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於難產兒,一般要采取什麼樣的護理措施呢?
首先要保持室溫恒定,一般要保持在22~28℃,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然後將需要特殊護理的患兒放入恒溫箱內,並對寶寶體溫進行密切觀察。如果高於37.5℃或低於36℃,要每四個小時測一次體溫,以便監護。
這時候,先不要給寶寶喂奶,可以先喂一點糖水,或者用靜脈點滴的方式補給營養。同時,每天都要測量體重,以便觀察。另外,還要觀察寶寶的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寶寶出現嘔吐的現象,要讓寶寶側臥,頭部和肩部要稍稍墊高。如果還有腹脹的現象,可以用肛管排氣。假如孩子嘔吐得厲害,或者哭聲無力,醫生要及時采取措施。
之後,要觀察寶寶頭皮是否有損傷,如果有頭顱血腫,要看看有沒有增大。胎頭水腫的寶寶一般不需要處理,過兩三天水腫就會自行消退。但是如果頭皮出現水泡或破損,可用1%龍膽紫塗抹,頭顱血腫早期可冷敷,不可搓揉或壓迫,以免感染。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一般來說,難產兒會放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中給予特別的照顧。給寶寶喂奶或喂水的時候,要注意少量多次,因為寶寶的胃容量小,加上消化功能可能不是很好,因此,不能一次性喂太多。寶寶出了院,接回家中,也一定要讓嬰兒房內的溫度和濕度與醫院保持一致,同時要進行全麵的消毒。有感冒的家人不要接觸新生兒,因為難產兒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很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
分娩後新生寶寶不哭是怎麼回事
每個正常的寶寶都是伴隨著啼哭聲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啼哭,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次呼吸,表示呼吸道已經通常,呼吸係統已經開始正常工作,能夠為生理需求提供氧氣,降低了肺循環的阻力。
一般來說,助產士會清理新生寶寶的呼吸道,用吸痰管清除口腔和鼻腔內的黏液和羊水,當確定已經把所有呼吸道的黏液和羊水清理幹淨後,會輕拍寶寶足底,如果寶寶還是沒有大聲啼哭,可以立即采用一些別的辦法來處理:用手拍打寶寶背部,或者用手指彈擊寶寶雙側腳,還可輕輕按壓寶寶人中穴。要是新生寶寶還沒有啼哭,並且伴有麵色蒼白、肌張力差等情況,就說明新生寶寶有缺氧的情況。
經過阿氏評分便可判斷新生寶寶缺氧的程度,4~7分就需要清理呼吸道,或進行人工呼吸、吸氧、靜脈推注小蘇打、葡萄糖酸鈣等措施,來消除新生寶寶的輕度窒息症狀;0~3分表示重度窒息,要立即采取氣管插管給藥等緊急搶救措施。人工呼吸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紗布蓋在新生兒口上,一手托起寶寶後頸部,另一手輕壓寶寶上腹部,對準嬰兒口部吹氣,胸部隆起時將口移開。每分鍾4~16次,直到呼吸恢複為止。吹氣不可過猛,防止發生肺泡破裂,吹氣的同時壓迫上腹部,防止空氣吹入胃內;另外一種是提起嬰兒兩手,向兩側外上方伸直外展,相當於吸氣。然後將兩上肢在胸前交叉,相當於呼氣,有節律地進行,保持每分鍾16次左右的頻率,直到出現呼吸、皮膚轉紅為止。在搶救過程中要注意保暖,讓寶寶腹部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
此外,不哭不鬧的寶寶,還要判斷一下大腦發育是否正常。正常新生寶寶,如果去摸他的鼻梁,寶寶會緊閉雙眼;突然發出響聲,寶寶會有驚嚇反射,比如伸長脖子、向後甩頭、四肢先伸出後緊縮回來;把寶寶的手臂拉直,他會微微彎曲;碰到他的腳板,他的膝和腿也會呈現彎曲狀。如果都沒有反應,就要及時檢查寶寶,看有沒有其他問題。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寶寶不哭不鬧需要引起關注,而寶寶哭聲異常同樣需要引起關注。由於新生的寶寶處於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生病後症狀不是特別明顯,也不容易發現。而且,寶寶生病後和成人的表現也有所不同,並且病情發展迅速,短期內即可惡化,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很可能引起不良後果。如果碰觸寶寶某個部位,寶寶突然大哭起來,就一定要仔細地為寶寶脫衣檢查,看看全身是否有異常,衣服或包被上是否有異物。總之,寶寶哭聲異常的時候要及時查找原因。
延遲剪臍帶,新生寶寶獲益多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中賴以生存的運輸營養素的通道,就是臍帶。臍帶呈細長條狀,長約10~15厘米,內有兩個動脈管和一個靜脈管,是連接寶寶和胎盤的管狀結構,也是連接胎兒和媽媽的一個器官。
臍帶通常在分娩後30秒至1分鍾後被夾住並剪斷,幾乎所有醫院都是這麼進行的。但是,這很有可能阻礙有價值的臍帶血轉移至嬰兒體內。孕期,胎兒臍帶與母體血脈相連,用來吸取所需養分,臍帶血有益於胎兒。在分娩過程中,胎盤與臍帶開始收縮,並將血液輸送至新生兒體中,一旦血液達到平衡,臍帶會停止脈動,血液停止流動。
