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新生寶寶吃奶量
寶寶的胃容量很小,胃液分泌量也較少,所以,寶寶很容易飽,也很容易餓。很多母乳喂養的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
◆從寶寶吞咽奶水的時間來判斷
一些媽媽用寶寶吃奶的時間來衡量寶寶吃奶量的多少,但是要注意,如果寶寶吃奶的時候是在幹吸,而沒有咽下奶水,那麼這些時間就不能算,其實真正要看的是寶寶吞咽奶水的時間。因此,新媽媽不要認為寶寶含著乳頭的時間很長,就以為寶寶吃飽了。每次喂奶要以寶寶吞咽奶水的時間為依據,寶寶吞咽的時間要達到十幾分鍾,份量才夠。
◆喂完奶的表現
如果喂完奶,寶寶還顯示出餓的樣子,比如仍然到處尋找乳頭,或者哇哇大哭,那麼,就應該讓寶寶繼續吃。如果奶水不足,就要考慮進行混合喂養,或者及時補充催乳食物,讓寶寶有豐富的乳汁可供。寶寶在大口吞咽的過程中,把乳頭吐出來,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累了,那麼要讓寶寶喘口氣再接著吃。
◆查看乳房情況,觀察奶量
母親可從自身乳房變化情況來判斷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前乳房有脹滿感,局部表皮靜脈清晰可見,喂奶時有下奶感覺,喂奶後乳房變軟。寶寶吸吮時,會伴隨連續吞咽聲,有時隨吸吮,奶水會從寶寶口角溢出,這說明奶水是充足的。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初生兒胃容量為30~35毫升,3個月約為100毫升,6個月為200毫升,1歲為300~500毫升,嬰兒胃的排空時間則隨食物的種類和性質不同而不同。母乳喂養,胃的排空時間為2~3小時,牛奶喂養則為3~4小時,水為1~2小時。因此,母乳喂養比人工喂養時間間隔要少一些。不過,比較科學的方法還是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表現,他若餓了就給寶寶吃奶。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
有些新生兒身上會有薄軟的白色小皮屑脫落,尤其是手指和腳趾等部位,脫落得更多。爸爸媽媽也許會因此擔心寶寶是不是得了皮膚病。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寶寶皮膚的最表層是表皮的角化層,由於發育不完善,所以很薄且容易脫落。
皮膚裏麵的一層叫真皮,表皮和真皮是由基底膜連接起來的,如果基底膜不夠發達,表皮就很容易脫落。新生兒的基底膜過於細嫩鬆軟,使表皮和真皮連接不緊密,因此表皮就很容易脫落。
另外,這和新生兒所處的環境也有關係。胎兒在出生前是處於溫暖的羊水中,出生後受寒冷和幹燥空氣的刺激,皮膚收縮,更容易脫皮。遇到這種情況,新媽媽不必過於憂慮,隻要注意小心地護理新生兒皮膚的清潔,避免外來的感染和損傷就可以了。一般來說,這種現象持續2~3天後就會消失,有些孩子可能會持續1個多月。當寶寶出現脫皮現象時,新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洗澡時水溫不宜太高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適度的水溫,以免過高的水溫刺激皮膚,加重寶寶皮膚的幹燥脫皮現象。
◆避免使用沐浴用品
不要給寶寶額外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清洗用品,以免其中的化學成分促使寶寶脫皮更嚴重。
◆不要用力搓
寶寶脫皮的時候,不要使用毛巾或手用力搓皮屑,應該讓這些皮屑自然脫落。否則很容易導致寶寶皮膚損傷,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
◆使用適合的保濕護膚品
假如天氣太幹燥,想給寶寶塗一些保濕護膚品,就應該請教醫生,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全溫和的嬰兒專用保濕護膚品。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雖然寶寶有脫皮現象,但還是要堅持給寶寶洗澡,以免天氣熱的時候,由於太過炎熱,引發寶寶皮炎。注意平時不要去摳或搓寶寶的皮屑,以免損傷寶寶嬌嫩的皮膚,造成感染發炎。
新生寶寶無尿怎麼辦
