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可以使用溫熱毛巾熱敷,幫助消腫,每天三次,產後5~6天開始;還可以用中藥水洗,配方為:苦參20克、土茯苓30克、野菊花20克,水煎去渣,淋洗或者坐浴,都可以有效地促進會陰傷口愈合、消腫,緩解局部腫脹不適。
當會陰傷口出現明顯疼痛或有異常分泌物時,應警惕傷口是否感染,必要時需請醫生檢查和治療。
另外,產後應向會陰傷口的對側保持臥位或坐位。一方麵,可使產後惡露盡量不侵及傷口;另一方麵,可以改善局部傷口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
一般來說,隻要護理得當,會陰切口會很容易愈合,也不會發生感染,產後3~5天便可拆線,若采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則不需拆線。傷口要完全愈合,大約還需要兩周的時間,此後可以改為每天用溫開水清洗會陰一次,同時要注意會陰墊和內衣、內褲的清潔衛生,勤洗換,洗後還要在太陽之下暴曬,充分殺滅細菌,預防感染。
家人也可以給新媽媽製作一個小冰枕,放在衛生棉和會陰之間做冰敷,但要在手術後24小時內進行。冰敷可以緩和腫脹,讓新媽媽感到更舒適。為了避免細菌感染,擦拭會陰要由前向後,避免把肛門的細菌擦到會陰處。如果會陰傷口發生感染或者拆線之後裂開,一定要及時治療。平時多給新媽媽吃易消化、纖維多的食物,使新媽媽保持大便暢通,以免傷口裂開。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除了平時的護理之外,還要注意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尤其是那些孕期出現貧血、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新媽媽,必須補充足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產後身體的複原、體質的增強。
剖宮產媽媽的護理
進行剖宮產手術後,新媽媽的小腹多了一條大約10厘米的切口,由於手術的傷口比較大,創麵較廣,往往有很多並發症和後遺症,其中最為常見的並發症有發熱、子宮出血、腸粘連,更嚴重的還有肺栓塞、羊水栓塞,最後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後遺症有慢性輸卵管炎及因此導致的宮外孕。所以,實施剖宮產手術的新媽媽一定要注意自我保健,這樣才能更快地恢複,也利於更好地照顧寶寶。
◆少用止痛藥物
剖宮術後,麻醉藥作用逐漸消退,下腹部傷口痛覺開始恢複,一般術後數小時傷口開始劇烈疼痛。此時,為了讓新媽媽能很好地休息,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天夜裏會給新媽媽用些止痛藥物。此後新媽媽應盡量不要再用止痛藥物,因為它會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對腸蠕動功能的恢複不利,所以新媽媽需對疼痛做些忍耐。
◆術後多翻身
由於手術對腸道的刺激及受麻醉藥的影響,剖宮產手術後新媽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易發生腹脹。多做翻身動作會使麻痹的腸肌的蠕動功能恢複得更快,腸道內的氣體就能盡早排出從而解除腹脹。
◆宜取半臥位
因為剖宮術的新媽媽不能與正常陰道分娩的新媽媽一樣,即在產後6~8小時就可下床活動,因此惡露不易排出。如果采取半臥位,同時配合多翻身,就會促使惡露排出,防止發生惡露淤積子宮腔內而引起感染,影響子宮恢複。
◆產後盡力排尿
剖宮產前給新媽媽放置的導尿管,一般在術後24~48小時,待膀胱肌肉恢複收縮排尿功能後拔掉。拔管後,隻要一有尿意新媽媽就要努力去自解,否則容易引起尿路細菌感染。
◆下床走動
手術後的當天和第二天,醫生會鼓勵新媽媽下床活動。隻要體力允許,新媽媽應盡早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促進腸蠕動和子宮腹複原,還可避免術後腸粘連和血栓性靜脈炎的形成。第一次下床時,護士或家人應在旁幫助。下床之前,新媽媽還應該活動一下雙腳,讓血液在雙腿中流動,轉動一下踝部,伸伸腿。然後就可以在護士或家人的幫助下,下地走一小會兒了。下床走動有助於新媽媽的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也會降低形成血栓的機會。
此外,走路有利於排氣,因此新媽媽應該克服疼痛,試著走動。開始的時候,疼痛感肯定是有的,不過,不要放棄,試著多走幾步,哪怕隻是一點點挪動,都是有益無害的。
◆密切觀察惡露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產後都應密切觀察惡露,以避免產後出血。剖宮產時,子宮出血量較多,更應注意陰道的出血量,如發現陰道有大量出血或衛生棉墊兩小時內就已濕透,且超過月經量很多時,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傷口護理
