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分娩進行時(2 / 3)

◆臍帶繞頸

很多人覺得寶寶臍帶繞頸聽起來很可怕,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準媽媽不必過於恐懼。發現臍帶繞頸後,不一定都需要剖宮產,在分娩過程中,如果臍帶繞頸不緊,臍帶有足夠的長度,則不需要剖宮產;若臍帶繞頸圈數多且緊,臍帶相對過短,出現胎頭不下降或胎心有明顯異常時,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在分娩的過程中,如果準媽媽出現胸悶、煩躁、打寒戰等不舒服的感覺,要及時告訴醫生,以便醫生及時做處理。在生產的過程中,準媽媽可能由於身體狀況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麼最好事先讓家人把準媽媽的想法告訴醫生。或者由準媽媽把自己的一些要求提前寫出來,事先和醫生溝通好。此外,要嚴格合理使用催產素,並進行必需的觀察。在產程中,如果子宮收縮過於強烈,準媽媽應該配合醫生使用鎮靜藥物,減弱子宮的收縮,以防發生子宮破裂。如果在第一產程發生羊水栓塞,由於胎寶寶不能立即娩出,即使病情經搶救後有好轉,但病因未去除,仍有惡化的可能,必要時配合醫生做剖宮產手術,盡快結束分娩,避免子宮破裂的危險發生。那些多孕多產、曾有多次宮腔手術的準媽媽,以及患有合並糖尿病、血液病、妊高征的準媽媽,都要特別注意,應采取正確的分娩方式,避免危險。

給分娩過程中的產婦準備食品

分娩是很消耗準媽媽體力的。整個產程一般在十幾個小時左右。這個過程中,很多準媽媽往往吃不下。但是準媽媽還是應該在分娩時多吃一些東西,因為分娩時空腹很容易導致脫水,一旦全身循環血容量不足,給胎盤供給的血量也會大大減少,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在宮內缺氧;此外,還會使準媽媽分娩時疼痛感加重,延長產程,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準媽媽昏迷。

那麼分娩產程中家人應該給準媽媽準備什麼食品呢?

◆第一產程

當子宮開始有規律地收縮時,可以選擇宮縮間隙比較長的時候,正常進食;這一階段雖然有宮縮但不是很強,一般四五分鍾一次,產婦要在這個宮縮間歇期抓緊時間進食,把進食當做為產程加油,同時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做到能吃能睡,這樣宮縮才能有規律,有時有些難產因素也會因有規律的宮縮變為順產。如確實不能進食,或者宮縮時惡心、嘔吐,為保證母嬰安全,應及時進行靜脈輸液,以補充營養及水分,並適當補充電解質以免引起脫水、乏力、衰竭,電解質紊亂等。這個階段的飲食以易消化且含糖分、蛋白質、維生素多的食品為主。可以做點麵湯、肉粥、藕粉、點心、牛奶、果汁、蘋果等,少吃多餐。等到宮縮時間間隔變短,並且宮縮強度已經很大的時候,要選擇在兩次陣痛的空隙抓緊進食。

◆第二產程

在第一產程末期或第二產程,宮縮間隔縮短,強度也會加大。此階段準媽媽的體力消耗量大,即使在冬季也會大汗淋漓。但此時準媽媽胃口低泌乳激素的形成,影響乳汁分泌。產後第一天要吃流質食物,多喝些高熱能的飲品,比如紅糖紅棗湯、藕粉等;第二天可以吃半流食,例如水雞蛋、雞蛋羹等,肉類湯要等到分娩後四五天之後才開始吃。此外,要多吃些瘦肉、雞蛋、牛奶、豬肝、蔬菜、水果。但新媽媽要適當控製食物的攝入量,以免引起肥胖。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要進行剖宮產的準媽媽,就不要吃太多滋補的食品,避免給腸胃增加負擔。過於熱性、活血的食物或中藥補品,可能引起出血量的增加,比如山楂、紅糖、黑木耳、荔枝幹、羊肉、狗肉、紅花、當歸、野山參、紅參等;分娩前也不要多吃桂圓,由於它會抑製子宮收縮,減慢分娩過程,還有可能促使產後出血,所以不宜多吃;此外,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蔥、辣椒、大蒜、韭菜等也會對產婦產生刺激作用;另外,一些生冷的食物,還有溫度太冰涼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珍珠粉、冰水等都不要食用。西方國家確實有產後喝冰水刺激宮縮的習慣,但對於中國產婦來說,體質還不能接受,容易產生胃痛、頭痛等不適反應。

