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情況,通常要在待產的過程中,通過內診才能發現。此外,還有胎兒過大的情況,但骨盆腔比較寬的媽媽可以通過陰道生產下比較大的寶寶;而一些諸如患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準媽媽,或者前一胎是巨嬰的準媽媽,則需要提前想好應對之策。此外,胎兒異常等情況,例如罹患先天性腫瘤的胎兒,背部神經管瘤、畸胎瘤,以及胎兒水腦、連體嬰等,都可以在產前通過診斷被發現。
產力因素:通常是指子宮收縮乏力,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就會影響產程進展,使胎兒不能經過陰道娩出從而造成難產。
產婦的心理:產婦的心理因素如果比較消極或過度激動、恐懼、緊張,無法很好地配合醫生,也可能造成難產。
◆如何避免難產
那麼,要如何才能避免難產呢?針對以上四種主要的因素,要避開難產,最重要的是進行預防和控製。
在計劃分娩前,醫生會對寶寶及準媽媽的情況做一個綜合評估,以便初步判定是否適合進行陰道分娩。分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旦進入產程,醫生和助產士都會對整個過程進行嚴密的監護,這樣可及早發現宮頸擴張停滯或胎頭下降梗阻等難產先兆,必要時作陰道檢查、B超、胎心監護等。一旦有難產發生的可能,醫生會及時進行檢查並找出發生難產的原因,給予相應有效的處理,把一些引起難產的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比如當發生頭盆不稱的情況時,可在嚴密觀察下靜滴催產素以增強宮縮,加快產程進展;如滴催產素4~6小時後產程仍無進展,醫生就會考慮剖宮術。產道因素可以通過產前檢查進行評估,一旦發現可能影響順產的因素,就要及時進行處理。對於那些體質好、營養好、孕期沒有什麼並發症,並且心理狀態也比較穩定的準媽媽來說,一般會有正常的產力,這也可以保證順利地進行自然分娩。
胎兒方麵,如果對胎兒狀況的評估準確,就可以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如果評估不當,就很可能導致難產或不良的分娩後果。所以,產程中很多因素是很難預料的。
在產前,準媽媽要注意攝入充分的營養,以保證寶寶健康生長。但要強調的是充分的營養,並不是多吃,如果準媽媽營養攝入過多,造成寶寶體重過重,那麼在分娩時難產的危險性就會大大提高。所以準媽媽要控製血糖,防止巨嬰兒的產生,降低難產的機會;還要做好產前檢查,一旦出現胎位異常及寶寶過重等情況,要及時采取適當的對策。此外,準媽媽要有規律而適當的運動,尤其是孕中後期,這樣可以增強準媽媽身體的協調能力和產力。最重要的是準媽媽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為順產加分。此外,在分娩的過程中,也要進行嚴密觀察,通過對準媽媽精神、體力、並發症,以及胎兒的心率、胎先露、胎方位、胎頭銜接程度、受壓程度等方麵具體分析,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應對措施。
分娩時,隻要情況許可,就應盡量采用陰道分娩,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在產程不同階段給予的指導和處理;如果寶寶無法經陰道分娩,醫生還可以通過手術幫助準媽媽分娩,隻要處理及時,並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不過盡管現代醫學比較發達,剖宮產已不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手術,但也不能濫用剖宮產,畢竟它隻是解決難產的一個方法,不能用之去取代陰道分娩。如果是在分娩過程中發生難產,也不必過分緊張。在分娩過程中,愛人或是有經驗的助產士進行陪伴,可大大提高準媽媽的自信心。
如果準媽媽在產程中遭遇宮縮乏力,就很容易導致難產。那麼,遭遇宮縮乏力時要如何應付呢?