多數新生兒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大多已經排尿了,而且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已經排尿多次。但也有很多新生兒要在出生後36個小時,有的甚至要到72個小時才會排尿,有些雖有尿,但是次數和尿量都不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新生兒腎髒發育不成熟,腎小球濾過率按體表麵積計算僅為成年人的1/4~1/2,不能一下排出較多的尿。而且,體內的水分通過呼吸和皮膚也會散發很多,因此新生兒在出生後6~12個小時後便會出現排多入少的情況,身體也會因此而嚴重缺水,因此排尿量和次數都不會很多。
此外,若寶寶的排尿量和次數不多,還要考慮是否是由於新生兒的腎功能不夠完善,不能排除更多的尿。還應考慮腎小管中尿酸結晶是否阻塞。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如果出生已經一天的新生兒,仍然無尿,那麼最好每隔2個小時就要喂溫開水或者糖水,喂奶後也要給寶寶喂水。若超過36個小時仍然無尿,就應該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如何正確抱寶寶
寶寶在媽媽的懷抱裏會感覺安全放鬆,抱寶寶可以建立親子感情,同時,也能夠促進寶寶健康生長。不過,抱新生寶寶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定要支撐寶寶的頭部
寶寶在出生後八周之前,還不能自我控製頭部和肌肉,所以,在搬動或抱起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扶著身體,不能讓寶寶的頭部往下墜,四肢也不要下垂,避免發生損傷。抱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把寶寶的小腦袋放入肘窩,小臂和手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腰部,用另一隻手掌托起小屁股,呈橫抱或斜抱的姿勢,讓寶寶的腰部和頸部在同一個水平麵上。
◆豎抱不能很長時間
寶寶越小,越不能長時間豎抱。因為新生兒的頭占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而此時他的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豎著抱很容易損傷脊椎。如果一定要豎著抱的話,一定要控製在兩三分鍾之內,以免寶寶承受不了。抱的時候,一手要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背,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部或者讓他依附在媽媽的肩膀上。
◆多與寶寶交流
抱著寶寶時,要同他進行交流,無論是說話還是眼神,都可以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愛,讓寶寶的大腦和神經受到良性的刺激。也可以讓寶寶貼著新媽媽的左胸,聽聽媽媽有節奏的心跳聲,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地適應外界,找到熟悉的安全感。
◆要緊貼左胸抱
抱著寶寶的時候,應將寶寶橫著抱在自己的懷裏,這樣,寶寶的頭部正好枕在新媽媽的左側懷裏,同時,讓寶寶耳朵貼近心跳處。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母親的心跳,所以熟悉的聲音會讓寶寶產生一種親切感,變得平靜。
◆不要一哭就抱
有些父母一聽到寶寶哭就趕緊將他抱起來,其實不必這樣。如果寶寶沒有其他異常現象,啼哭隻是新生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如果一聽到新生寶寶哭就抱起來或喂奶,對寶寶的發育不利,還容易嬌慣寶寶。新媽媽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啼哭規律,如果沒什麼事的話,可以讓寶寶哭一會兒,慢慢地寶寶自然就不哭了。
經常抱抱新生寶寶,會增加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使寶寶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父母應從新生兒階段就開始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寶寶順其自然地入睡、啼哭、活動、醒來。
根據寶寶在床上的不同姿勢,有不同的抱法,而放下的時候也一樣。
◆寶寶呈仰臥姿勢
你可以把一隻手輕輕地放在他的背及臀部的下麵,另一隻手輕輕放在他的頭下麵,然後兩隻手同時用力,慢慢地抱起寶寶,使他的身體有依靠,頭不會往後耷拉。抱起後,把他的頭小心轉放到肘彎或肩膀上,使頭有所依附。
◆寶寶呈側臥姿勢