欠佳,因此要吃些高熱量飲食,如巧克力、牛奶、甜粥、果汁等,並要少量多次飲水,來補充能量和水分。如果實在無法進食,就要靠輸入葡萄糖、維生素來補充能量。這一階段不宜吃油膩、蛋白質含量過多、需花太久時間消化的食物。

◆第三產程

到第三產程,如果新媽媽還能進食的話,可以喝一點甜粥,或者喝點水。此時最重要的是靜臥休息,最好不要吃難以消化的固體食物。這個階段可以吃的食物如下。

高熱量食物:巧克力、蛋糕、甜味的奶粉等高熱量的食物能夠快速為新媽媽補充能量。

易消化的食物:粥、米湯、小饅頭、麵包片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可以相對持續地提供能量。為了方便新媽媽半臥著食用半流質食物,可以使用吸管。

飲料類:含氨基酸的飲料有一定的提神助力作用,能為筋疲力盡的新媽媽提供及時的精力補充。

分娩後的前兩天,新媽媽的體質虛弱,不宜喝雞湯、魚湯、牛肉湯、豬蹄湯等高營養的湯,這些湯不但起不到應發揮的效果,還會降生產有時需要切開會陰會陰是陰道和肛門之間的軟組織,當寶寶的頭快要露出陰道口時,醫生可能需要在會陰附近實施局部麻醉,然後用手術剪剪開會陰,人為擴大產道口,以利於寶寶順利娩出,減少會陰被撕裂的風險,這就是會陰切開術,又叫側切。側切可以避免撕裂傷導致的後遺症,例如陰道狹窄鬆弛、前後壁膨出等,但會影響日後的性生活。

很多準媽媽都對側切有恐懼感,擔心影響以後的性生活質量,所以幹脆選擇了剖宮產。要避免側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孕期保持均衡的營養,並堅持鍛煉,讓身體為分娩做好充分的準備。即使要側切,也隻需要很小的側切,術後恢複很快。

一般有以下一些情況需要實施陰側切術:

★寶寶較大,加上胎頭位置不正,產婦產力不強,這時候,胎頭被阻於會陰處,需要實施會陰側切術。

★一些準媽媽的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者會陰部有炎症及水腫等情況。

★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有心髒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症的產婦,為了減少準媽媽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可能需要采取側切。

★子宮口已經全開,胎頭較低,但是寶寶有明顯的缺氧現象,心率也發生了異常,或者羊水渾濁,混有胎便的情況下需要采取側切。

★當需要使用胎頭吸引器、產鉗助產時,需要切開會陰,以方便操作。

★早產及宮內發育遲緩的寶寶分娩時,為了縮短產程,減少產道對寶寶的擠壓,避免缺氧時間過長,也會采用會陰切開術。

為了避免生產中會陰撕裂的風險,準媽媽可以在孕期就進行會陰按摩,一般可在妊娠32周左右就開始,來增強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自己進行會陰按摩的步驟如下:

