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新生兒護理(3 / 3)

時間:最好在喂完奶半小時至一小時後進行。也可以選擇洗完澡後進行,不能在寶寶太餓、太飽或煩躁的時候進行。

開始按摩之前,要洗淨雙手,並在手心倒入少量的潤滑油,輕輕地在寶寶的皮膚上擦拭。

頭部:先用兩手拇指從前額中央向兩側推,然後用兩手拇指從下頜中央向兩側以上滑動,讓上下頜形成微笑狀;之後兩手從前額發際撫向腦後,最後兩中指停在耳後,像梳頭那樣的動作。

腹部:雙手在胸部兩側從中線開始弧形按摩腹部,兩手依次從寶寶的右下腹向上,再向左到左下腹移動,呈順時針方向畫圓。

四肢:雙手抓住寶寶的一側胳膊,交替從上臂至手腕輕輕擠捏,再從上到下搓滾。對側手臂做法相同。

手和足:用兩拇指交替從寶寶的掌心向手指方向推進,足部按摩是從腳跟向腳趾方向推進,並捏搓每根手指和足趾。

背部:以脊椎為中線,雙手與脊椎成直角,往相反方向移動雙手。從背部上端開始移向臀部,再回到上端。用食指和中指從尾骨部位沿脊椎向上按摩,到頸椎部位。

對於早產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感染。當媽媽想和寶寶親密接觸時,一定要洗淨雙手,而且手要暖和,不要隨意親吻觸摸寶寶。早產兒的所有用具都要消毒,保持清潔。如果媽媽感冒了,就要戴上口罩,並減少接觸的機會。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懷孕34~36周出生的早產兒屬於近足月的早產寶寶,這些寶寶的存活率幾乎和足月寶寶一樣。近足月的早產寶寶體重通常在2~2.7千克,看起來仍然要比足月寶寶瘦。這些寶寶出現新生兒健康問題,如呼吸問題、喂養問題、體溫調節困難和黃疸等的風險還是比足月寶寶高。不過,這些問題通常都是輕度的,大多數寶寶很快就能康複。這些寶寶大多數都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粉喂養,不過,也有一些在短期內可能還需要用鼻胃管喂養,特別是那些有輕度呼吸困難的寶寶。

如何預防新生寶寶感染

剛剛從媽媽的子宮來到人世,寶寶就要麵對一個全新而陌生的世界。這時候,寶寶的免疫機能還不健全,抵抗力較低,所以,很容易感染細菌。新生寶寶的皮膚、粘膜、臍帶殘端、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可以成為細菌侵入的通道。一旦擴散蔓延,很容易引起敗血症,從而導致嚴重後果。那麼新生兒最容易得的感染都有哪些呢?

◆新生兒臍炎

臍炎主要是因為斷臍時或出生後處理不當,臍帶殘端被細菌入侵、繁殖從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臍炎可能會引起敗血症或膿毒血症,甚至引起腹膜炎。因此,一旦發現寶寶有臍炎的症狀,千萬不能大意,要及時讓醫生診治。輕度臍炎在臍輪與臍周皮膚處有輕度紅腫,還會有少量漿液膿性分泌物,此時可以用3%雙氧水清洗或塗2%碘酒消毒臍窩,然後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傷皮膚,每日2~3次;比較嚴重的臍炎,臍周腹壁會有明顯紅腫發硬,膿性分泌物較多,常有臭味,還會有發熱或嗜睡、拒奶、嘔吐等症狀,此時應去醫院及時診治,必要時加用全身抗生素。

◆新生兒敗血症

若新生兒出現發燒、體溫過低、活動力變差及食欲不佳,還伴有呼吸困難、發紺、黃疸、嗜睡、哭鬧不安、腹瀉、腹脹、嘔吐、呼吸暫停以及抽搐等症狀,媽媽就要趕緊去醫院,請醫生詳細檢查並治療。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由於敗血症引起的,治療時必須使用全身抗生素。

◆新生兒肺炎

若新生兒整體狀況不好,出現反應慢、哭聲無力、拒奶、嗆奶及口吐白沫等症狀,有的嬰兒會有發熱、鼻根及鼻尖部發白、鼻翼扇動、呼吸淺快且不規則等情況時,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患了肺炎。新生兒肺炎的病情變化快,容易發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從而危及生命。一般來說,肺炎分為吸入性肺炎(因吸入羊水、胎糞、乳汁引起的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因宮內感染和出生後感染而引起的肺炎)。此時需要住院治療,包括拍背吸痰、吸氧、使用全身抗生素和其他方式支持治療。

