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留守兒童——什麼時候才能把爸爸媽媽留下(2)(2 / 3)

爺爺奶奶應該主動提醒孩子父母多關心關心孩子,即使不能經常回來也要多給孩子打電話,或是爺爺奶奶主動給孩子父母打電話,讓孩子和父母有一個及時的溝通。這樣,就不會再有像老鄭這樣,為了讓父母回來或是聽到父母的聲音而表現出種種惡劣的行為的孩子了。

4.孩子墮落是誰的錯

案例:

天明,男10歲,是一個性格開朗且膽子特別大的男孩。瘦小的個頭與同齡孩子相比顯得異常的突出。碩大的眼睛,但卻缺少光澤。一件極不合身的起著毛球且髒兮兮的破T恤掛在身上,腳上踩著一雙比他腳還長出差不多一半的夾板拖鞋。腳趾甲也好久沒有修剪了,伸出長長的而且向下彎曲。

年僅10歲的他抽煙、喝酒、打架、上網無所不做,是個極為不老實的家夥,而且聽他說話總是覺得天花亂墜,絲毫沒有什麼羞恥之感。他還經常欺負班上的女生,甚至是與老師頂嘴。問他為什麼會喝酒、抽煙、打架他還說不上個理由,他隻覺得因為別人這麼做他也就學樣而已。爸媽都在外打工,家中剩下年過七旬的奶奶和他。可年老體衰的奶奶哪有什麼精力顧得上他,就是有這份心也還是管不住這個調皮的孩子。即使在和大人說話時他舉止神態都顯得非常氣派,可他又何嚐知道在10歲這個本該是天真爛漫的年紀,自己根本就不應該有這樣的舉止神態呢?又有誰能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除了這些,他對學習也沒什麼興趣,成績從沒有及格過,大多是二三十分。對他來說,讀書是一種痛苦,他的理想就是早點出去打工。即使有好心人告訴他小小年紀以後不要喝酒、抽煙、打架、上網,答應的到很是爽快,但是沒人教、沒人管的他又是否能做到呢?

這是一個年僅10歲的孩子,看看我們身邊那些這個年紀的孩子,他們有著父母的嗬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疼愛,穿著幹淨整潔的衣服,吃著各種營養大餐,玩著遊戲……誰能想象到同樣一個本該享受著父母之愛的孩子,穿著髒兮兮的衣服,抽煙、喝酒、打架、上網無所不作,卻絲毫沒有一點羞恥之心。

孩子的墮落到底是誰的錯?是孩子的父母?還是孩子那年老體衰、無力管教的奶奶?還是孩子自身?

調查顯示: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他們中有的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有的還要幹些維持生活需要的勞動,有的體弱多病、行動不便,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因此對學習方麵的幫助和監管大大減少,甚至完全喪失了,使孩子在學習方麵處於一種無人問津的狀態。學好學壞無所謂。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局限與製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麵加以消耗,再加上無人管教,於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規則、道德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有的留守孩子厭學、逃學,亂花錢,愛上網,甚至有偷竊行為等,逐漸變成了“問題孩子”。加上監護人本身對孩子親情缺失狀況的不重視,於是在孩子行為稍有出格的時候也不會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離健康發展軌道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天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在偏離健康發展軌道的方向上越走越遠,他所表現出的行為讓人很震驚,然而,他自己本身並不知道為什麼要抽煙、喝酒、打架,隻是看別人這樣自己也得這樣。

像天明這樣和7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的孩子,我們無法說讓年老體弱的奶奶再付出怎樣的努力來管教孩子,隻能希望孩子的父母、學校老師以及社會,多給這些孩子一些關心和愛護,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