1.準媽媽要修剪指甲,以防止指甲劃傷會陰;同時洗淨雙手,保證清潔。然後坐在合適的地方,伸展雙腿,半坐著。

2.找一麵鏡子放在會陰的前麵,以便觀察會陰周圍的肌肉組織。

3.提前預備一些按摩油,例如菜籽油或者水溶性的潤滑劑,塗在會陰周圍。

4.伸展雙腿,把拇指盡量深地插入你的陰道。朝直腸的方向按壓會陰組織。輕柔地繼續伸展會陰口,直到你覺得有些輕微的燒灼或刺痛的感覺為止。

5.保持這種伸展,直到刺痛的感覺平息,然後繼續前後輕柔地按摩陰道部位。

6.按摩過程中,在陰道裏勾起你的拇指,並且緩慢地向前拉伸陰道組織,分娩時寶寶的頭也會這樣出來。

7.最後,前後輕柔按摩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肌肉組織大約一分鍾。

按摩的過程中,不要過於用力,以免引起會陰處敏感的肌膚出現淤傷和刺痛;不要用力按壓尿道,否則這樣會導致尿道感染和發炎。

防止會陰撕裂的另外一個方法是加強鍛煉括約肌的力量。平時可以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試著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頓一下。韌性良好的肌肉可以使分娩更輕鬆,而且還會減少撕裂和側切的概率。

另外,懷孕期間要注意控製飲食,懷孕五六個月時要少吃澱粉類食物,並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減緩體重增加的速度,避免寶寶過大;懷孕期間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不但可以使產程較為順利,也可以減少會陰被切的概率。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如果準媽媽不願意接受側切,那麼就要及時和醫生溝通。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在準媽媽進產房前,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告訴準媽媽及家人,並且讓準媽媽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以便在發生危險的時候,可以節約溝通的時間。這時準媽媽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向醫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求醫生盡量尊重自己的選擇。當然,隨著分娩進程的開始,是否需要側切,還需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

自然分娩時如何和醫生配合

分娩的時候,準媽媽一定要和醫生密切配合,這樣可以加速產程,順利娩出寶寶,避免出現異常情況。那麼準媽媽應該如何配合醫生呢?

◆第一產程的配合

在第一產程期間,由於時間長,從子宮開始規律宮縮到宮頸口完全打開,大概需要十多個小時,快的也要五六個小時。這時候,準媽媽不能用力,過早的用力容易導致宮口腫脹發緊,不易張開。所以,這時候不必太緊張,要保持自然狀態,吃點巧克力、香蕉等食物,盡量補充睡眠,補充水分。還可以適當活動,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輔助動作。

陣痛的時候,不要過分用力,避免過度消耗體力。等陣痛過去後,釋放一下緊繃著的身體。這時,不要讓身體向後仰,以免加劇宮縮痛。要克服宮縮痛,可以蜷起身體,或者采用用於糾正胎位不正的胸膝臥位,趴在地板或是床上,胸部和膝蓋著地,臀部翹起,這樣會減輕疼痛。

正確的呼吸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準媽媽應對疼痛及接下來的第二產程。當宮縮疼痛開始時,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呼出。準媽媽在練習呼吸時可以五秒鍾作為標準,將氣體儲存在腹中,然後將氣一點一點慢慢地呼出,用嘴或鼻呼出都可以,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反複做四五次後,呼吸要逐漸變得短而淺一些,直到呼吸恢複自然狀態。

◆第二產程的配合

在第二產程時,準媽媽要躺在產床上,兩腿分開,雙手握住床邊把手,宮再次用力,胎盤就會順利脫出。這時候,新媽媽要保持情緒平穩。分娩結束兩小時內,要臥床休息,吃點半流質食物,補充體力。如果有頭暈眼花、胸悶等症狀,要告訴醫生,以便及早發現異常並進行處理。分娩結束後要對會陰進行處理,如果有裂口,或者有做側切手術的產婦,還需要做局部縫合。處理完畢後,產婦就可以放鬆休息了。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準媽媽在懷孕的最後一個月,最好每天晚上都能練習分娩時的用力法,熟練之後,就可以配合呼吸用力方法一起做。在分娩的過程中,感覺到宮頸口要收縮的時候,就深深吸一口氣,在呼氣的時候用力,這樣可以防止準媽媽弄傷喉嚨,也可以確保健康的呼吸方式和更有效的用力方法。在宮縮間歇,準媽媽一定要抓緊時間休息、進食、喝水,讓身體有足夠的體力,這樣不但能夠促進分娩,而且也能增強身體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如果覺得疼痛實在難以忍受,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吸氣的時候兩手從下腹部向腹部中央輕輕地按摩,呼氣的時候,從腹部中央向兩側方向按摩,每分鍾按摩的次數要伴隨著呼吸的節奏。其他地方不舒服,如恥骨聯合處,也可以按摩。還可以采用壓迫法止痛。實在無法忍受疼痛的準媽媽,也可以選擇無痛分娩。

