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人民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貢獻
毛澤東思想研究
作者:梁偉
[摘 要]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毛澤東對人民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貢獻巨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係統論述人民民主專政思想,將人民民主專政視為實現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製度;創造性地提出人民代表大會製思想,將人民代表大會製視為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全麵闡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思想,將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視為增強和完善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關鍵詞] 毛澤東 人民民主 政治建設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本質的內容。人民民主專政製度、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度是當代中國人民民主三根最重要的政治製度支柱,而它們分別是在毛澤東人民民主專政思想、人民代表大會製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思想指導下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思想、人民代表大會製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思想是毛澤東人民民主政治建設思想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毛澤東對人民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理論貢獻。通過對毛澤東在這三個方麵的思想理論的係統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毛澤東為建立這三個政治製度作出了傑出貢獻。
一、係統論述人民民主專政思想
實現人民當家做主,離不開製度保證尤其是政治製度保證。隻有建立相應的政治製度,人民當家做主才能有根本保證。在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中,廣大勞動人民是無法當家做主的,因為資產階級專政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資本主義社會裏的民主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貧乏的和虛偽的民主,是隻供富人、隻供少數人享受的民主。”[1]P248隻有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廣大人民才能當家做主,人民民主才能真正實現。
馬克思首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隻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2]P21列寧對此作出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係統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毛澤東的貢獻在於,他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把馬克思和列寧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發展為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在保留無產階級專政本質的同時,賦予了中國特色。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是毛澤東政治民主思想中論述最為係統的部分。
“人民民主專政”一詞的提出,經曆了一個曆史演變過程。1928年,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毛澤東提到了“工農兵政府”[3]P72。1935年12月,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上所作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人民共和國”的概念,它是“以工農為主體,同時容納其他反帝國主義反封建勢力的階級”[3]P159的政府。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毛澤東提出了“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概念,它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4]P675。同年2月,在《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演說中,毛澤東提出了“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於漢奸反動派的專政”的“新民主主義憲政”概念[4]P733。1945年4月,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毛澤東提出了要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的國家製度”[5]P1056。1948年1月,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決定草案中,首次提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政府”的概念,“新民主主義的政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權。……這個人民大眾組成自己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建立代表國家的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政府)”[6]P1272。1948年12月,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毛澤東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6]P1375。1949年6月,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毛澤東對人民民主專政進行較為係統的闡述。至此,毛澤東的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基本形成。1949年的《共同綱領》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把人民民主專政作為根本政治製度寫進去了。
毛澤東的人民民主專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其一,人民民主專政就是對人民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的結合。毛澤東指出:“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這兩個方麵是分不開的,把這兩個方麵結合起來,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或者叫人民民主專政。”[7]P297對人民實行民主是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基礎,沒有廣泛的人民民主就很難建立鞏固的階級基礎和統一戰線,也就很難有效地對敵人進行專政[6]P1437。對敵人實行專政是對人民實行民主的保障,專政一方麵起到鎮壓那些社會主義建設破壞者的作用,另一方麵起到抵禦外部敵人的顛覆破壞的作用,從而保障了人民民主政治秩序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P207。
其二,人民民主專政具有階級性,在本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在毛澤東看來,所謂超階級的全民民主是不存在的。“世界上隻有具體的自由,具體的民主,沒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在階級鬥爭的社會裏,有了剝削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自由,就沒有勞動人民不受剝削的自由。有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民主。”[8]P208資產階級專政和人民民主專政都是如此。資產階級的政府是“資產階級一個階級向人民實行專政的政府。它的一切都和人民政府相反,對於資產階級內部是有所謂民主的,對於人民則是獨裁的”[6]P1503。在人民民主專政中,人民的主體也是有特定範圍的,在不同時期它有不同的含義。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它是對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民主;在社會主義社會,它是對一切擁護社會主義的階級和個人的民主。毛澤東指出,“工人階級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富有革命的徹底性”,所以,“人民民主專政需要工人階級的領導”[6]P1479。因此,人民民主專政在本質上就是無產階級專政[7]P297。
其三,人民民主專政比資本主義民主和資產階級專政更具有優越性。列寧曾指出,“無產階級民主比任何資產階級民主要民主百萬倍”[1]P634。毛澤東和列寧的看法相同。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認為,資產階級民主已經過時[4]P675。在《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演說中,毛澤東指出,“像現在的英、法、美等國,所謂憲政,所謂民主政治,實際上都是吃人政治。”[4]P736在毛澤東看來,與資本主義民主相比,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民主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其一,人民民主是真實的民主。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是虛偽的民主,而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民主則是真實的。“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府,對於人民內部來說,不是專政或獨裁的,而是民主的。這個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6]P1503其二,人民民主是廣泛的民主。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隻是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民主則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民主。“我們的這個社會主義的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國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廣大的民主。”[8]P207其三,人民民主能夠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有利於國家的各項建設[9]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