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了解注意力(1 / 3)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就是指注意的能力,能夠對一定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在正常情況下,注意力使我們的心理活動單一地朝向某一事物,我們的大腦以及神經中樞會自動地有選擇地接收某些信息,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壓抑了其他活動和信息。因為注意力指向的事物受到了大腦最特殊的禮遇,在那一刻裏其他諸事都被排除,因而,良好的注意力會提高我們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對於孩子來說,注意力更加重要,但是生活中的家長們沒並沒有真正重視這個問題。

我們對注意力提得最多的注意品質,對於小孩子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對於一個已經上學的孩子。有的時候,你的孩子可能剛想做點事情,比如,想要背書,可是,書剛看了一會之後,就由其中某一點引發開來,東拉西扯地想,想了半天竟忘了原本背書的目的。有的則是背了幾遍之後覺得了無趣味,看見別人有什麼新奇的東西,立刻被吸引過去了……這些現象在孩子身上經常出現,可能大人訓斥幾次之後,就當做孩子好動的天性,並未引起重視。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注意力過度分散的話,那可不能算是一件小事。這不僅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他今後的事業發展,更會給家庭生活和社會交往帶來諸多的不便。

另外,由於個體的差異性,不同孩子的注意力的程度也會存在著差別。所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也要因人而異,不可強求。

有位哲人說過,不要責怪世界的不公平,怪隻能怪自己太粗心;不要說別人比自己聰明,他的聰明之處其實也就是比你多了幾分細心。每件小事、每個細節、每個措辭……其實都是我們集中注意力的點滴體現。如果能夠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相信人人都會有所成就。如果你的孩子做到了“事事集中注意力,時時集中注意力,處處集中注意力”,相信他無論做什麼事即使不是最好,也一定不同凡響……

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並對孩子的各種問題進行解讀,其前提必須是要了解什麼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特性是什麼,以及注意力怎樣體現。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要想打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這場仗,首先就要對注意力有一定的了解。

教育專家認為,注意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支撐點。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沒有注意,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徒勞。人不能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成就。

那麼首先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注意力的分類。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注意和無意識地注意。一種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或者是用抑製其他活動而進行的注意,另一種是我們覺察不到的,出於興趣的注意。對孩子來說,6歲以前大多是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注意到的事物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所以很多孩子在6歲前會常常表現出喜新厭舊,對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但堅持時間很短。

有意注意則是有意識和有目的,很多時候我們會需要意誌的控製來注意一些不感興趣的但是又必須要學習的東西。比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於沒有興趣的學習,孩子也會刻意去注意。但是這種有意注意是需要逐步發展完善的。因為長時間的學習,無論是學習什麼,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單調和枯燥的,需要有目的的有意注意。而不同的孩子有意注意的堅持時間不同,這就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一步一步地加強。

從年齡階段上來看,注意力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3歲左右,孩子的有意注意最多能夠持續3~5分鍾;然而隨著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漸漸地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控製,到了4歲的時候,有些注意力比較好的孩子有意注意就可以達到10分鍾;再長大一點,到了5~6歲時,即學齡期時,有意注意就上升到15分鍾,孩子就可以入學能夠在學校裏坐上一會了。到了7~8歲,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的有意注意就可以達到20分鍾;9~10歲的小孩子,注意力可以穩定25分鍾左右;11~12歲有意注意就發展到了成人的水平,能夠穩定30分鍾。當然這隻是一個平均值,每個人的注意力時間長短都不一樣,這一點與人的心理素質、環境因素、教育等都有一定關係。但是普遍來說,孩子在12歲後基本能夠達到正常成人的狀態。

因為注意力發展呈階段性的特性,很多家長會有這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孩子還很小,之所以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因為淘氣、不懂事。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等到孩子年齡大了,注意力自然就提高了。其實這樣的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孩子的注意力的確會隨著年齡的增大有所好轉;但是這有一個前提,不要用孩子小時候的注意力和成人以後的相比較,而應該跟孩子的同齡人相比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注意力是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如果在同齡人中還是差一截,那麼就算長大成人了,他的注意力也自然還是比不上別人。

注意力問題上還有一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在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間的表現是有差別的。男生好動,坐不住,靜不下心來,女生能靜下心來,但有時候會發呆和幻想。通常男生的好動會引起家長的注意,但一個安靜的女生上課發呆,家長就不會那麼容易發現,因此,對女生這種注意力的問題也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總的來說,孩子的注意力好,則學習能力自然不會差。注意力不好,就算智商再高,也不可能學好。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注意力,來提高其學習能力。