宮縮乏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指的是宮縮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隨著產程進展,並沒有逐漸好轉,宮縮也不停止,子宮收縮時不見宮體隆起發硬,也沒有明顯的腹痛感。後者指的是開始時收縮力正常,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時,子宮收縮力減弱,使得胎兒先露部下降緩慢,延長產程,產程過長會引發準媽媽疲憊不堪、休息不足、思想負擔重、腸管脹氣等問題,容易導致難產、胎兒窘迫、產後出血和感染。
如果是第一產程出現的宮縮乏力,一定要檢查產道和胎位。如果發現產道梗阻、胎位不正,就要及時進行剖宮產;若經檢查認為可以陰道分娩,要設法加強宮縮,給準媽媽服用鎮靜藥,讓準媽媽得到休息,如果準媽媽不能吃東西,要補給營養液。如果采取措施後宮縮仍舊不見好轉,就要進行人工破膜。破膜後,寶寶的頭部緊貼子宮下段和子宮頸,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另外也可以打催產素來加強宮縮。
若是第二產程出現宮縮乏力,此時由於宮口已經全開,如果胎兒先露部較低,可以經過陰道分娩的話,就可以用催產素進行陰道助產分娩;但如果胎兒較大,先露部較高,則應選擇剖宮術。
如果是第三產程出現宮縮乏力,容易引起產後出血,最好立即用宮縮劑,同時用腹部按摩方法來促進子宮收縮。
除此之外,準媽媽心裏緊張、大呼小叫也會使產程時間拖長,導致宮縮乏力。所以,準媽媽要聽從醫生和助產士的指導,緩解心理壓力。如果準媽媽是因為身體疲憊而導致宮縮乏力,可補給營養液,並進行適當休息,也可以散散步調節心情,吃點東西恢複體力。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準媽媽若想避免難產,防止胎兒過大或胎位不正常,孕期就要注意合理攝取營養,堅持運動,防止胎兒長得過快、過大及胎頭過硬。整個孕期準媽媽體重增加應該控製在12.5千克左右。如果經過產檢發現胎位在孕30周仍然不正常,如臀位或橫位等,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采取胸膝臥位法進行矯正。具體方法是呈跪伏姿勢,雙手貼住床麵,雙腿分開和肩同寬,胸和肩盡量貼近床麵,雙膝彎曲,大腿和地麵垂直,保持這個姿勢大約兩分鍾,慢慢適應之後,逐漸增加到5~10分鍾。每天早晚各1次,一周後進行胎位複查。而一旦臨產征兆出現,就要注意休息,堅持正常進食,以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應對分娩。曾經曆過難產痛苦的準媽媽,應該放下心理負擔,家人和醫生要幫助她們重立自信,平穩鎮定地迎接分娩。
剖宮產時如何與醫生配合
剖宮產是一種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是通過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的分娩方式。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出現難產或母嬰窘迫等現象,及時施剖宮術,不但可挽救母嬰的生命,還能使媽媽產後保持正常的生產能力繼續繁衍後代。
剖宮產適用於胎兒窘迫、多胞胎妊娠、胎位不正、產程遲滯、胎兒過大等情況。剖宮產不僅可以讓準媽媽不必經曆分娩陣痛,還可防止產道裂傷,並能及時解決難產問題。不過剖宮產手術中可能出現麻醉意外,如出血、膀胱及輸尿管損傷,術後可能出現的發熱、腹脹、刀口出血、血腫、刀口感染、腸粘連等問題。另外,腹壁的刀口也將永久地留有瘢痕,並且再次妊娠或再次分娩時可能會發生子宮破裂、胎盤剝離不全。此外,由於沒有經過產道擠壓,寶寶的肺部沒有受到鍛煉,出生後不容易適應外界,容易發生窒息、呼吸窘迫等症狀,並且剖宮產術也很有可能增加寶寶的感染機會。
金牌月嫂的經驗之談是權衡利弊之後,根據分娩時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采取剖宮產手術。
整個剖宮產的手術要經曆切開腹壁、拉出子宮、切開子宮、拉出胎兒、剝離胎衣、縫合子宮、縫合腹壁等過程。醫生一般會采用子宮下段式剖宮產,這種方式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即在子宮下段切口,取出胎兒;
食。手術前不能吃高級滋補品,例如高麗參、西洋參、魷魚等,因為這些食物有強心、興奮、抑製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不利於術後的止血和傷口的愈合。此外,術前要做一係列檢查,包括檢查準媽媽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既往病史、血型、肝功能、HIV病毒、梅毒等,以確定準媽媽和寶寶的健康狀況。還要按照約定時間在手術前一天住院,接受手術前的準備和檢查。