產後第二天,為手術傷口換敷料時,需要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新媽媽如有不適感,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以便查找原因。術後若新媽媽的體溫高,而且傷口痛,更要及時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每天兩次。
◆飲食照料
術後第二天可以吃清淡流質食物,如蛋湯、米湯,切忌飲用牛奶、豆漿、蔗糖等脹氣食品。等腸道氣體排空後,則可進食半流質食物,如稀粥、湯麵、餛飩等。
◆防止發燒
產後要經常量體溫,因為停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低熱的現象,這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現,如果體溫超過37.4℃,別著急出院,應在回家一周後,仍要堅持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旦發現低熱就要及時處理,不要等到高熱了再去急診就醫,這樣容易導致慢性輸卵管炎,造成繼發不孕症或宮外孕。
◆注意排尿
由於留置的輸尿管一般術後第二天補液結束後就拔掉了,在拔掉後3~4個小時內新媽媽就應該及時排尿,如果臥床排不出尿,就要起床去廁所,如果還是不行,要請醫生處理,直至排尿暢通為止。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剖宮產手術後的新媽媽往往因為傷口疼痛降低了哺乳意願,其實隻要在術後側身喂奶就可減少傷口因動作牽拉而產生的疼痛與不適。對於剖宮產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下奶晚問題,要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可以采取盡早讓嬰兒吸吮乳頭或用毛巾熱敷乳房等方法促進乳汁的分泌。若想吃催奶食物,可以在術後麻醉禁食期過後的幾個小時用。同時,在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減輕手術疼痛的情況下,早點開始哺乳也是一種精神轉移法,對孩子的關注和感受新生命的喜悅會減輕新媽媽的疼痛感,孩子開始吸吮媽媽的乳頭時,新媽媽會產生欣慰感。
新媽媽如何預防產後感染
產後感染是由於病菌侵入生殖器官從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是新媽媽產後比較容易患的疾病,也是引起新媽媽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新媽媽來說,由於感染的部位不同,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一般主要有以下幾種:
◆會陰裂傷及縫線傷口的感染
表現為傷口紅腫、縫線針頭處化膿,病人會感覺到會陰傷處又痛又熱,小便困難,此時病人會有發冷或發熱的情形產生,不過體溫很少會超過38.5℃以上。一般隻要及時治療,燒熱很快就會消退。
◆子宮內膜感染
感覺到下腹疼痛、白帶增多,而且多為膿性,有臭味,還有血水狀惡露,同時伴隨發熱,高達38℃以上,這些一般是子宮內膜炎的症狀,這是因為細菌從會陰上行感染、侵犯到內膜(原胎盤附著處)與子宮肌內層從而導致的症狀。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炎症一旦繼續擴散,入侵到子宮肌層或子宮周圍組織,病人會感到下腹劇痛,全身不適,體溫可達到40℃,還會打寒戰。倘若此時再不控製病情,就會波及腹腔,引起彌散性腹膜炎,除了以上症狀外,腹痛將進一步加劇,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神智不清等症狀,嚴重時病人會因為敗血症、毒血症而死亡。
◆乳腺炎症
在產後24~72小時,很多新媽媽會感覺到乳房脹痛難忍。這是由於乳房因泌乳激素的刺激,其靜脈與淋巴腺充血、腫脹,從而導致脹奶、發熱,但是很少會有燒到38℃以上或持續超過24小時的情況;如果新媽媽不想喂食母乳,可以對乳房進行冰敷,外加適量止痛劑,就可以減輕症狀,但是不要按摩、刺激乳房,以免刺激乳腺分泌更多乳汁。倘若想喂食母乳,可以熱敷外加適當按摩,促使順利排奶。而部分新媽媽,在產後十天左右還會有單側乳房紅腫、脹痛,並伴有持續性高熱,這很可能是得了乳腺炎。究其原因,多半是因為乳頭或乳房有小傷口,以致被寶寶口腔、咽喉內的細菌感染發炎所致。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乳腺膿腫,此時就不單是廣效性抗生素可以控製的,而必須施行放射狀切開引流。新媽媽要注意經常使用毛巾熱敷乳房。
◆泌尿係統炎症
泌尿道發炎、腎盂腎炎一般多發生在產後,這是由於膀胱被胎頭壓迫以致其敏感度降低。有些新媽媽產後常會因為傷口疼痛而憋尿,這樣就會增加泌尿道與腎髒發炎的機率。症狀除了一般表現為小便疼痛、尿頻或是血尿外,更嚴重的會蔓延到腎髒,引發發熱與下背肋脊處嚴重疼痛等情況出現。