先把一隻手輕輕放在寶寶的頭頸下方,另一隻手放在寶寶臀下,把寶寶攬進手中,確保他的頭不耷拉下來,輕輕地抬高他,讓寶寶靠近你的身體抱住。然後將手臂輕輕地滑向寶寶的頭下方,這樣可使他的頭靠在你的肘部。
◆寶寶呈俯臥姿勢
先把一隻手輕輕放在寶寶胸部下麵,使前臂支住他的下巴,另一隻手放在他的臀下,然後慢慢抬高,使寶寶正麵轉向你,靠近你的身體;接著輕輕向前移動那隻支撐寶寶頭部的手,直到寶寶的頭舒適地躺在你的肘彎上,另一隻手放在他的臀部及腿部下麵。
◆仰臥放下寶寶
一隻手置於寶寶的頭頸部下方,然後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輕輕地放下,兩手要一直托著寶寶的身體,直到其重量完全落到床上為止。然後,從寶寶的臀部輕輕抽出你的手,接著用這隻手稍稍抬高寶寶頭部,使另一手也能夠輕輕抽出來。
◆側著放下寶寶
讓寶寶先躺在你的手臂上,頭靠著肘部,然後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部。接著,慢慢將寶寶放到床上,輕輕抽出置於寶寶身下的那隻手。然後再輕輕拔出放在寶寶頭下麵的另一隻手,並輕輕地放下寶寶的頭。這樣,寶寶就可以側臥在床上了。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寶寶頭部的髓磷脂還不能勝任保護大腦的工作,如果抱著寶寶時用力搖晃,很容易造成頭部毛細血管破裂,甚至死亡。所以,抱著寶寶時盡量不要搖晃,即使搖晃寶寶的時候也一定要溫柔。此外,寶寶也不宜久抱,除了喂奶、換尿布,其他時間應該盡可能地讓寶寶睡覺。而且若寶寶剛剛喂完奶就抱著逗玩,很容易導致溢奶。由於寶寶骨骼生長快,經常抱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人工喂養怎麼喂
如果媽媽由於種種原因完全沒有乳汁,或者由於身體原因不宜進行母乳喂養,那麼就要采取人工喂養的方式,即選用牛乳、羊乳或其他代乳品進行喂養。人工喂養的效果不如母乳喂養好,很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和消化紊亂,所以,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健康的新媽媽應該至少哺乳寶寶長到4個月。
若必須進行人工喂養,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湯勺及奶鍋,都必須是專用的,每次使用前都必須進行消毒,使用後放在固定的容器內,保證清潔。
衝調配方奶粉時,隻要按照說明書上的說明去做即可。
喂奶的姿勢最好是讓寶寶斜坐在媽媽的懷裏,然後媽媽扶好奶瓶,慢慢地喂寶寶。喂的過程中,要保持奶液充滿奶頭和瓶頸,以免寶寶吸入空氣。喂完後還要輕拍寶寶的背部,讓吸入的空氣排出,避免回奶。
人工喂養,在選擇奶粉上往往會讓媽媽們頭疼。那麼,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奶粉,才能讓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呢?
現在國家對奶粉的質量和成分都有嚴格的規定和標準,隻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奶粉,一般都是合格的,但並不是每一種奶粉都適合自己的寶寶。一般來說,選擇奶粉要注意以下原則。
◆適合寶寶的月齡
要根據0~6個月、6個月~1歲、1~2歲、2歲以上不同的時間段,選擇適合的奶粉。符合寶寶的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為針對不同階段的寶寶,配方奶粉的成分也不盡相同。
◆最接近母乳
市場上多數的配方奶粉都很接近母乳,隻有個別成分和數量上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劣質奶粉所缺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蛋白質。1段嬰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2~18克/100克,2段嬰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15~25克/100克。奶粉中最優蛋白質的比例應該接近母乳的水平,即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應該為60:40,才更有利於寶寶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適合寶寶的最好