如果在胎兒出世兩分鍾後才剪臍帶,能將嬰兒的缺鐵性貧血風險降低一半,貧血血液鐵質偏低的風險也會減少三分之一,降低因鐵質不足影響嬰兒腦部發育的風險,極大地促進了嬰兒的健康;此外,延遲剪下嬰兒臍帶,可讓嬰兒從母親身上得到更多重要的幹細胞與營養物。
然而,若是太快夾住臍帶,可能會阻礙有價值的臍帶血轉移至嬰兒體內。根據研究表明,出生10秒內即剪下臍帶的嬰兒,易患上與鐵質缺乏有關的貧血病。貧血是一種缺少紅血球而造成的常見血液疾病。
臍帶血也可以保存起來備用,臍帶血曾經被成功地用來治療兒童的白血病、血液病等。如果決定儲存臍帶血,可以提前向醫生提出。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寶寶的臍帶脫落後臍根部有時候會受到異物刺激或感染,從而在局部形成較小的肉芽組織。這種組織直徑是0.2~0.5厘米,表麵濕潤,還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一般使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都可以將其治愈。如果由於過敏的因素引起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導致出現糜爛、滲出及脫屑等症狀,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然後塗上氧化鋅油等。
寶寶出生一小時內就得抱
在寶寶出生一個小時內,新媽媽要把寶寶抱在懷裏,和孩子進行親密接觸,這樣做可以減少寶寶的應激反應,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促進其消化吸收功能,增進親子交流,讓寶寶減少哭鬧、增加睡眠,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據說寶寶出生後,經常被擁抱,性格會比較好。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視覺、聽覺還沒發育完善,但是味覺、嗅覺已十分靈敏,寶寶會根據嗅覺來判斷事物,經常擁抱,寶寶就會慢慢地熟悉擁抱者的味道,與擁抱者形成一種默契。擁抱除了增加親密度,還會讓寶寶看到更多變化的環境,刺激大腦的發育。而且,在寶寶打針或抽血化驗的時候,擁抱是他最好的止疼劑。
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後,助產士就會及時作出一些常規的處理,之後,一般會把孩子交給新媽媽。而國外有些醫院,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把孩子放在靠近媽媽心髒的地方。這是因為,孩子剛剛離開熟悉的子宮,又經曆了艱難的分娩過程,對外界環境的不適應和各種刺激,會讓寶寶感到害怕,而在媽媽的懷裏,聽著熟悉的心跳聲,能夠減輕寶寶的不適,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在寶寶出生一個小時內,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擁抱和愛撫,是母子建立終生依戀關係的第一步。
但是,因生產而筋疲力盡的媽媽,不能長時間擁抱寶寶,那麼,抱寶寶的任務就落在爸爸或者其他親屬的身上了。這樣,準爸爸或其他親屬就必須學習一下如何抱寶寶了。首先,雙手要洗幹淨,保持清潔。由於寶寶的皮膚很嫩,免疫力也較低,要避免寶寶感染細菌。其次,身上不能有尖銳的東西,例如衣服拉鏈或者其他的首飾等。再次,在抱寶寶的時候,要注意托住寶寶的頸部和頭部,避免因寶寶的頭部太重,頸部無力托起腦袋而導致下垂。最後,還要注意,把寶寶送到媽媽身邊吃奶的時候,要保證正確的姿勢。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新生兒的抱法大都采用手托法和腕托法兩種:手托法是用左手托住嬰兒的背、脖子和頭,用右手托住孩子的屁股和腰部;腕托法是輕輕地將嬰兒的頭放在左臂彎中,左小臂護住嬰兒的頭部,左腕和左手護背部和腰部,右小臂護嬰兒的腿部,右手護嬰兒的屁股和腰部。
該不該和早產的寶寶親密接觸
胎齡未滿37周(小於260天)、出生時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厘米以下的新生兒叫早產兒。由於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產婦的年齡也越來越大,所以早產兒也變得十分常見,大約占新生兒的5%~10%。一般來說,早產兒會被送進新生兒培養箱內進行特別護理,等到體重超過2.5千克後才可出院。
那麼家人到底該不該和早產的寶寶
進行親密接觸呢?經過研究證明,讓爸爸媽媽盡早把早產寶寶抱在胸前,通過親密接觸,可以使早產兒更快地像足月兒一樣生長發育。
對早產兒進行撫摸,給早產兒更多的愛,促進早產兒的食欲,使他攝入的奶量增多,有助於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和神經係統的完善。具體操作如下所示。
環境:安靜、潔淨的房間,室溫應該保持在28~30℃。如果在暖箱中進行,冬季可以保持在30~32℃,夏季則保持在28~30℃。房間內可以播放柔和的音樂,營造一個輕鬆舒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