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
作者:陳建國
摘要: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迅猛發展,《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公路總裏程將達到450萬公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強,公路施工企業麵臨的風險越來越大,特別是財務風險日益加大。新形勢下,如何采取對策規避公路建設中的財務風險成為公路施工企業發展中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規避策略。
關鍵詞:公路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成因;規避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1-0105-02
一、公路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
(一)資金籌集風險
公路施工企業的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國家對基礎設施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為35%,其餘的資金多數依賴負債取得。公路施工企業資金的籌集方式和債務結構直接關係到財務風險的大小。公路施工企業資金籌集數額度大,籌資的渠道往往依靠銀行借款,但有些施工項目建設期長,資金回籠慢,到期償本付息的壓力大,往往借新債還舊債,造成很大的財務風險。隨著借款額度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施工企業背負巨額的利息負擔,償債能力逐漸減弱,財務風險日益增大。
(二)合同履行風險
合同管理貫穿於公路施工企業的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當前,施工企業麵臨的材料價格、工程質量、拖欠工程款等問題都與合同的履行密切相關。由於市場競爭的存在,很多公路施工企業在投標時不顧自身實力和不平等條款,項目接手時就麵臨被動的局麵,直接導致後期墊付大量資金,工程款回收難等問題,加劇了財務風險。再就是,在合同履行階段,由於施工企業在設計初期的不合理而出現合同內容的變更,導致合同價格的調整,施工成本增加,公路施工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成本控製風險
公路施工企業建設周期長,涉及的地域廣,成本管理的難度大。在較長的施工周期內,施工材料價格變動幅度大,遇到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就會出現項目成本超出預算,造成虧損。此外,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對於詢價、招標等決策不合理,材料入庫後庫存管理混亂,材料配置不合理,造成閑置或者停工現象,在材料管理過程中,內部控製不嚴,導致材料浪費、貪汙等現象,都會造成項目成本的上升。
(四)竣工結算風險
有些建設項目完成後,建設方不能履行合同,建設方往往以各種理由,比如,委托審計部門審計時間過長,工程變更得不到及時批複等拖延工程的交驗和決算時間,想法推遲或減少支付工程進度款,造成施工企業資金鏈條的斷裂,加劇了財務風險。此外,施工方在施工的後期,為建設方墊支較多的資金,加大了施工企業按時收回工程結算尾款的難度,施工企業的資金負擔加重,造成對材料供應商、銀行、分包單位等支付風險,有時還會遭到供應商和分包單位的起訴,不僅經濟效益受到影響,也給企業的聲譽帶來損害。
二、公路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宏觀政策影響,施工環境多變
公路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其建設直接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國家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對公路建設都有重要的影響。政府對於公路的建設需要采取扶持和管製的政策,公路施工企業的項目建設要在國家政策的導向下進行。但目前,政府對於公路建設直接投入不足,貸款、稅收等優惠政策不夠,導致公路施工企業資金籌集難度大,財務風險增加。另外,施工企業的施工環境複雜多變,公路建設項目涉及的地域廣,路線長,土地使用權、自然環境的保護、地方政府與當地人民的關係等問題複雜,這些問題處理不妥,會延緩施工進度,加大施工成本,增加施工企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