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的影響研究(2 / 2)

(二)對企業經營行為的影響

1.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為投資性房地產的時機選擇

由於企業對自用房地產或存貨是采用曆史成本計價,而對於投資性房地產可以采用曆史成本計價或者公允價值計價。處於資產管理的需要,企業可能會對其經營行為采取一些調整。如果一項自用房地產或存貨存在巨額的重估盈餘,則企業可能會將其轉換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提高公司資產的賬麵價值和賬麵利潤。但是還要考慮企業持有該項資產的目的,對於近期出售的自用房地產或存貨,無需進行轉換,同樣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和現金流。

2.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其他資產的時機選擇

采用曆史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無論何時轉換為自用房地產,其轉換效應基本相似,但是對於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轉換的時機就顯得比較重要。如果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處於不斷上升的過程中,則不轉換會給企業帶來更高的資產賬麵價值和賬麵利潤;相反,如果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處於下降的過程中,則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或存貨對企業更為有利,避免公允價值計量下的資產貶值損失。

3.對其他經營行為的影響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還會通過改變資產負債的賬麵價值影響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會對其經營行為做出一些調整。

(三)對企業盈餘管理手段的影響

1.利用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差異調整損益

雖然都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但是公允價值的估計存在人為的主觀判斷,對於同樣一個投資性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區別,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不同,會對企業的盈餘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可通過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進行盈餘管理,調整公司損益狀況。

2.利用債務重組和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交易調整損益

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交易和債務重組都將直接導致該交易產生利潤,為此,企業管理者可通過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交易和債務重組活動來調整企業的利潤,從而達到盈餘管理的目的。

3.盈餘管理的其他手段

公允價值計量不僅在投資性房地產、金融工具、非貨幣性交換以及債務重組中廣泛使用,在資產減值準備中的使用也比較普遍,因此,可通過資產減值對企業的盈餘進行管理。此外,公允價值對企業的稅收負擔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企業為達到避稅的目的,從稅負這個角度對企業進行損益調整。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葛家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曆史成本、現行成本與公允價【J】.會計研究,2006-9:7-14.

【3】黃世忠.企業合並會計的經濟後果分析【J】.會計研究,2004,8.

【4】毛誌宏.淺析新會計準則體係中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6-7:45-46.

【5】劉泉軍.新會計準則引發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6.

【6】郭學新.公允價值計量對債務重組會計處理的影響【J】.財會月刊,2007-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