要防止產後感染,需要注意預防。在懷孕期間就要注意清潔衛生,積極治療所有的感染病症,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以及產後42天內,要禁止同房,而且不要洗盆浴。分娩時,如果發生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產道受損、產後出血等問題,應盡量進行抗感染治療,新媽媽在分娩的時候,要盡量多吃東西,多喝水,多休息,這樣可以保存體力,有效增強抵抗力。產後及早下床活動,盡早排尿排便,以免膀胱內尿液瀦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還要注意會陰的清潔衛生,勤換惡露墊。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一旦發生了產後感染,新媽媽一定要注意及時徹底地進行治療,防止炎症的擴大和蔓延。如果新媽媽產後出現體溫升高,就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普通感冒來對待,必須去醫院及時檢查治療。此外,還要加強營養,補充熱能,有貧血症的新媽媽要盡快補血。平時要采取半臥的姿勢躺著,這樣有利於惡露的排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感染治療,結合中藥清洗。
如何處理惡露
胎兒娩出後,在一定時期內新媽媽的陰道仍會有血樣分泌物流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惡露。惡露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分娩後,胎盤從子宮剝離後所造成的創麵,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愈合,因此在產褥期內,會有一些血液從創麵流出,包括從宮腔排除的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黏液及產道細菌等。惡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同時期的惡露包含不同的物質,一般正常新媽媽的惡露會隨著不同時期的發展發生不同的變化。
◆血性惡露
一般在產後3~4天發生,之所以稱之為血性惡露,是因為其以血液為主,也含有脫膜組織和黏液,呈鮮紅色,量較多,一般與平時月經相似,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
◆漿性惡露
產後4~7天後,排出的是漿液性惡露,其中以宮頸黏液為主,含有少量血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呈淡紅色。
◆白色惡露
產後1~2周後排出的為白色惡露,其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脫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呈白色或淡黃色,狀如白帶,但是比平時的白帶量多。
惡露是反映子宮恢複好壞的一個標誌,正常情況下的惡露帶有血腥味,但是並不臭,量一般不會超過月經量,有光澤,不發暗,不汙穢,大約半個月到20天左右就能排泄幹淨。采用母乳喂養,有利於惡露的排出,這是因為孩子吸吮的時候,能夠引起反射性的子宮收縮,有利於子宮腔內惡露的排出。
如果惡露較多,且排出時間達一個月以上,那麼就要檢查一下胎盤剝離的地方是否有部分胎盤或胎膜殘留,如果有就會影響子宮的複原,延長排出惡露的時間,還可能發生大出血。如果惡露的量過多,顏色發暗,發臭,排出的是膜樣或血樣的組織,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同時伴隨下腹疼痛、發燒等症狀,則可能是子宮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則顯示子宮可能恢複不良。總之一旦出現不正常的現象,就要趕緊找醫生診治,及早處理。
◆平時應如何處理惡露?
新媽媽可用消毒棉處理惡露。消毒棉可以自己製作:先將脫脂棉剪成5厘米大小,經過煮沸消毒後浸泡在2%的硼酸水或來蘇液中,或者浸泡在稀釋1000倍的消毒皂液中,之後將消毒過的脫脂棉裝入帶蓋的容器中,隨用隨取即可。脫脂棉煮沸的時間隻需要5分鍾。更換脫脂棉時應在排尿排便之後,更換前要洗手,擦拭的時候要由外陰部向肛門方向擦拭,以防將肛門處的細菌帶入外陰部的傷口中,引起感染。此外,消毒棉最好一次性使用,處理幹淨後要立即墊上新的衛生巾或脫脂棉,再係上丁字帶。墊脫脂棉的時候,要把紗布墊在上麵,否則棉絮就會粘在外陰上。
