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反腐倡廉思想(1 / 3)

淺析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反腐倡廉思想

黨的建設

作者:況建軍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反腐倡廉思想主要有:反腐倡廉是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持和完善反腐倡廉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加強紀律建設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好黨風;對腐敗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深化改革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反腐倡廉要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

[關鍵詞] 思想 反腐倡廉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麵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對如何打贏這場鬥爭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這對於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反腐倡廉是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腐敗因損害社會公平正義而遭到人們的深惡痛絕,腐敗蔓延必然導致民怨沸騰、社會動蕩、政權不穩。我國實行社會主義製度,腐敗與社會主義製度水火不容。但是由於腐敗的消除是一個曆史的過程,因而現實生活中仍存在腐敗現象,如果不嚴加防治還有可能滋長蔓延,從而危害到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政權的穩固。由此可見,反腐倡廉關係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對此認識不清就會犯“顛覆性”的政治錯誤。習近平總書記從吸取古今中外統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失去政權的教訓,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從獲得人民群眾支持信任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正能量的高度,來看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出了“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我們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1]P7的論斷,體現了他在反腐倡廉問題上的清醒認識。

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

腐敗是一個全球性、曆史性問題,由此決定了解決腐敗問題不能一蹴而就,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需要長期努力。從我國社會發展所處的曆史階段來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產生利益主體和利益關係的多元化,帶來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有了滋生和蔓延的空間。從黨所麵臨的社會環境來看,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特別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等價交換原則對黨的黨性原則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和衝擊性,使意誌薄弱者容易迷失方向、陷入腐敗泥沼之中。由此可見,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直麵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案件影響惡劣的情況,同時通過對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反腐敗體製機製還不夠完善,以及思想防線還沒有築牢、遏製腐敗增量艱巨繁重等方麵情況的分析,做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正確判斷,提出了“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鍾長鳴”[1]P93-94的要求,體現了他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的氣概。

三、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

政治生態環境是政治組織、政治活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外部各要素的總和,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政治生態環境好就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氣、激發鬥誌,反之則會渙散人心、敗壞風氣、滋生腐敗。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黨所需要並為之努力的政治生態環境是遵紀守法、廉潔奉公、艱苦奮鬥、公平公正、政通人和的風清氣正環境。從現實看,我們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主流是好的,但也毋庸諱言政治生態環境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反生態、反主流的現象,有的現象甚至積習已深、積重難返,比如一些地方出現的“顯規則難行、潛規則通行”“劣幣驅逐良幣”逆淘汰等問題的存在就是明證。由此可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習近平總書記從弘揚正氣、反對腐敗、保持黨和國家肌體健康的高度,對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環境高度重視,正如他所說:“解決黨內存在的種種難題,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1]P87對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他還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整體政治生態環境要著力建設廉潔政治,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對反對腐敗要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對黨內風氣則要在全黨著力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這些論述都體現了他正本清源、堅守正道的反腐倡廉鮮明價值取向。

四、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

腐敗這一現象在人類社會已存在數千年,由於受主客觀等因素的作用,腐敗現象從未銷聲匿跡,但這並不意味著腐敗不可戰勝。在現實生活中要扭轉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的態勢,關鍵在於采取切實有效的舉措,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反腐倡廉不僅體現在決心大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實效上,如果不能有效遏製腐敗滋生,那麼再漂亮的反腐宣言、再宏大的反腐行動都會變得於事無補。因此,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既是反腐倡廉所應采取的方式,也是反腐倡廉是否具有實效的一個衡量標準。為實現廉潔政治、把腐敗控製在低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1]P55的要求,並對此作了多方麵的論述。例如:從治標入手加大治本力度,在加大懲腐力度的同時加強頂層設計,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要把深化改革與防範腐敗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要在反腐倡廉上做好“破”和“立”兩篇文章;在加強思想教育築牢反腐防線的同時,加強執紀強化監督;不僅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製度,還要提高製度執行力;反腐敗要經常抓、長期抓;在國內保持反腐高壓態勢的同時,要推進反腐敗國際合作;在堅持發揚黨在實踐中積累的反腐倡廉成功經驗的同時,要借鑒我國曆史上和世界各國的有益做法;在大力查辦案件的同時,注意研究分析、找出原因並及時防範;等等。這些論述都體現了他在反腐倡廉上科學謀劃、講求實效的行事風格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