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北 舊天堂(1 / 3)

鳳凰之旅

作者:熊捷

我們信奉“發展是硬道理”,要不將老房子一舉夷平,蓋一排屏風樓;要不高舉“現代化”之名,施展移魂大法:將商業元素硬生生植入古房子,弄個隻能取悅遊客的“四不像”來。

然而飛到台北,你會發現在這裏,可以通過時光隧道,體驗老時代老風景。比如上百年曆史的馬廷英教授故居,一磚一瓦,甚至連其私人放大鏡、打字機都原汁保留,在此喝杯咖啡,也隻花上30塊錢;屹立半世紀的舊屋改建成的小旅館,極富老上海情懷,彷佛入住《花樣年華》的2046號房, 代價隻是百多元。噢,別忘了還有由老房子改建的咖啡館,以及各式的懷舊古玩店。

台灣實用資料

簽證:現可申請自由行簽證

彙率100新台幣≈20元人民幣(文中價格皆為新台幣)

注:台灣當局規定入境旅客每人隻準帶新台幣80000,美元10000或同等值之外幣,如外幣超過規則必需在入境單上詳實注明申報,以便在出境將可攜帶離境,旅行支票則不在限製。

電壓:110伏特,通用二孔插座

氣候:冬天最冷約6度,夏天最熱約38度

寢室兩邊牆都貼上大量電影海報,原來是牆壁破損,教授的兒子隻好以海報覆蓋之!

最美巷弄 尋訪100%和風老房子

在距離繁華熱鬧的師大夜市15分鍾步程,隱藏著一條被譽為“台北最美巷弄”的青田街;綠樹林蔭,老房子井然有序,空氣中彌漫人文氣息。青田街七巷六號是一所貌不驚人的日式房舍──原來它就是國際知名的台灣地理學家馬廷英教授的故居,也是在去年6月底開放的“青田七六”古跡料理亭的所在地!複修開幕僅幾個月,已成為台北近期最紅的曆史文物。

“這房子是日本籍教授足立仁於1931年興建,戰後由馬廷英教授入住;後來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跡,經複修後,今年對外開放。”導賞員簡肇成介紹著。踏入庭園,就見日式庭園常見的土芒、棕櫚和蒲葵樹,中央有一條碎石小道,通往木製平房。老房子揉合了日式和洋式的建築風格:客廳是西式的,放上沙發、書桌等;睡房卻是日式的,傳統的榻榻米、屏風,感覺和諧而別具一格。

“初接手時,這是一間破舊的危樓,經過一年努力才終於成功還原。”為了100% 呈現昔日風貌,工作人員深入研究當時的建築背景及特色,並盡量沿用屋內原有家具;破爛部分,如榻榻米、窗框等,就以相同年代出產的物料來替換。換言之,眼前的一磚一瓦都經過千挑萬選才出現在大家眼前。“保留所有曆史的痕跡,講出屋主的故事,才是新生命的開始。”承先啟後,就是青田七六的教條。

故居 聽故事30分鍾導賞團

大安區是台北最貴地段之一,而馬廷英教授故居的地皮,雖然隻有約700多平米,但估價高達上億元台幣,即是兩千多萬元人民幣!但是為保護古跡,一律放棄發展,免費開放給大家享用。逢星期一至五也舉行免費導賞團,除講解建築特色和曆史背景外,更加插不少馬教授的有趣逸事,半小時導賞眨眼便過,很值得參加。

1. 庭園橫陳著一棵巨型枯木是早前於台北盆地發掘出土,經鑒定是一棵2,000年樟木樹!

另外庭園後方製作了一幅岩石展示牆,放置台灣常見的108種石頭。

2. 參觀老房子,參觀者必須脫鞋及穿襪子。經過起居室,就會到達回廊,和風指數爆燈,

更成為不少台灣新人拍婚紗照的選擇!

3. 最後一站就是馬教授的起居室,導賞員講述不少馬教授的生平趣事,

例如馬教授是個視錢財如糞土的人,連大學發給他的支票當成書簽用,過期也不理!

4. 馬教授的大兒子、台灣知名作家馬國光在這間老房舍度過成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