◆麻醉時的配合
剖宮產手術大多采用局部麻醉。在局部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時,準媽媽神誌清醒,醫生或護士一般在手術中都要問準媽媽一些問題及自身的感受,有時還要準媽媽做深呼吸、屏氣等動作。準媽媽在回答問題時要清楚、認真、如實地回答,不能因怕疼而誇大感受,也不能因緊張所答非所問。這些都不利於醫生對病情和用藥量的判定,從而會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進行。
在需要準媽媽做動作時,應按醫生的囑咐去做,不能敷衍或因怕疼而不做,應從始至終鎮靜自若地與手術者密切合作。如果麻醉效果不好或麻醉平麵不夠,醫生在實驗時,要如實另一種是子宮體式,即在子宮體部中線做一縱行切口,取出胎兒,又叫古典式剖宮產,這種方式不太常用,因為采用此種剖宮產方式再次妊娠分娩時子宮破裂的機會比前者大;此外還有腹膜外剖宮產、剖宮產同時作子宮切除等方式,至於采用哪種方式需要根據病情等因素來決定。
為了讓剖宮產能夠順利進行,保證母嬰的平安,準媽媽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
◆手術前的配合
在手術的前一天,準媽媽要沐浴清潔身體,在產前晚餐要吃半流質飲反映情況,切忌為了讓麻醉醫多給麻藥而隱瞞自己的真實感受,最後弄得真假難分,不但影響手術順利進行,也會因用麻醉藥物過量,而產生不良後果。
◆手術過程中的配合
麻醉成功後醫生會切開準媽媽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和胎兒附屬物,然後縫合子宮及腹壁的各層。手術時間約為30~60分鍾。在手術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大喊大叫,這樣會影響到手術的進展,增加腹壓,使腹腔內的腸管翻出切口,影響手術操作,更會因吞咽大量氣體,引起術後腹部脹氣。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由於麻醉最嚴重的並發症就是嘔吐及反流,所以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準媽媽,應該在手術前4個小時就開始禁食,禁喝水和飲料,以防止在手術中發生不測。手術前一天午夜12點後就不要再吃東西,以減少術中感染。實施麻醉後,準媽媽的心情可能會受到影響,有什麼不明白的內容或者身體上的不適,要及時和醫生、護士們溝通。
準爸爸陪產應該怎麼做
分娩是女性的事,不過,如果有一個溫馨體貼的老公在身邊陪產,會給疼痛及恐懼的妻子極大的鼓勵。當準媽媽躺在產房內經曆生死攸關的分娩時,老公的陪產不但可以給妻子很大的精神支持,還可以隨時給老婆準備食物或必要的用品,讓老婆更方便、也更有力氣麵對疼痛。萬一在分娩的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男人的決斷和冷靜往往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而共同經曆陣痛過程,會讓老公感到妻子的偉大,更加愛惜妻子和孩子。
那麼,準媽媽分娩時,在準爸爸允許陪產的情況下,準爸爸應該怎麼做呢?以下告訴你幾件準爸爸可以做的事。
◆第一產程準爸爸可以做的事
第一產程又被稱為“開口期”,指準媽媽未上產床前,在家中和待產室中度過的待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準爸爸可做的事情主要是幫助準媽媽緩解心理緊張。如果待產醫院離家比較近,可以先不用著急去醫院,待到準媽媽的宮縮變得有規律且差不多每十分鍾一次的時候再去待產醫院。
這個時期,準爸爸要陪伴準媽媽,安慰準媽媽,減輕準媽媽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如果準媽媽感到十分不適,準爸爸就用被子和枕頭做成靠墊,讓準媽媽調整到最舒服的姿勢,減輕她的疼痛。如果疼痛程度沒那麼強烈,還可以帶她去附近散散步,到人少的地方逛逛街。準爸爸要保持開朗的心態,講講有趣的事逗準媽媽笑。
◆準媽媽進入產房之後,準爸爸可以做的事
這個階段,準爸爸可以為準媽媽準備一些她喜歡吃的東西,例如雞蛋麵、羊肉粥、蛋餃麵等,讓準媽媽有足夠的體力應對生產,還可以準備一些豬肉脯、牛肉幹、巧克力等高能量的食物,隨時讓準媽媽補充能量。同時也要注意及時給準媽媽補充水分,提供溫開水,準媽媽在半躺半臥的狀態下喝水最好用吸管。此時,準媽媽的疼痛尚未達到最大程度,準爸爸可以觀察床邊的胎心音,隨時監測胎兒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便可及時通知醫生。準爸爸最好能夠記錄陣痛的次數和胎心音的檢測結果,以便助產士得到更準確的信息。
