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關心孩子睡眠,促進大腦發育(3 / 3)

如果是孩子因為恐懼或擔心而不願睡覺,可以讓孩子講出他的恐懼與擔憂。

父母還要解決好孩子夜間經常跑出房間的問題。

父母用了不少時間把孩子安頓在床上睡覺了,可是還不到10分鍾,他又跑回客廳向你要果汁或提出其他要求。對此父母可以采用以下辦法:

(1)父母要讓孩子馬上重新回到床上去,並把鬧鍾定在一分鍾以後響,告訴孩子鈴響之前會去到他的房間看他。如果父母回來時他好好躺在床上,就撫摸他的後背作為獎勵,滿足孩子皮膚觸摸的需要。以後逐漸延長看他的時間。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直到他安全入睡。

(2)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在白天的時候,媽媽和孩子躺在一起,讓孩子閉上雙眼,媽媽語調柔和地給孩子描繪這樣的情景:“浪花正在輕輕拍打海岸,然後又靜靜地退了下去。浪花又輕輕地拍打海岸,然後又靜靜地退了回去。”媽媽反複地講這句話,讓孩子安靜地閉上眼睛,心裏想著浪花,腦海裏出現這種情景。這是一種比較好的心理暗示方法,還可以開發孩子的右腦,訓練創造思維的能力。

(3)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口袋,裏麵放上他可能需要的各種東西:如手電筒、他最喜歡的玩具、錄音機和收音機等。

2~3歲的孩子需要睡在有欄杆的小床上,以免他掉下床來。如果父母已經是第四次給小孩子蓋被子,吻他和道晚安了,那麼,不管他怎麼哭鬧,都要至少等上20分鍾再進去看他,特殊情況除外。如果孩子20分鍾後還在哭,父母進去的時候要告訴他該睡覺了,吻他,告別再離開他。如有必要,等20分鍾再進去看他。每天都這樣做,直到孩子明白自己的計謀沒有用處為止。注意,如果孩子停止了哭鬧,你要多等一會兒,讓他入睡後再進去,否則你不得不再次哄他睡覺。

(4)使用表格

可以製定這樣的表格,孩子每做一件“好事”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讓孩子用得到的分數換取希望得到的獎品。比如,孩子在床上呆上五分鍾就可得分。時間應該不斷延長,但也要孩子能得分。這種方法對三歲以上的孩子比較有效。

(5)不要與孩子爭吵

如果采取以上方法還不見效,還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處罰辦法,例如,剝奪孩子第二天做一些活動的權利,或要他提前上床睡覺等等。

為了讓孩子好好睡覺,父母可以獎勵孩子的好行為。

孩子的習慣一旦養成,糾正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晚上睡覺的好習慣時,有必要給孩子必要的獎勵。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如第二天晚上多看一個電視節目,睡前給孩子鋪上漂亮的床單,枕頭上放一塊巧克力或一塊精致的點心等。還可以獎勵孩子分數,讓孩子用若幹分數去換取一份大獎。

一般來說,獎勵會使孩子感到愉快,從而產生經常這樣做的願望。孩子按要求去做了,父母就必須按說好的條件進行獎勵,不能“克扣”孩子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