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要做身體監測和檢查
寶寶終於脫離母體,來到了媽媽身邊。從分娩的一刻到寶寶出生後28天,醫學上稱這段時期為新生兒期,這是孩子離開母體生活的第一階段,為了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新生兒的各個器官的功能都需要進一步完善,為獨立生存作出重大的調整,所以為了照顧對外界適應能力差、抗病弱的新生兒,保健護理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候,務必對新生兒的身體做監測和檢查,以便及時診斷異常的情況,及早處理,確保新生兒的健康。
◆阿氏評分
剛出生的時候會對新生兒有一個評分係統,叫阿氏評分,這是檢查寶寶出生時是否窒息及窒息嚴重程度的標準評估方法,一般在寶寶出生後立刻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按時間分別評估:出生後1分鍾、5分鍾和10分鍾。
1.皮膚顏色。全身皮膚紅潤為2分;手腳末梢呈青紫色,軀幹紅為1分;全身呈青紫色為0分。
2.心率。心跳有力、每分鍾超過100次為2分;心跳微弱、每分鍾小於100次為1分;聽不到心音為0分。
3.刺激後反應。刺激後會哭,且反應靈敏為2分;刺激後表現出痛苦表情為1分;刺激無反應為0分。
4.肌張力。如果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為2分;如果隻有手腳略微彎曲、肌張力低下為1分;如果嬰兒鬆軟為0分。
5.呼吸。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2分;呼吸微弱、不規則、哭聲低為1分;沒有呼吸為0分。
通常來說,阿氏評分在8~10分為無窒息;評分在4~7分的新生兒為輕度窒息,輕度窒息的新生兒一般經過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措施後會很快好轉;評分在3分及以下的新生兒為重度窒息。
◆寶寶的第一次身體檢查
新生兒出生進食48小時後,還要進行一次檢查。一般是在腳跟采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幹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此次檢查可檢驗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凡是胎齡滿37~42周、出生後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身高在45厘米以上、無任何畸形或疾病的活產嬰兒,均為足月新生兒。而出生時體重低於2500克的,是低體重兒,需要特別護理。一般來說,足月的健康新生兒有以下一些特征。
頭部:正常新生兒的頭部較大,頭發多少不一定。如果新媽媽發現寶寶的頭部形狀比較奇怪,那通常是因分娩過程中受到產道擠壓所致,隨著寶寶的成長,隻要過一兩周,頭部形狀就會變得正常。在頭頂部有一塊軟的區域,即囟門,該處的顱骨組織尚未連接在一起,一般在寶寶一歲以內可以閉合。
眼睛:新生兒的兩個眼球是黑褐色的,眼瞼可能有些浮腫,過些天會自行消退。正常新生兒對強光有反應,受到強光刺激時,會立即閉上眼睛。
聽力:如果哪裏發生聲響,新生兒的眼睛會睜開或眨眼,這表示新生兒聽力正常。
四肢:此時新生兒的四肢往往是屈曲的姿勢,顏色可能略顯青紫,這是因為嬰兒的循環係統尚未充分發揮作用,等到正常呼吸後不久,青紫就會變成通紅色。指甲可能會較長,四肢的活動比較有力。
乳房:出生時,新生兒的兩側乳房都顯得有些腫脹,甚至會出現少量乳汁,幾天後,腫脹便可消退。
生殖器:新生兒出生時,生殖器都顯得較大,男嬰的陰囊大小不等,睾丸可能降至陰囊內,也可能停留在腹股溝處或摸不到,陰莖龜頭和包皮會有鬆弛的黏膜;女嬰的小陰唇相對較大,大陰唇發育較好,能遮住小陰唇,處女膜微有突出,可能會有少量分泌物流出。
這些檢查,基本可以發現新生兒有無先天異常、先天缺陷,如果一切正常,則說明新生兒很健康。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寶寶出生的時候,頭部約占了整個身長的四分之一,隨著寶寶長大,到了成年時,頭部將占身長八分之一。而由於寶寶剛剛經曆分娩,所以頭形、鼻子等方麵都不夠平整,這並沒有關係,過幾天自然就會恢複正常了。如果寶寶出生時沒有頭發,早晚也會長出來,新媽媽不用擔心。而寶寶的眼睛常常會浮腫或發紅,這種情況通常在出生48個小時後就會消失。此時寶寶控製眼球的運動也不夠協調,看起來有些斜視,但是不要著急,這也是正常的。
新生寶寶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恒溫箱
有一些新生兒出生後由於種種情況需要特殊的護理,這時候就需要將孩子放入恒溫箱中進行特殊的護理。那麼,新生兒出現什麼情況需要進恒溫箱呢?
