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身體準備(3 / 3)

◆入院後準媽媽的自我護理

入院後,準媽媽要如何進行自我護理呢?

清淡飲食:準媽媽可以吃一些清淡、較軟的食物,不要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分娩的進程。如果準媽媽嘔吐或者沒什麼食欲,就不要勉強吃東西。

定時排尿:準媽媽每次排尿間隔

不要超過四個小時,因為憋尿不僅容易導致膀胱受損、排尿困難,而且會阻礙胎頭下降,導致產程延緩,所以準媽媽一定要及時排尿。

便意感的信號:由於胎頭下降到一定程度,壓迫到直腸附近的神經,準媽媽會有便意感,常常誤以為要排便,但是又沒有,這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用力。此時千萬不要去衛生間解便,而要趕快告知醫務人員,確認宮口是否已經全開、可否用力,如果不能夠用力,就不要使勁,以免子宮頸腫起而延緩產程。如果可以用力,就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力,盡快產出胎兒。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準媽媽在住院期間,一定要遵守醫院的相關製度,避免造成醫患之間的衝突,引起準媽媽的情緒波動,影響分娩及產後恢複。在住院期間,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由於分娩是一個耗費體力的過程,所以,為了儲備精力,準媽媽要經常提醒自己全身放鬆,緩解陣痛帶來的全身肌肉緊張。

分娩征兆,準媽媽應該早知道

準媽媽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緊張地等待著寶寶的降臨。這時候,準媽媽應該要了解一下分娩的征兆,以便盡快做好入院準備。

◆胎頭下降

在臨產前,多數準媽媽會因為胎兒的頭下降入盆而感覺到胃部的壓力減輕,同時發現腹部有下墜感,呼吸較為順暢,胃口也變得比較好。因為膀胱被胎頭壓迫,小便次數也會增多。隨著分娩的臨近,準媽媽會感覺胎兒好像要掉下來一樣,這代表胎兒頭部已經沉入產婦骨盆了。

應對措施:一般來說,胎頭下降多發生在分娩前的數周或數小時。因此要注意觀察,等待其他征兆的出現。如果胎兒的頭部直往下沉,似乎要衝出來一樣,準媽媽覺得難以忍受,這時候要及時去醫院。

◆見紅

一般在臨產前的一兩天會有“見紅”的現象。由於分娩最初,子宮頸正在擴張,因此會從陰道流出粉紅或褐色的黏液分泌物。不過落紅的出現並不代表分娩馬上就要來臨,有些人落紅之後很快就分娩了,有些人則要等到好幾天甚至一兩周後才分娩,這個時間因人而異。但如果分泌物突然轉變成血紅色,就要馬上和醫生聯絡,一旦大量出血,則很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一定要立即就醫。

應對措施:見紅可能發生在分娩開始前的幾日,所以要耐心等待,等到腹部或背部出現有規律的疼痛時,再打電話給醫院或助產士。

◆宮縮

分娩最明顯可靠的臨產信息,就是有規律的宮縮了。臨產宮縮和平時的宮縮有所不同,孕期的宮縮是不規律的,伴隨腹痛,但不持續。而臨產時的宮縮是有規律的,兩次宮縮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開始可能每十分鍾出現一次宮縮,持續時間不到十秒鍾,到後來,可能逐漸發展為每五分鍾出現一次,持續時間超過三十秒,這時候,準媽媽會發現子宮變硬,然後又變軟,不受意識支配,子宮頸管逐漸消失,宮頸口逐漸張大,胎兒逐漸下降,開始進入到正式產程。

應對措施:當宮縮開始變得規律

時,準媽媽要注意宮縮的間隔時間,如果不明白,可以打電話給醫院或助產士。一般來說,不需要馬上去醫院,除非宮縮極為頻繁(每五分鍾一次),或者十分疼痛,因為第一胎產程常常持續12~14個小時,在醫院待產可能會顯得更加漫長,先在家中等幾小時會好些。這時候,如果體力允許的話,可以慢慢活動一下,也可以躺下休息。若羊水未破,可以洗個溫水浴鬆弛鬆弛,或吃一點點心。待宮縮十分強烈並且達到每五分鍾左右就出現一次的頻率時就要趕緊去醫院。

◆破水

另外一個臨產征兆是破水。寶寶在準媽媽的肚裏被羊水包圍,而羊水由一層薄薄的膜包裹著。當分娩開始時,宮縮的牽扯和擠壓會導致羊膜破裂,會從而會使羊水流出。當羊膜完全破裂時,會從陰道呈細流或噴射狀流出溫熱、淡白色、發黏的液體。一般來說,破水就預示著寶寶即將誕生,一般在分娩前數小時或臨近分娩時發生。但也有些準媽媽直至寶寶出生前才破水;少數人甚至到寶寶出生前羊膜仍完整,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用破膜針來破膜。一旦發現破水,準媽媽應該采取平躺或半坐位姿勢,並立即去醫院。由於此時羊膜已不再能保護胎兒,所以,陰道的細菌有上行感染子宮的危險,而采取這兩種體位會減少這種危險。

應對措施:破水後,即刻打電話給醫院或助產士,此時即使你沒有任何宮縮也需要去醫院,因為羊膜破裂後子宮有被感染的危險。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陣痛開始後,如果準媽媽突然想上衛生間,怎麼辦?這時必須先跟醫生報備。因為想要分娩的感覺與想要大便的感覺是非常相似的。不和任何人打招呼,獨自去衛生間,結果子宮口大開,寶寶的頭部都露出來,甚至一下將寶寶生出來的情況都是發生過的。如果醫生檢查後發現你的子宮口已經開始張開,就不會讓你去衛生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