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賴特迅速開車到和父親約定好的地點時,父親正耐心地坐在一個角落裏等待著。賴特害怕極了,父親一定會生氣的,他不知道要怎樣跟父親解釋。
賴特下車了,主動向父親道歉,然後編了一個謊言:他本想比約定的時間再早一些過來的,但是路上車子出了點兒故障,便去修理了,結果在維修站整整花了兩個多小時才修好的。
父親聽完賴特的話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這個眼神或許會讓賴特記上一輩子。父親失望地說:“賴特,你認為你必須要對我撒謊嗎?我對你現在的表現非常失望。”
賴特努力爭辯著:“哦,你說什麼呀?我說的全是實話。”
父親再一次看了賴特一眼:“當我到達這裏,而你並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來的時候,我就打電話給維修站,問車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故障,但是修理廠告訴我你並沒有去。所以,我知道車子根本就沒有出什麼故障。”謊言被戳穿了,一陣羞愧頓時襲遍賴特的全身,賴特無可奈何地向父親承認了事實。
賴特在向父親說出事情真相的時候,父親專心地聽著,但是悲傷已經掠過了他的臉龐,“我很惱怒,但不是在生你的氣,而是生我自己的氣。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父親是很失敗的,因為你認為必須向我說謊,這樣說來,我是養了一個甚至都不能跟自己的父親說真話的兒子。所以,我現在要徒步回家,作為對我多年來對你不聞不問所犯下的錯的懲罰,並好好反省自己。”
父親開始沿著塵土飛揚的道路自顧自地走路。後悔的賴特迅速地跳上了車,緊跟在父親的身後,他希望父親能夠回心轉意,並停下來。
一路上,父親顯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賴特也一直都在懺悔著。他很想告訴父親,此時的他是多麼難過和抱歉,他不該向父親隱瞞事實,但是父親根本就不理睬他,仍舊獨自默默地走著、沉默著、思索著。
整整20英裏的路程,父親一直執著地走著,賴特也一直執著地跟在父親的身後,時速僅約為每小時4英裏。
20英裏的路程改變了賴特,自此之後,賴特再也不願欺騙父親了。
20英裏的路程也改變了父親,自此之後,父親盡量與兒子多溝通。
適時地給男孩一定的自我空間,並不是說要對男孩聽之任之,而是在給其自由成長的空間的同時,要給其適當的引導和交流。隻有父母把握好放任與幹涉之間的關係,男孩才能健康成長。
不要無情地扼殺男孩的創造性
還在上小學的徐磊,一天磨磨蹭蹭地將語文試卷拿過來給媽媽簽字,並低聲說:“考得不好。”
媽媽還沒有接到試卷,就知道兒子這次的分數肯定不高,於是仔細看了看兒子的試卷,發現其中有兩道看圖題原本是可以得分的,但都被老師打了大紅叉。
第一題的畫麵上有一個男孩正在給小樹苗澆水,兒子在圖下方的橫線上寫著:哥哥在種樹。本題被老師判為錯,題的下方,兒子更正的筆跡是:哥哥在澆水。
第二題的畫麵上有一大片成熟的麥子和兩個小朋友正在捉蝴蝶,兒子在圖下方的橫線上寫著:莊稼豐收了。這也被老師判為錯,題的下方,兒子更正的筆跡是:小朋友捉蝴蝶。
這兩道題從原則上來說,兒子都是根據畫麵顯示的內容來寫出的答案,兒子的答法也不能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