對於那些因感染風寒、飲食生冷引起惡露減少、下腹疼痛的新媽媽來說,可以采用按摩法,即新媽媽取半坐臥的姿勢,兩手心從胸口到臍部進行撫摩,在臍部輕輕地旋轉按揉片刻,然後從臍向下按摩到恥骨聯合上緣,再按揉數遍,反複十幾次,每天做2~3遍。也可以在艾葉、陳皮、柚子皮、生薑、小茴香、花椒、蔥、紅花等中,任選2~3味,炒熱或蒸熱,然後用紗布包紮,敷在痛處。此外多吃鯉魚也有利於緩解症狀。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產後的3~7天內,惡露最多,如果選擇仰臥,不但會出現子宮移位,而且會導致腰疼、白帶增多,惡露也不容易排出。因此,這個時候最好采取側臥睡姿。新媽媽要注意外陰的清潔,勤換衛生巾或脫脂棉,內褲也要勤洗勤換。產後多喝點紅糖水或益母草膏,可以活血化瘀,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產後穿衣應注意什麼
剛生完孩子,新媽媽的體形尚未恢複,而且由於哺乳的需要,每天要和寶寶接觸,為使寶寶嬌嫩的皮膚不受不良或不幹淨布料的刺激,有些衣服就不太適合新媽媽穿。那麼產後新媽媽穿衣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以布料柔軟、寬大舒適為宜
新媽媽最好穿棉製衣服,這樣不但柔軟、透氣,而且吸汗性強。此外,衣服最好以寬大舒適為宜。有些新媽媽為了產後塑身,喜歡穿特別緊的衣服,其實是不對的,過緊的衣服容易導致新媽媽出現乳痛等問題,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不適。當然,腹部可以適當用布裹緊,以防腹壁鬆弛下垂,也有利於子宮複原。
◆厚薄適中、不冷不熱
月子期間需要保暖,但是如果“捂”得太多,也不好,尤其是在夏天容易中暑,“捂”得太多很容易落下病根。夏天在屋子裏,可以穿長衣褲和襪子。如果天氣好去外麵曬太陽,可以選擇半袖衫,但要做好防曬。冬天,如果屋子沒有穿堂風,就不要戴帽子或包裹頭部,外出時,可適當係上圍巾,但不要包得太緊;如果想外出曬太陽,最好帶上頭巾,以防著涼。
◆勤洗勤換
清洗內衣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漂白劑、洗衣粉和洗衣液等含某種化學品的洗滌劑,應用除菌消毒的香皂。在洗淨後,完全衝幹淨後再把內衣在清水中泡一會兒。新買的內衣一定要經過此過程浸泡1小時以上。洗淨晾幹後的內衣應單獨存放,不要和其他衣服混合在一起。穿著之前,最好用力抖去附著在內衣表麵的遊離纖維,以免刺激乳頭,造成乳腺管阻塞。
新媽媽換下來的衣物最好能盡快清洗,洗淨後最好放在太陽下暴曬消毒。洗衣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些專用的洗衣消毒水或是利用陽光的照射給衣物消毒。可以多準備一些內衣褲和貼身衣物,內衣褲一定要選擇質地柔軟、品質好的,尤其是胸衣,必須選擇全棉透氣好的布料,以免堵塞乳腺管,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為防止感染,應避免選用化纖類內衣。
由於產後需要哺乳,新媽媽在選擇內衣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新媽媽挑選哺乳內衣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選擇大小合適的胸罩
罩杯要選擇能把整個乳房都托住的全罩杯的,因為這樣可以給乳房有力的支撐,避免哺乳後的乳房下垂。
◆前麵開扣
新媽媽一定要選擇前麵可開扣的內衣,或是罩杯可以打開的,這樣在給嬰兒哺乳時就不用來回地穿脫,既方便又幹淨簡潔。
◆麵料要求
內衣的麵料一定要選用純棉針織的,這樣的麵料不會太硬,可以避免硌著乳房。此外,應盡量不要選擇染色的材料,這樣對皮膚無害,也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影響。
◆肩帶寬
選擇內衣時,也要留心一下肩帶的問題。選用的肩帶方向要是上下垂直的,最好能寬一些,這樣即使是比較豐滿的乳房也不會讓媽媽感到肩部疼痛。
◆不同體型,選擇不同衣著
體型高而瘦的新媽媽,產後一般對身材沒什麼影響,適合各種各樣的衣服。所以選擇衣服的時候,不妨注重一下新鮮感,可以穿大型花紋、款式新奇的服裝。別總是穿太古板的衣服,以免給人感覺暮氣沉沉。
而對於那些矮小又比較豐滿的新媽媽來說,隻要在變胖的某個部位貼身合適,而其他部位以寬鬆為主,如此就可以將整個身材襯托得比較勻稱。可以穿短裙、色彩明麗的運動衫或是細小花格的時尚裝,如果在領口處加點小飾件,或者加個漂亮的、風格俏麗的圍巾,就會顯得更加清爽而有活力。
對於嬌小玲瓏的新媽媽來說,一般產後身材變化也不大,如果穿深色的衣服,會顯得更加瘦小,所以最好選擇單色或有細小花紋、質地柔軟的衣服。上身可以采用鑲邊,裙子可以選擇寬鬆打褶的,這樣可以讓身材更加豐滿。其他配飾,應盡量選擇可愛型的。
對於那些高而粗壯的新媽媽來說,一般腰部會顯得比較粗大,這時候,最好選擇長裙,以遮掩略胖的體形。或者選擇運動款的服裝,色澤方麵可以選擇深色鮮豔的,配飾也可以采用較大款式的更為合適。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新媽媽的著裝不要追求新奇時尚,而應以保健、舒適、大方為主。天氣不好時,衣物應盡量用熨鬥熨幹,以防止衣服在潮濕的環境中滋生細菌。睡覺時,新媽媽也最好穿著襪子,以免夜間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