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學習中注意力缺失的表現(1 / 3)

父母們常常會抱怨,孩子越來越馬虎了,做事情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一點也坐不住,還經常和小朋友打架。也許您沒有想過,您的孩子如果有這些症狀,很可能不是一般的“馬虎”,而是患了病,這種病的名字叫“注意力障礙”。注意力障礙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都會產生很大的危害,那麼此病會有哪些表現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缺失會導致認知能力缺陷,即這種兒童的智力平均比一般同年齡的智商少5到15左右,視動協調能力也比較低,此外,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與規則形成能力也明顯有困難。

注意力缺失有以下症狀

一、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之物。以至於出門總要折回來取東西,有的甚至要來回往返很多次。

二、經常受外界刺激影響或分心。稍有風吹草動就轉移注意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遺忘事物。有的時候忘記得幹淨徹底,以至於好像大腦被洗過了一樣。

孩子注意力分散,有多種表現形式,常見的有:

(1)眼神無光,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隻需要看他的眼睛就夠了,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都會盯住一個地方不動,顯得非常呆板和傻氣。

(2)東張西望,這是注意力分散的一個最明顯、最常見的表現。

(3)困乏,有的孩子在課堂中以書本為遮蔽物而呼呼大睡。孩子在課堂中會呼呼大睡,可能是由於孩子自身或者家庭的因素而影響他們正常的休息,所以要對孩子的課後生活和家庭情況有所了解並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

(4)想問題總是不由自主地跳到別的地方。明明剛才想著這件事,一會又莫名其妙地跳到另一件事。

(5)易受幹擾。常丟失書本、功課、玩具。容易厭煩。不遵守規則。

(6)經常動個不停、難以安靜地坐下來。在問題未說完時搶著說答案,沒有耐心等待輪候,常打斷或侵擾他人的對話或遊戲。

(7)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的時間過長,有的家長稱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十點、十一點,弄得家長和孩子都很疲勞。對這部分同學的觀察發現,他們普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嚴重不集中是學習時間過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們容易為外界的原因而分心,無法集中思想做眼前的事情。例如,窗外小鳥的叫聲、同學的咳嗽聲都可以使他們立即轉過頭去。

家長要正確判斷孩子的情況,不妨想想下麵這些問題:

孩子是不是上課時經常走神,愛玩小動作?是不是寫作業磨磨蹭蹭?邊做邊玩?寫字算術特慢?是不是經常多動不安、心浮氣躁,一點聲音就能吸引正在學習的他?是不是智力非常優秀,成績卻與之不符?

如果上麵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作為家長,你就應該警惕了,接下來就是有意識地加強孩子的注意力,不然等孩子成績已經跟不上了可就悔之晚矣。

第一節 上課經常東張西望

上課東張西望是缺乏注意力的孩子的通病,在課堂上,這樣的孩子就像一個沒事人,置身於課堂環境之外,一個人自顧自地表演。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就不可能好起來。

有一個父母在心理醫生那裏抱怨:我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從小到大人家都誇他聰明,可是我發現他除了玩遊戲或者看電視以外,做其他的事情,都很難堅持比較長的時間,特別容易分心,很少看見他踏實、特別有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學校老師經常把我請去談話,說孩子在課堂上東張西望,腦袋像撥浪鼓,一刻也不停止地動來動去,還愛說話、小動作多,弄得教師上課也不安心。可我要怎樣來教育他,使他能夠和別的孩子一樣認真上課?

還有一個父母這樣說:女兒10歲了,成績中上,但上課總是東張西望,一會看看同學,一會看看窗外,一會又擺弄擺弄鋼筆橡皮什麼的,平時和人說話時也總是動個不停,和她交流多數情況顯出不耐煩的樣子,除非是商討她感興趣的事情。曾懷疑她有多動症,但看她在看小說時那個投入勁,讓人又很疑惑,她能連續兩個小時一動不動。想想孩子快要上初中了,真覺得問題嚴重。

下麵這個情況則更加嚴重:小江是一個五年級男生,從上小學的那一天起,爸爸媽媽就成了家長會時老師批評的常客,還經常被老師請去告狀,嚴重的時候老師甚至每天都能給家裏打一個電話,反映的內容一般都是上課東張西望,幹擾他人學習。

原來,小江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東張西望,上課的時候還經常莫名其妙地盯著同學看,或者拉著同學看他發現的趣事,結果搞得同學也無法學習。他不是在老師寫黑板時對著同學扮鬼臉引起同學哄笑,就是折了小飛機亂扔亂飛,老師每天不知批評他多少次,可就是不見效。

像這樣的孩子,在小學校園裏是很常見的,但是每個人的原因卻又是不同的。有些是因為老師講課太無趣,有些是因為講課內容自己聽不懂,而有一些則是自控能力實在太差,自己也控製不了自己。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才有效。

如何才能夠改掉孩子的這些毛病呢?我們有幾點建議:

1.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不專心”,“多動症”的標簽。這一點很重要,貼標簽隻會“培養”出你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無法安靜下來,家長不要大聲嗬斥,而是溫柔嗬護,很多時候孩子喜歡在父母的眼前活動,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

2.要對孩子因勢利導:好動的孩子智力很高、充滿了好奇心和創造力。家長如果細心觀察,因勢利導。說不定一個天才的發明家就會誕生了!

3.給孩子一定的時間限製。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給孩子限定一個時間,而不是任由孩子無限期地磨蹭,並且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避免外界環境對孩子產生影響。

4.給孩子製定一個提高注意力和專心能力的目標。這樣,你就會發現,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孩子集中注意力這種能力有了迅速的發展和變化。

第二節 忽略細節、粗心大意

本來會答的題目卻答錯了,本來很簡單的題目卻把意思看混淆了,本來清晰的卷麵卻少答了一道題,本來要交的作業卻交錯了,本來會寫的字卻寫錯了,心裏總在提醒自己千萬要仔細了,但真到時候,不該錯的還是錯,不該馬虎的還是馬虎。這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

很多小孩子在進行運算時,常常會出現會而不對,或對而不簡,或對而不快,表述不嚴密,不全麵等現象。還常常聽到一些孩子本身在分析原因時說:“唉!這道題本來是會做的,就是因為粗心大意,所以做錯了。”似乎一句“粗心大意”就可以為這些錯誤開脫。但是從各種事例可以看出,“粗心大意”不是一件小事情,不是“以後注意一點就行了”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粗心大意”是由於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導致思維不嚴密、不嚴謹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