縮的時候深吸氣,自然屏氣使勁,隨著宮縮用力,像解便一樣,隻是持續時間會長一些,宮縮的間歇就不要用力。這時候忌高聲喊叫,由於持續地高聲喊叫會打亂緩解陣痛的呼吸節奏。這時候也不要憋氣,以免感到頭暈。由於憋氣時身體會不自覺地用力,這樣會增強產痛的感覺,有時甚至會出現頭暈的現象。為了能夠向寶寶源源不斷地輸送養分,請注意千萬不要憋氣。

另外,用力時,身體不要向後傾斜。準媽媽向後傾斜會改變產道的彎曲角度,讓寶寶很難通過。宮縮開始時,深深吸氣,並用力向下屏氣,以推擠寶寶前進;當本次宮縮結束時,吸氣應緩慢,並且加重,然後慢慢呼氣,直到下次宮縮開始。

在胎頭露出來時,準媽媽要采用張嘴短促的哈氣呼吸,不可發出聲音,身體也不可用力。當胎頭終於越過骨盆出口,在宮縮間歇的時候也不回縮,這時候,會陰會擴張,並在助產士的幫助下,娩出胎頭,隨著胎體娩出、羊水流出,第二產程就結束了。

◆第三產程的配合

在第三產程時,宮縮會暫停一會兒,待重新開始時,由於子宮的收縮,胎盤從子宮壁剝落移向子宮口,新媽媽早產如何應對在妊娠28足周後至37足周前中斷妊娠的表現稱做早產,此時分娩出的新生兒稱做早產兒。早產兒出生時體重在1000~2499克之間。由於早產兒各器官係統尚未發育成熟,生活力差,容易導致肺部疾病、顱內出血、感染、硬腫症等疾病,會留有智力障礙或神經係統的後遺症,約15%的早產兒在新生兒期就會死亡。早產是圍產兒(圍產期是指懷孕28周到產後一周,圍產期內的胎嬰兒叫做圍產兒)

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盡量避免早產。

對準媽媽而言有一些原因容易導致早產,例如準媽媽的年齡太大或太小,都容易發生早產;有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或闌尾炎、病毒性肺炎、風疹、心髒病、糖尿病、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的準媽媽也容易發生早產;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準媽媽也要提防早產的危險;吸煙、吸毒、喝酒、重度營養不良的準媽媽,以及反複習慣性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準媽媽也必須小心應付;長途旅行、過度勞累、情緒波動劇烈等外部原因也容易誘發早產;腹部遭受撞擊、性交或手術操作刺激等外部原因也可能直接導致早產。

胎兒方麵,也有以下情況容易早產:胎盤前置或胎盤早期剝離;羊水太多或太少;多胎妊娠;胎兒畸形、胎位異常、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胎兒死於宮內等情況都容易引發早產。

一旦發生早產,應該如何應付呢?一般來說,早產的關鍵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必須及時去醫院檢查。

