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光腳——自理智能
喜歡光腳丫子玩耍是寶寶的天性。專家認為,赤腳訓練可為寶寶身體和智力的發育帶來好處。在日本,“赤腳”已成為一門正式課程,如日本愛知大學附屬幼兒園不惜耗資七百多萬日元,將院內的混凝土地麵撬開搬走,換上沙土,以便讓孩子在沙地上盡情地玩耍。
擬定情景:自己“脫”鞋襪
時間:玩耍時
地點:家裏
人物:寶寶、媽媽
(寶寶在地上爬來爬去玩,時而把玩具車推著前後走走,時而注意力轉向積木與彩筆。媽媽在一邊做家務。)
寶寶:(在爬來爬去的過程中,感覺鞋襪礙事,就翻轉身坐起來,很熟練地用腳蹬去一隻鞋。)
媽媽:(在旁邊觀察)寶寶,用手脫鞋。(用手指捏著鞋的後腳跟用力往下拽鞋,鞋脫下來。)看,就是這樣脫。
(要給寶寶選擇帶鬆緊帶的鞋,方便他自己脫。盡量避免給寶寶穿需要係帶子的鞋。)
寶寶:(看看媽媽,看看鞋。對仍然穿著襪子不滿意,雙腳合在一起蹭來蹭去,又開始琢磨著把襪子蹬下去。)
媽媽:(抱起寶寶)寶寶,襪子也要用手脫。(用手指拽著襪子的腳後跟,使襪腰部分退到腳心。)你看,這樣一來就好脫了。(再捏著腳尖使勁兒,襪子就脫下來了。)
(盡量給寶寶穿比較寬鬆的棉質襪子,穿脫方便。)
光腳益智
赤腳能健腦益智。雙腳共有66個穴位,不少穴位與大腦都有連接神經反應點。經常赤腳活動,可刺激並興奮密布於足底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作用,發揮調節包括大腦在內的器官功能,從而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
社交遊戲種種——人際交往
寶寶很喜歡互動性質的遊戲,不僅僅是因為參與遊戲的雙方都樂在其中,而且也因為這些遊戲能讓寶寶學會輪流順序和發展語言溝通。互相推球或者唱兒歌做動作就是這樣的社交遊戲。
看認表情
媽媽可以自製翻頁蒙臉遊戲書。在紙板上畫出帶有高興、悲傷、憤怒等各種表情的人臉,或者從雜誌上剪下一些圖片。再剪出比圖片稍高的長方形布片,在每張圖片上粘一塊布片,製成翻頁的樣子,教寶寶怎樣翻開布片。用圖片裏的人物編個簡單的故事,最後讓寶寶自己去“找到”那張臉。這會讓寶寶對人的表情更加感興趣,也更加深理解。
演繹故事
媽媽不妨以經常講給寶寶的故事為劇本,可以從寶寶的玩具中找出故事中的角色,如小貓、小狗、小汽車、房子等。如果角色不夠,可以嚐試用硬紙板來剪出。比如紙娃娃、衣服、小草、向日葵等。
以硬紙板覆白紙代表白天,上麵粘紅太陽;覆黑紙代表晚上,同時要粘上彎彎的月亮與各種各樣的小星星。
演繹故事時,可用道具來輔助演示,以使寶寶印象深刻。
等寶寶長大一些,這些故事都會是寶寶用來表演的素材。
哪裏來的聲音
在傳統的蒙臉遊戲中加入能出聲的玩具,可以使這個遊戲更有趣味。給寶寶一個能夠捏出聲響的玩具,然後用毛巾蓋起來,再引導寶寶自己掀開毛巾。在寶寶成功掀開毛巾拿到玩具以後,再把玩具蓋起來,媽媽從下麵捏捏玩具使其發聲。接下來再用叮作響的玩具,然後是沙沙作響的或有其他聲音的玩具。最後,還可以用毛巾把收音機或錄音機蓋起來,把它在毛巾下打開,讓它播放音樂。
學爬樓梯——大動作
這個階段,寶寶的攀爬技巧已經很熟練,稍不留神就會登高爬低。桌子、椅子、沙發都是他要攻克的“堡壘”。媽媽時時需要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擔心他的新嚐試會傷到他自己。不妨利用寶寶的這種探險精神進行一項特殊的訓練。
擬定情景:爬上樓梯
時間:玩耍時
地點:家裏
人物:寶寶、媽媽、爸爸
(寶寶爬到家裏的樓梯底部,抬頭向上看。媽媽在上麵忙碌,他想跟著媽媽上去。爸爸跟在寶寶身後。)
媽媽:(在樓梯頂端站定,對著寶寶蹲下身來伸出雙手。)寶寶來,找媽媽來。
寶寶:(看媽媽露出高興的神色,雙手放在第一級台階上琢磨著能怎麼上去。)
(寶寶已經能夠爬幾級台階了,但是爬整個樓梯上樓還是有困難的。)
爸爸:(在樓梯下蹲下身,輕輕推著寶寶後背。)寶寶,找媽媽去,爬上去。
寶寶:寶寶嚐試著將右腿抬起,跪在第一級台階上,費力向上。
爸爸:(給寶寶一個向上的力。)寶寶真棒,去找媽媽。
媽媽:(給寶寶鼓勁兒。)寶寶,媽媽抱抱,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