選擇奶粉一定要適合寶寶的體質。很多人傾向於選擇某些知名品牌的奶粉,但是若寶寶喝了上火,或者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就要立即停用。其實隻要寶寶喜歡喝,並且喝完沒有出現鬧肚子、便秘、睡眠不適等情況,就可以選用。對於早產兒來說,可以選擇專門的早產兒奶粉,因為早產兒的消化係統發育較差,還不能適應正常寶寶的配方奶粉。對於有慢性腹瀉的寶寶,以及有皮膚疾病或哮喘的寶寶,可以選用脫敏奶粉,即黃豆配方奶粉;對於缺乏多種消化酶的長期或慢性腹瀉、短腸症的寶寶,則可以選擇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選擇信譽好的地點購買
可以去信譽度較好的大型超市、商場等場所購買,一些小商店所賣的奶粉,雖然價格可能更加便宜,但是質量很難保證,而且,一旦出現問題,也不方便投訴。此外,正規的嬰幼兒奶粉生產廠家在包裝上都會注明服務熱線,可以進行谘詢。
◆觀察奶粉及銷售日期
可以通過搖晃罐體聽聲音來判斷奶粉中是否有變質,袋裝的奶粉可以用手捏,手感鬆軟光滑且有流動感的,一般是合格產品。開啟包裝後,觀察奶粉的顏色,看奶粉中是否有結塊和雜質。質量好的奶粉顏色是均勻的乳黃色,顆粒均勻,沒有結塊,也沒有雜質。如果顏色是白色的,或者呈麵粉狀,則很可能摻入了澱粉類物質。此外,好的奶粉衝後沒有結塊,味道香濃,液體呈乳白色。購買時,還可以觀察包裝上的銷售日期,如果缺少生產日期、商標、淨含量、配料表等基本的商品信息,最好不要購買。此外,還要詳細閱讀商品信息,判斷是否符合寶寶的需求。
奶粉最好現配現吃,不要把衝調好的奶粉再次煮沸給寶寶吃,也不要擅自增加奶粉的濃度,或者添加輔助品,以免增加寶寶的胃腸負擔,導致寶寶消化係統紊亂,引起便秘或腹瀉。
奶粉應該放在幹燥通風處,以免變質。衝泡奶粉之前,應洗淨雙手,將消好毒的奶瓶準備好,衝泡時必須用煮沸的開水,放涼至40℃左右,不要使用電熱水瓶中的熱水,以免其中的水沒有達到沸點。如果一次衝泡的奶水比較多,最好放入冰箱儲存。當寶寶已經吃飽的時候,別強迫寶寶進食,而且,也不要讓寶寶養成含著奶嘴睡覺的習慣。最好每餐的量都固定,間隔時間也要固定。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人工喂養的寶寶,應該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分。這是由於牛奶中蛋白質和無機鹽的含量比母乳中多。所以,人工喂養的寶寶,比母乳喂養的寶寶所需要的水分多,每天約需要100~150毫升/千克體重。此外,喂水有助於寶寶新陳代謝,能促進吸收,防止便秘。在新生兒期,最好按需哺乳,隻要寶寶想吃,就給寶寶哺喂。較大的寶寶可以每隔三四個小時喂一次。有些媽媽嚴格按照鍾點喂奶,即便寶寶很餓,也不給寶寶吃,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不能及時獲得充足的營養,導致低血糖。當寶寶的小嘴來回覓食、有吸吮的動作、哭鬧或睡覺時眼球快速運動,就說明寶寶餓了,應該給寶寶喂奶。
如何給寶寶洗澡
新生兒的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大小便次數多,加上皮膚嬌嫩,需要經常清洗以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防止皮膚細菌感染。因此,新生兒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應該勤洗澡,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應該每天給寶寶沐浴1~2次,避免細菌侵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強抵抗力。那麼怎麼給寶寶洗澡呢?
寶寶剛出生的一兩周內,擦浴會比盆浴好一些,主要是因寶寶的臍部容易感染,擦浴更易於保持臍帶的幹燥清潔。洗澡的時候,動作要輕柔敏捷,不要太過用力,給寶寶使用的物品也要事先準備好,例如包裹用的大毛巾、換洗衣服、尿布、消毒棉棒和酒精等。
洗澡的時候,水溫以37~40℃為合適的溫度,而室溫最好保持在23~26℃左右。
洗澡時,先讓寶寶仰臥,媽媽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後枕部,拇指和中指把寶寶雙耳向前,貼在臉上,這樣可以防止洗臉時將水灌入耳內。然後,可以用溫和的寶寶專用產品來為寶寶洗頭,然後用清水衝洗幹淨,可以用一個小杯子,舀水衝頭,然後再擦幹頭發。之後,可以用消毒的棉花或棉棒清潔眼角、鼻子和外耳,但不要往裏掏。寶寶的雙手一般抓得很緊,需要掰開洗淨。把寶寶倒過來之後,讓寶寶的頭頂貼在媽媽的左胸前,用左手抓住寶寶的左大腿,右手用浸水的小毛巾先洗會陰腹股溝和臀部,女嬰要從前往後洗,最後洗下肢和雙腳。用清潔的軟毛巾蘸溫水,把寶寶全身抹一遍,寶寶皮膚褶皺的地方也要清洗,擦浴後,用幹毛巾擦幹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