◆呼吸窘迫或呼吸暫停的新生兒
皮膚:健康新生兒的皮膚細嫩有彈性,呈粉紅色,外麵覆蓋一層奶油樣的胎脂。在鼻尖、鼻翼及臉頰之間,常常會有黃白色小點,這都源於皮脂堆積。胎毛在出生的時候大部分都脫落了,但是在麵部、肩上、背上等地方仍會有少量胎毛。有些新生兒的皮膚上可能會有一些斑點和皮疹,過幾天會自動消失,還有一些新生兒身上會出現胎痣,例如紅色斑點、青斑等。
糞便和尿:新生兒第一次排出的糞便是墨綠色、黏稠狀的物質,幾乎沒有臭味,這是胎糞。一旦開始喂奶,糞便的顏色就會發生改變,兩三天後,就會變成棕黃色的乳兒糞便。很多新生兒第一天就開始排尿,有的在出生後第二天才開始排尿,如果兩天過去還沒有開始排尿,就要及時檢查以查清原因。
哭聲:正常新生兒的哭聲洪亮而有力。
神經反射能力:正常新生兒具有維持生存的神經反射力。如果用手指或衣物碰觸到嬰兒的臉部或嘴角,寶寶就會立即轉頭張口尋找,這也被稱之為“覓食反射”。如果把手指放進寶寶的嘴裏,寶寶就會開始吸吮動作,這被稱之為“吸吮反射”。
正常新生兒的呼吸每分鍾40次左右,不費力,即便有些快慢不均,幅度時深時淺,但是隻要沒有出現其他異常就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新生兒呼吸的時候很費勁,吸氣時胸廓的軟組織和上腹部凹陷,呼氣時發出哼哼的呻吟聲,呼吸時連帶鼻翼翕動,呼吸的速率明顯增快或減慢(每分鍾大於60次或小於30次),還伴隨皮膚青紫,嚴重的甚至呼吸停頓15秒以上,心跳減速,這種情況的新生兒一定要請醫生及時診治,並送進恒溫箱中進行特別監護。
◆早產兒及低體重兒
胎齡未滿37周出生的早產兒,通常都伴隨著低體重、生活能力低下、抵抗力差等問題,因此更需要精心嗬護。早產兒因為體重較輕,很難抵抗寒冷,容易引發“寒冷損傷綜合征”,常會出現少吃、少動、少哭、體重增長較少、體溫增高少,嚴重的常常伴隨皮膚硬腫的情況,容易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極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早保溫、早預防,避免新生兒死亡。
◆情況不太好的手術產兒
由於難產、過期妊娠等原因而采取手術取出的胎兒,若在手術的過程中受到傷害,或因嗆入羊水引起嚴重炎症,胎兒的狀況就需要及時監測,若發現情況不好,也要進恒溫箱,以免威脅寶寶生命。
◆畸形新生兒
一些畸形新生兒,更需要進行重點監護。特別是連體嬰兒、髒器不全的新生兒等,都必須在恒溫箱中觀察,以便更好地作出診治處理。
◆重病新生兒
出生後感染嚴重病症的新生兒,也要進入恒溫箱。例如當寶寶出現身體抽搐、臉色發青,或者哭鬧不止、極度煩躁,並伴隨其他嚴重病症時,也要將其送進恒溫箱進行特殊護理。
◆準備動手術的新生兒
若新生兒由於先天性心髒病、腦瘤等原因需要動手術,就必須事先在特殊護理的環境中進行觀察,然後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手術。對於寶寶來說,這是一個生死考驗的關頭,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有助於寶寶更好地迎接挑戰。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對於需要進恒溫箱的新生兒來說,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發現寶寶四肢冰涼,就要加蓋棉被,一定要將溫度維持在36~37℃之間。此外,隻要新生兒還能進食,盡量用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含有各種人體必需的元素,如蛋白質、脂肪酸、抗體等。如果新生兒無法主動吸吮,也可以用小勺喂食。
怎樣護理難產兒
難產兒是指經產鉗、胎頭吸引、內倒轉、臀位牽引、剖宮產等助產術分娩的新生兒。由於寶寶不能及時娩出,則可能由於臍帶受壓、供血不足而導致寶寶缺氧、窒息,使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甚至發生死亡;在分娩的過程中進行的拉扯等外力還會造成臂叢神經損傷,嚴重的損傷會給寶寶留下終身殘疾;加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娩出的難產兒適應能力差,抵抗力弱,易發生多種並發症,從而導致腦細胞受損,影響智力,甚至發生死亡;因此,一旦發生難產,一定要縮短寶寶的娩出時間,避免其受到更大的傷害。助產士可以通過旋肩法、牽後臂娩後肩法、斷鎖骨等方式幫助寶寶盡快娩出。
難產兒常常會表現出一些異常情況,如一些難產兒常常會出現發燒、黃疸等現象,皮膚經常呈現青紫色,甚至有出血點;哭聲比較微弱,或者非常急促,呼吸不太規則,經常表現出煩躁不安、抽搐、嗜睡及昏迷等症狀;而出生時吸入較多羊水的胎兒,在出生後1~2天內常出現嘔吐劇烈、腹脹、哭聲無力或不哭;還有一些胎兒頭皮出現損傷,以及頭顱血腫;有些胎兒沒有排胎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