第一節 什麼是注意力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注意力。注意力其實就是人的意識主動地、有目的地集中於某種事物、某種現象的能力。

了解注意力首先要了解注意。什麼是注意呢,我們打個比方。比如說在你看書的時候,如果你的全部心思都在看書這件事上,那麼周圍的一切可能都不會在意,有時會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境界。就像聚光燈以外的事物都處在黑暗中。看書心不在焉,則說明你注意力不集中,一件微小的事就會使你轉移目標。在我們漢語中有很多詞語被用來描述這種狀態,像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專心致誌、一心一意等。

對孩子來說,注意力就是能夠將焦點或意誌集中在某一件事物或遊戲上,而不被外界刺激所幹擾的能力。每個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的長短不一,一般而言,會隨著年齡、發展情況及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年齡愈長,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會相對增加。另外,每個孩子的本身特質也是不同的,所以,孩子本身的個性特質、學習環境的安排及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也是影響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注意力又可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三種。

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被動地、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注意。它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點和人本身的生理狀態。

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主動地為一定任務服務的注意。它是自覺的,並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

有意後注意指有自覺的目的,但不需要意誌努力的注意,也稱為隨意後注意。這種注意常常是由有意注意轉化而來。當有意做一件事做到熟能生巧的時候,再去做這件事,就不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自然而然地就專心地做了。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最初的時候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這件事情上,但是在對音樂發生了興趣以後,就可以不需要意誌努力而繼續保持注意了,而這種注意仍是自覺的和有目的的。

由此看來,“有意後注意”有“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以輕鬆地完成長期、持續的任務。

關於注意力,還有很多的方麵需要注意。比如說,心理學家經研究證實,任何有意注意都不可能持續超過20分鍾。但如果在其中穿插一些放鬆活動或輕鬆的內容,能讓注意力短暫地離開當時的活動休息一下,那麼注意力就可以多維持幾個小時。為了維持有效注意,現在學校的一些活動都被分割成15到20分鍾的時間段分別來進行。而學校一節課的時間,我們知道,也在隨著對孩子注意力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改變,以前是45分鍾或者50分鍾一節課,最近幾年,全國各地都紛紛采用40分鍾的做法,理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那麼長時間,而學校裏的老師也常常被告知,一節課的前20分鍾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段。

現在,似乎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發愁,“挺聰明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其實現在不光是孩子,許多工作多年的成年人也發現,繁重的工作、快速的節奏,不僅導致記憶力下降,而且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一個腦子很聰明靈活的孩子在學習上卻很成問題,那麼十有八九是他的注意力出了問題。

第二節 注意力集中的好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注意力是人的智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隻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較好地學到各種知識和技能。由於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事物,深入地思考問題,而不為其他事物所幹擾;沒有注意,人們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製。

對於孩子來說,注意力在其心理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孩子在遊戲、作業、活動中,要感知事物,在各種事物之間進行聯想,思考問題,如果注意力不能指向、集中在所要感知、回憶、思考的對象上,他做起事來就無疑要遲鈍很多。他的各項能力的發展也肯定要慢於其他孩子。許多觀察和實驗都表明,孩子智力的發展與他們的注意力的水平有很大的關係。注意力集中、穩定的孩子,智力發展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的孩子,則智力發展較差。而與此對應,孩子注意力的發展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的發展,而且也影響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效果。那些學習新知識效果不好的孩子,往往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孩子。因此,有的孩子雖然自身十分機靈,但是因為注意力總不能集中,學習成績並不見得多好。

幾年來通過對超常兒童的研究發現:超常兒童的注意力都是非常集中,而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這種集中,他們看書、畫畫、聽老師講課都能堅持數小時不轉移,正是由於有這種注意力,才使他們學習效率高,掌握知識迅速、牢固。其實不僅僅是超常兒童,有所成就的名人,如果閱讀他們的傳記,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有做某事的時候注意力十分集中的特點。

那麼孩子注意力集中到底有什麼好處呢?下麵我們來具體說說:

首先,注意力集中可以提高學習能力。當孩子能夠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去探求未知的東西,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經常喜歡搭積木的孩子更容易掌握組合與分解的知識技巧,這可以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其次,注意力集中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當孩子注意力集中時,就可以深入地思考問題。比如孩子在搭積木時,開始可能隻會往上碼高。逐漸地,他會試著往左右搭,或組成新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