期由於女性在心理及生理上的變化,使得她們變得敏感。孕期十月,隨著腹中胎兒逐漸長大,孕婦的生活也會受到很大影響,許多事情需要家人更多的幫助、理解。

在這個非常時期,丈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情感態度,不僅影響妻子,更會影響寶寶。

(1)能夠理解、包容妻子,多開導、多安慰,使妻子保持安定平穩的情緒,這對於母子的健康非常有益。

(2)多擔當些家務,尤其是家裏的重活。盡量早回家,減少夫妻之間的爭執,滿足妻子心理上的要求。

(3)與妻子一起迎接寶寶的到來。與妻子一起學習懷孕、分娩知識,陪伴妻子去做健康檢查。關心寶寶的各種反應,與妻子一起做好胎兒的胎教。

(4)為了寶寶的健康,最好戒掉吸煙、飲酒的習慣。

孕前夫妻應學會調節工作壓力

現代人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工作,要生存必須工作,要發展必須工作。工作是衡量個人社會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

想生育的夫妻為了穩定的生活,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不得不努力工作。但工作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與矛盾,如升職加薪、人際關係、工作難度,如果處理不好勢必會把情緒帶到生活裏。而過大的工作壓力還會導致想生孩子的夫妻生殖係統功能異常。

心理陽痿又稱心理ED,造成這種陽痿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過大,男性在心理上排斥性生活,使得夫妻生活不和諧,久而久之,就可能產生心理上的障礙,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影響到性生活。女性同樣要參與高壓力的工作,使得很多女性精神非常緊張,壓力非常大,導致生殖內分泌係統失調、月經不調,造成排卵方麵的問題,比如說不排卵,這就可能影響生育。

工作中的情緒還會不自然地帶到生活中,影響夫妻之間的和諧相處,所以孕前準爸媽要學會自我調節工作壓力。

應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興趣,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消除不健康的情緒。

應保持心情平靜,使自己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培養競爭意識,克服自卑感,避免心理失衡。

應正確認識自身和社會的關係,學會自我調節,不要為瑣事憂慮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