◆新生兒鵝口瘡

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在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點狀或片狀膜,很像奶凝塊,這就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鵝口瘡,多數是由於奶頭、手指及皮膚感染,尤其是橡皮奶頭汙染所致。可以用紗布蘸茶水輕輕揩去白膜,塗以1:100000黴菌素甘油或1%龍膽紫溶液,效果較好。口腔粘膜千萬不可挑破,以免細菌侵入,造成局部化膿,引起敗血症。母親喂乳前,要洗淨奶頭,人工喂養的寶寶,奶瓶、奶嘴要煮沸消毒。

要預防新生兒感染,除了要做好清潔工作,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盡早進行母乳喂養

由於母乳中的初乳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以保護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體侵害,寶寶攝入後能夠提高免疫能力。

★防止胎內感染

如果新媽媽患有感染或者經曆難產,新生兒被感染的機率很高,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提前采用抗生素預防。

★防止接觸感染

新生兒免疫力低下,所以,媽媽在麵對新生兒時,不宜咳嗽、談笑,或者靠得太近,避免把病菌傳染給寶寶。盡量減少親朋好友的探望,更要禁止患感冒的人靠近寶寶。接觸新生兒前或換尿布後,必須用肥皂及清水洗手。在接觸自己的鼻孔、口腔或麵部後不要直接用手去摸新生兒,因這些部位都有細菌,這樣做會把病菌傳染給寶寶。

★保持環境清潔

新生兒所在的房間,必須有充足的陽光,通風好,幹淨舒適。在給寶寶清理房間的時候,要先灑水再拖地,不要弄得塵土飛揚。

★寶寶用具要消毒

寶寶平時用的奶瓶、奶嘴及裝奶的用具要每日消毒,使用後用開水清洗,奶嘴不要用手抓摸,吃剩的奶最好不要再給新生兒吃。可以多準備幾個奶瓶備用,一次性使用完之後,再統一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不要在產院裏串門。如果回到家,也不要讓孩子接觸被感染的人。

★接種疫苗

新生兒期應接種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如果有流行性病毒,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打疫苗預防。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為了防止感染,新媽媽應盡量不要去親吻寶寶的麵部;如果媽媽感冒了,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戴著口罩進行。給新生兒換尿布、穿衣服、洗澡時,應注意房間的溫度,避免寶寶受涼。此外,到了該打疫苗的時間就要按時去打。氣候變化的時候不要隨意到人多的地方去。

新生寶寶什麼時候不能打卡介苗

一般來講,足月健康的新生兒出生後要打的第一針就是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種減去毒性和致病性的牛型結核杆菌,主要功能是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預防結核病。不過,隨著寶寶的長大,接種的細菌在體內逐漸減少,免疫力也會逐漸降低,因此每隔6年應重複接種一次,以保證寶寶體內有足夠的免疫功能。那麼什麼情況下新生兒不宜接種卡介苗呢?

◆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新生兒

經過健康檢查,隻要是患有免疫缺陷病,或者因惡性疾病導致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兒,都不宜接種卡介苗,否則不僅達不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反而可能會引起與疫苗有關的疾病。因此懷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兒是不能打任何預防針的。

◆使用皮質激素及有發熱、黃疸和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使用皮質激素者也不宜接種卡介苗。如果發現新生兒伴有發熱,體溫超過37.5℃,或者有嘔吐及顯著消化不良等症狀時,也不宜接種卡介苗。患有濕疹、膿皰疹、流感等疾病的新生兒暫時不能接種卡介苗,應待病情治愈後再接種。出生後有黃疸的新生兒,也要等到黃疸痊愈後再接種。因難產導致有創傷,例如出現顱內出血等情況的寶寶,也不宜馬上接種卡介苗。對於那些患有先天性腦脊膜膨出、先天性心髒病、先天性腦積水等較重的先天性畸形新生兒,也必須延遲接種卡介苗。而早產兒因為身體狀況的因素,如果家中沒有什麼傳染源的話,可以考慮在出生六個月後再接種卡介苗。

正常情況下,嬰兒一出生,醫院就會提供接種,但是如果暫時沒有接種,也可以在滿月後去附近的衛生所接種。

◆比較嚴重的患病兒

病情比較嚴重的患病兒,也不宜打卡介苗,以免加重病情。如患各種急性傳染病或病愈後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患各種器質性疾病如心髒病、腎炎、肝炎、活動性結核病等,患有全身皮膚病或接種部位皮膚病,患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或患有癲癇等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的新生兒,暫時不能進行預防接種,隻能等病愈後再補種。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寶寶打完卡介苗之後,最好有人去撫慰寶寶,將寶寶抱起,或者用溫柔的語言和寶寶說話,這樣,可以減少寶寶的恐懼和不適。最好是母嬰同室,讓媽媽和寶寶二十四小時都在一起。這樣,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輕輕地和寶寶說說話,及時滿足寶寶的要求,這樣寶寶就會很快安靜下來。而媽媽經常看到小寶寶,也會身心愉悅,全身放鬆,從而促進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