◆下腹部變硬

妊娠晚期,隨著子宮的脹大,準媽媽會感到不規則的子宮收縮,這種收縮幾乎不伴有疼痛,而且是常在夜間頻繁出現,次日早晨消失,這稱為生理性宮縮,一般不會引起早產。但如果下腹部反複變軟變硬,肌肉也有變硬、發脹的感覺,每十分鍾就有一次宮縮,而且持續三十秒以上,並伴有宮頸管縮短,即為先兆早產,要盡早到醫院檢查。若在觀察過程中子宮頸口有進展性擴張,並且宮口已開至大於兩厘米,則不可避免會發生早產現象。

◆破水

陰道有像溫水一樣的液體流出,是早期破水,一般情況下破水後,陣痛會馬上開始,此時要把臀部墊高一些,最好平臥,並馬上送往醫院檢查。

◆陰道出血

陰道出血是臨產的先兆之一,但宮頸炎症、胎盤前置和胎盤早剝時也會出現陰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較多,應當立即去醫院檢查。如果是先兆早產,宜采取左側臥,這樣可以提高子宮胎盤的血流量,降低子宮活動性,讓子宮肌鬆弛,減少自發性宮縮;同時要靜脈滴注平衡液,擴張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減少子宮活動。

◆子宮收縮頻繁

如果子宮收縮頻率每二十分鍾達四次以上,或一小時六次以上,且子宮頸已經有進行性變薄擴張的情形,即屬早產性陣痛。除有規律性子宮收縮,間歇期漸短、持續時間漸長且強度不斷增加;或有進行性子宮頸容受及子宮頸擴張,且陰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已破情況與足月妊娠臨床相仿,這種情況難免早產,應對措施主要是用宮縮抑製劑延長妊娠數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爭取時間,讓胎兒可以繼續在宮內發育生長,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

難產如何應對

分娩的過程中,受到產力、產道、胎兒及準媽媽心理等幾個方麵的影響,分娩的進程往往會受到阻礙,容易發生難產或異常分娩。難產是指妊娠足月臨產時,胎兒不能順利娩出的情況。但是難產往往不是一個異常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如果能夠在分娩的時候考慮好發生難產的原因,在分娩期間經過準媽媽和醫生的努力,難產也能轉化為順產。

◆難產原因

一般來說,難產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產道異常:有些產婦骨盆畸形或狹窄,例如猿型骨盆、傾斜骨盆等骨產道異常,容易難產。而軟產道異常的情況有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或子宮腫瘤,此外,還有外陰、陰道及宮頸病變的情況等,都可能導致難產。

胎兒因素:胎位異常也是難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隨著現在產前超聲波檢查的普及,不正常的胎位大多可以提前發現,提前應對。但胎向不要預防早產,在孕晚期要特別注意飲食起居,適當增加營養,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濃茶、咖啡、辛辣食品、煙酒等;要注意勞逸結合,既要適當鍛煉,又不能讓身體太過疲勞,尤其是最後一兩個月要注意休息,防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貧血等問題,禁止性愛,不要出遠門,一旦有早產先兆,要立即就醫。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並不是所有的陣痛都會導致分娩的開始。有些準媽媽離預產期還有一兩個月時,會感到肚子一陣陣發緊,或小腹感覺異樣,與正常陣痛不同,很可能是身體在做分娩“練習”。但如果陣痛劇烈難忍,或出現其他異常情況,準媽媽應該谘詢醫生。如果子宮口緊閉,產道的長度並沒有比相對應的懷孕周數的標準長度短,那麼,可能就不是正式的陣痛。這候可開些藥物幫助肌肉放鬆;而對於多胞胎的準媽媽來說,子宮因本應容納一個孩子空間,現必須容納多個,需要提早擴展,這樣也會提前陣痛;多次流產的準媽媽,由於子宮宮頸曾經擴張、變薄,子宮口會隨著子宮的慢慢增大而漸漸張開,這樣也會導致陣痛的開始;還有一種可能是子宮位置不正常,這樣可供胎兒活動的空間就比較小,同樣會導致陣痛提前開始。而一些細菌通過陰道感染到子宮宮頸,細菌在子宮裏擴散也會因此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