這時候,如果準媽媽需要上廁所,準爸爸也要陪同,以便及時應對準媽媽在廁所發生暈倒或其他的異常情況。在整個待產的過程中,護士會在準媽媽的臀部下方墊上一層產墊,以保持被褥的清潔。在待產過程中,準媽媽隨時可能會出現下體出血或大量流水的狀況,準爸爸要隨時觀察產墊的狀況,一方麵是可以提醒護理人員及時更換,另一方麵也是監控準媽媽是否“破水”。因為一旦準媽媽身下有大量液體流出,可能是羊水已破,醫護人員需盡量縮短產程來確保胎兒的安全。破水與未破水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如果確定已破水,準媽媽必須躺下休息,不能再起來活動。為避免羊水流出過多和臍帶脫垂,準爸爸要用墊子將準媽媽後臀部墊高一些。
後快速呼氣一次的節奏,並維持此節奏直到上產床。
◆“娩出期”準爸爸可做的事
這時候是助產士最忙碌的時候,準爸爸要以不妨礙助產士的工作為主,要站在正確的位置,觀察分娩的進程,並且鼓勵準媽媽,比如告訴她:“已經看到寶寶的頭了”,讓已經筋疲力盡的準媽媽受到更多鼓舞,能夠一鼓作氣用力產出胎兒。這個過程中,由於準媽媽十分疼痛,準爸爸要幫助她按摩手腳,或者輕輕地撫摸,這樣對準媽媽的情緒會起到安撫的作用,還要及時給大汗淋漓的準媽媽補充水分,避免體力透支。這時候,最好用棉花有針對性的按摩可以大大緩解準媽媽的痙攣式產痛和墜酸式產痛。準爸爸可以按摩妻子的脊椎、尾骨、大腿內側、臀部、腹部、頭頸、上臂以及雙腳。按摩脊椎時,先將兩手張開,順著脊椎下滑數次,再用拇指指腹,沿著脊椎兩側,一節一節輕輕按壓;在準媽媽的陣痛來臨時,用手掌貼住尾骨部位,抵緊片刻後以輕輕畫圓的方式按摩,大腿內側也可畫圓按摩,這樣可以避免腿部痙攣,並且可以放鬆會陰;而在陣痛間隙,可讓準媽媽趴在床邊,由準爸爸替她按摩臀部;然後仰臥放鬆,用從外向裏的打圈方式按摩腹部,還可以輕柔地按摩頭頸、上臂和浮腫的雙腳,這都有利於準媽媽恢複體力以迎接下一波陣痛。正確的按摩方法有助於產程順利進行,減少宮縮時的疼痛。
產痛來臨時,準媽媽時常忘記其中的一些呼吸原則,這時,準爸爸要記得提醒她。在宮縮五分鍾一次的“規律產痛”來臨前,應采取慢而深的呼吸;而在宮縮規律頻繁後,要采取短而快的呼吸方法。而在子宮開全前1小時,即宮口開到8~10指時,可換用先快速呼吸四次棒蘸上開水,擦拭準媽媽的雙唇,來為準媽媽補充水分,不要用杯子直接給準媽媽喂水。
準爸爸還要及時提醒準媽媽別忘記正確的呼吸方式:先是大口吸氣,然後憋氣,往下用力,吐氣後再憋氣,用力直到宮縮結束;而當胎頭娩出2/3或產婦有強烈的便意感時,要哈氣,即嘴巴張開,全身放鬆,像喘息般急促呼吸,這時候不要用力過猛,避免會陰嚴重裂傷。用力的時候,準爸爸要提醒準媽媽不能使用蠻勁,更不要大喊大叫,讓她睜開眼睛看肚臍,收縮下巴將嘴巴緊閉,而後依靠腰背部下墜和腳跟踩踏的力量將胎兒娩出。這個過程中,準爸爸要輕拍準媽媽的手臂和肩膀,讓她盡量在陣痛間隙放鬆,然後迎接下次宮縮。
◆寶寶娩出後新爸爸可做的事
寶寶娩出後,新爸爸要配合助產士,觀察新生兒的性別,並填寫出生卡片,這個過程,新爸爸要向新媽媽交代,並可給胎兒攝像,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有些醫院還讓新爸爸給胎兒剪臍帶,新爸爸也不妨在醫生的指導下給胎兒剪斷臍帶。這時候,新爸爸要繼續陪伴剛剛分娩結束的老婆,觀察是否會大出血,以便及時向醫生求助。
此時,寶寶會被送去嬰兒護理室清洗,新爸爸要抓住這個間隙,陪伴在新媽媽身邊,安慰新媽媽,說一些感激的話,讓新媽媽感到溫暖。產後新媽媽需要被送進病房,然後就可以由新爸爸全程護理了。護士給寶寶做完必要的篩查和登記後,會把寶寶送到新媽媽的身邊,讓寶寶開始吸吮母乳。這時候,新爸爸可以協助新媽媽喂寶寶。新爸爸要及時給新媽媽補充營養,讓她喝點水,如果新媽媽覺得餓,還要為她準備食物。等到寶寶睡著了,新爸爸就要協助新媽媽躺好,讓她閉眼休息。產後新媽媽的情緒可能會變得反複無常,甚至會發怒,或者口出怨言,這時新爸爸不必太在意,這是經曆疼痛的新媽媽所做的一些正常反應。新爸爸要更加體貼,及時安撫新媽媽的情緒。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在決定陪產之前,準爸爸一定要多向專業醫護人員請教,對分娩有了全麵的了解和正確的認識後,做好心理準備,然後去學習陪產時需要做的工作。在陪產的時候,準爸爸一定不要忘了用溫暖鼓勵的話讓產婦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同時,還要善用肢體語言,比如握著準媽媽的手,及時給準媽媽擦汗,表達愛惜之情。對於妻子難以忍受的身體疼痛或酸痛,準爸爸可以適度地按摩一下,以減輕痛苦,當然最重要的是妻子在疼痛難忍的時候,要提醒她注意調節呼吸,因為疼痛可能會讓準媽媽把以前訓練過的內容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