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魏征認準李世民能夠接受勸諫,才會投其所好,是李世民成就了魏征。
李世民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也有享樂的‘欲’望,隻是比較明智,善於克製罷了。
630年,李世民下令,發動兵卒營建洛陽城的宮殿,以備自己巡幸之用。給事中張玄素反對說:“隋朝興建宮舍,附近沒有大木,必須從遠處取來,兩千個人才能拉動一根巨木,一日不過行走二三十裏,計算一根柱子的費用,需要數十萬個工作日,整個洛陽宮的工程量可想而知。
陛下當初平定洛陽,一位隋朝宮殿奢侈,下令拆毀,今天又要建設,現在國家尚未恢複元氣,人力物力比不上隋朝,陛下役使受傷的百姓,是隋煬帝一般的事情。”
李世民說道:“你幹脆直接說我比不上隋煬帝,比起桀紂如何啊?”
張玄素豁出去了,說道:“如果陛下不收回成命,連桀紂也不如。”
李世民對身邊的房玄齡說:“我隻是為了各地進貢方便,因為長安太遙遠,洛陽是天下之中嘛。既然玄素反對,就不建了。”李世民賞賜了張玄素。
長樂公主要出嫁,因為長樂公主是長孫皇後所生,李世民打算將公主的嫁妝增加到數倍於永嘉公主。魏征反對說:“從前漢明帝冊封自己的兒子,隻有光武帝冊封時的一半,漢明帝說,我怎麼敢於先皇相比呢?陛下應該仿效漢明帝(減半)。”
李世民回到宮中,將這件事告訴長孫皇後,長孫氏說道:“我曾經多次聽到陛下讚頌魏征是社稷之臣,今天才知道原因,魏征能夠勸諫部下抑製自己的‘欲’望,用禮儀來引導陛下,十分難得。我們是結發夫妻,每次和你說話,還得小心翼翼,唯恐惹你生氣,魏征是個外臣,敢於直言勸諫,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有一次,李世民回宮後,對長孫皇後說:”魏征一點也不肯讓步,‘弄’得我下不了台,真想殺了這個鄉下佬。”
長孫皇後說道:“我聽說陛下顯明,臣子才會正直,我向陛下恭賀,恭賀你獲得如此正直的大臣。”李世民這才不再生氣。
有一次,李世民問魏征:“大臣們上書時,語言都很有風采,見了我之後,為什麼言談經常語無倫次呢?”
魏征答道:“百官奏事,常常思考好幾天,見了陛下的麵,三句話隻能說出一句,害怕拂逆了陛下的心意,不敢盡情說出心裏話。”
李世民接見大臣時,態度更加溫和,他說道:“我與隋煬帝不同,隋煬帝的大臣臨朝大都不敢說話,我與大家好似父子兄弟一般。”
李世民曾經在一棵樹下休息,他看到樹木長得很蒼翠,就讚賞了幾句,宇文士及在旁邊聽見了,就過來也讚賞起來。李世民很不高興,說道:“魏征經常勸我遠離佞臣,我今天知道了什麼叫做佞臣了。”宇文士及臉‘色’赤紅,走開了。
李世民詢問諫議大夫褚遂良:“你負責記載我的日常言行,是不是把我做對做錯的事情都記下了。”
褚遂良答道:“史官記載君王言行,是為了警戒君王不要做壞事,當然全都記下了。”
李世民問道:“能不能讓我看看。”
褚遂良答道:“不行,假如君王可以觀看,哪
個史官還敢如實記載。”
黃‘門’‘侍’郎劉泊說道:“即使史官不如實記載,百姓也會如實記載的。”
李世民說道:“的確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