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看著媽媽,不明白媽媽要幹什麼。)

媽媽:(調整寶寶的站姿,使寶寶距離自己遠近合適。)來,蹲下,像媽媽這樣。(將寶寶雙手輕輕下壓,此時寶寶通過上臂力下沉而下蹲。)

寶寶:(很配合媽媽,穩穩地蹲著。)

(蹲的姿勢維持數秒鍾後。)

媽媽:(緩緩向上拉起)好了,站起來吧。

寶寶:(配合媽媽的動作,緩緩起立。)

(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反複練習。也可以說“變小了”就蹲下,說“長高了”就站起,邊說邊做示範。練習時依靠玩具效果更好,媽媽可以在低矮處放些玩具,媽媽扶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蹲下去取玩具。)

一起鍛煉,身心獲益

單獨蹲著需要小腿部肌肉的發育和大腦的平衡能力,從蹲位不扶東西站起來更需要下肢和臀部肌肉的力量和平衡穩定性。下蹲和站起訓練要能學會蹲下去而不是坐在地上,寶寶大概要到1歲半才能掌握,而且要經過反複訓練才能達到。

暫時還不需要朋友——心理發育

如果寶寶不合群,大人都會擔心寶寶是否存在社會性或者語言發育方麵的問題。但是,寶寶不會一下子就適應其他小朋友的。對小朋友保持警惕和戒心是寶寶嚐試與他人交往的第一個階段,大人不必擔心,要幫助寶寶慢慢適應。

各玩各的

這時期的寶寶不懂得真正意義上的“一起玩耍”。即使聚在一起也都是各玩各的,一個寶寶玩玩具汽車,另一個寶寶則玩布娃娃,即使他們在一起玩遊戲,但並不知道一起配合,一起玩隻是短期內的興趣一致罷了。但是,這會成為以後寶寶交朋友的必要發育階段,應該盡量給寶寶提供與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當然,如果寶寶害怕與他人一起玩,也不要硬逼著寶寶,寶寶與媽媽的依戀關係在這個階段更為重要。

不要急於接觸同齡人

在為寶寶創造和他人交往機會的時候,家長不要性急,應該選擇寶寶熟悉的環境,幫助寶寶逐漸適應與人交往。

在這個階段,告訴寶寶交往時應注意的道理和禮儀並無實際意義。重要的是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為寶寶樹立榜樣,讓他自然而然地學習。經常對寶寶說“對不起”“謝謝”等簡單詞彙,父母和他人打招呼時主動熱情,這些都是在為寶寶樹立榜樣。

“你說錯了”——認知智能

寶寶的心智在迅速發育,不僅能自己解決一些“小問題”,還能分辨出大人語言中的漏洞。媽媽不妨利用寶寶的這個特點,巧妙設計一些小機關,讓寶寶開動腦筋,一起玩語言藏貓貓的遊戲吧。

認識很多物品了

寶寶認識事物的範圍在本月增加最快。能認識多種車輛,如大卡車、公共汽車、小轎車、自行車、小巴、三輪摩托、三輪車等,對警車、救護車、消防車、挖掘機等有特殊用途的車尤其印象深刻。寶寶喜歡看建築高樓用的大吊車、壓路機等作業時的景況。寶寶認得吃過和未吃過的圖卡中的水果,認得見過和未見過的動物和家庭用品,會指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喜歡指肚臍眼、胳肢窩等古怪的部位。寶寶會認的東西要不斷複習,否則就會忘記。如果寶寶一連幾天都到街上觀看,每天都溫習見過的、也發現新的,寶寶會伸手叫喚,讓大人告訴他新東西的名字。

能分辨對錯了

寶寶區別事物的能力會大有長進。寶寶對物名的分辨能力良好,如果昨天你告訴他“這是大卡車”,今天你說“這是貨車”,他會睜眼看著你半天,表示“你說錯了”。因此隻能說這是“大卡車”,不能說“貨車”;隻能說“自行車”,不能說“單車”,要一詞一物分清楚。

會逗人玩了——人際交往

在與媽媽一年多的相處過程中,寶寶已經掌握了逗媽媽尋開心的方法。寶寶懂得配合大人玩樂以後,育兒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寶寶當然就成了大家的開心果。

家裏的開心果

日常逗人開心的行為有很多種,可能是衝著媽媽一眯眼,也可能是故意用生氣的表情看著你。當他發現自己的小伎倆把大人逗得前仰後合以後,會強化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